知识点总结相关资料
4.2万次浏览
8452人收藏
高考文综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文综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022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优化集训19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2022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专题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课时19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1、物质2.1.1、哲学的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世界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2.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2运动2.2.1、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训练)高中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将二者等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 (3)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9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单选题1.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A.B.C.D.2.“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是人们对“沙漠英雄树”胡杨的赞歌。在茫茫戈壁,人们看到它的风姿,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奋斗的英雄们。这种联想的产生是因为(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A.B.C.D.3.1975年,我国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 848.13米;2005年,我国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为8844.43米;2020年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 848.86米。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人们能利用事物运动规律改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训练)高中政治必修4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知识点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3、物质的含义:哲学上的物质是。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1)运动和静止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3、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辩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补充理解:1、如何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固有属性(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规律和规则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它、消灭它或者改变它。规则是主观的,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的,可以制定它、废除它或者修改它。一个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哲学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合作探究2】水利专家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单项选择题: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新陈代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阶级斗争规律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商品以价 非选择题:6、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李常水,成绩优异,对于动、植物生长规律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浓厚的兴趣,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要求回乡当农民,立志要为农民干出一番事业。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他认真研究,自觉地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在尊重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利用所学,终于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受到人民的广泛赞誉。根据所学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课后拓展学案】 单项选择题:1、揠苗助长事与愿违,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C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2、庖丁解牛事半功倍,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B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3、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与检测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高中政治

哲学课件 高二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含义动 物共性个性具 体 表 现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而物质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的。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

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

教学科目: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是由古猿转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把握规律23/12/2623/12/26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1.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2.2.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3.3.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发展要求:发展要求:理解人和规律的关系,提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理解人和规律的关系,提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23/12/2623/12/26整个运动过整个运动过程包含哪些程包含哪些运动形式?运动形式?23/12/2623/12/26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行学习新知学习新知一、哲学上“运动”的概一、哲学上“运动”的概念念11、含义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含义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2、形式、形式社会社会运动运动生物生物运动运动化学化学运动运动低级低级 高级高级物理物理运动运动简单简单 复杂复杂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知识与检测 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_。 (2)从本质看:人类社会本质上是_。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二)物质的含义 1.物质概念:不_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_的_。 2._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 / 13(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和_。 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_,运动是物质的_和_。 (2)运动是_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 (3)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_;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_。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概念: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_ 虫、二”三字。众人不解其意,遂向李白请教。李白沉思后说道:这是一副对联,“一”意为“水天一色”,“虫、二”意为“风月无边”。众人叹服,认为这八个字贴切而生动地描绘了东洞庭辽阔壮美的胜景。如今,“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被刻成雕屏,悬挂在岳阳楼三楼主门两侧。该传说中李白对壁上留字之意的精彩解读源自于他作为诗人独有的奇特想象力得益于他具有普通人鲜有的丰厚学识符合东洞庭的特征和汉字的造字规律实现了壁上留字由不可知向可知转变A. 14.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以世界经济的大海作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人在 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年初,我国决定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11 / 13企业税收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激发企业发展活力。12月份,我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接近2万亿元,今年的减税降费措施落地生根,规模大,力度空前,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阐明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合理性。17.请阅读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将二者等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

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

教学科目: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是由古猿转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9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高考文综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DOCX10.6KB 2
1/2
2/2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