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鉴赏与解析 原文: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释义: 江上:江边; 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但:只是; 爱:喜欢; 鲈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 君:你; 一叶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出没:时隐时现; 风波:风浪。 翻译: 江边上往来的行人,只是喜欢鲈鱼的鲜美。你看那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在风浪中时隐时现。 赏析: 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励志苦读,小小年纪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之苦,经过苦读,他终于在26岁那年进士及第,此后一直为官直至六十四岁那年,逝世于扶疾上任的途中。范仲淹为官期间,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这首《江上渔者》就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同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是他们来的目的,他们所谈论的,都在鲈鱼的,他们早早地乘兴而来,是为了“先到先得”那味道鲜美的鲈鱼,他们或高兴而去,或败兴而归,也都是因为得到或没有得到鲈鱼。可以说江岸上的人,眼里、口里、心里都只有鲈鱼,作者在此仅仅用一个“但” 字,却让读者感到了有情(对鲈鱼)中的无情(对渔者)。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岸上十分热闹,江面上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情景:只有一叶扁舟在波浪里颠簸飘摇。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江面上风波里的渔者是孤冷的。 这四句诗,每两句描绘一幅画面:江岸上和江面上。江岸上的人们享受着美味,江面上的渔者则时刻面临着风险。两相对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 一叶舟,虽然是个比喻,但是把一叶轻舟置于风波里,再加上“出没”二字,这个画面着实让人有心惊肉跳之感。“出没”二字可谓点睛之笔,触动人的灵魂之笔。 渔者处境的凶险,对于江岸上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要说有感觉,他们看到的渔者的情形则不是凶险,而是好奇、有趣。 江岸上“往来”的人和江上的“渔者”他们的目标都是“鲈鱼”,但一个是为了一饱口福,另一个则是因为生计,所以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君看一叶舟。一个君字,是作者在提醒,在强调,后面也是作者所在乎、担心的。 “君”在这里应该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像作者一样关“渔者”的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人,他们心中所在意的是“渔者”,时刻为渔者捏着一把汗、揪着一颗心,始终在替渔者们着想。这些人应该被尊称为“君”。 君的另一种含义则是那些“伪君”,那些“但爱鲈鱼美”的人,他们不管渔者的处境,也根本想不起来去想渔者的死活,他们只想着渔者打没打到鲈鱼,自己能不能得到鲈鱼,自己想要多少鲈鱼,他们只有鲈鱼。作者称他们为“君”,是在提醒、规劝他们,不要只贪图美味,更要“体察”民情。 对于这首诗而言,说它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不为过。 主要作品: 1.诗歌 《江上渔者》《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忆杭州西湖》《鹤联句》《河朔吟》《游庐山》《春日游湖》《新定感兴五首》《酬和黄太博》《绛州园池》《送魏介之江西提点》《归雁》《登表海楼》《过馀杭白塔寺》《访陕郊魏疏处士》《和葛闳寺丞接花歌》《怀庆朔堂》《春日游湖》《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古 鉴》《过太清宫》《送石曼卿》《阅古堂诗》《赠张先生》《上汉谣》《野色》《纪送太傅相公归阙》《石子涧二首》《答梅圣俞灵乌赋》。 2.词 《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3.散文 《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答手诏条陈十事》《灵乌赋》《上执政书》《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与韩琦书》《与唐处士书》《上攻守二策状》《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学记》 4.书法 《道服赞》《师鲁帖》《远行帖》《边事帖》 后世纪念: 1.墓葬 范仲淹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分前后两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祐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宋仁宗篆额的“褒贤之碑”,高4.08米,宽1.41米,厚0.48米,碑文由欧阳修撰,王洙书,字迹大体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从祀 由于范仲淹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盛名掩盖了他的儒学贡献,所以直至身后六百余年才得以正式入祀孔庙,并且他的从祀非一次成功,而是先后在明清两代有过五次提议,最后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帝同意江南提督学政余正健之请,以“以宋臣范仲淹从祀孔庙”,位列东庑唐儒韩愈之后,称“先儒范子”。在地方上,郑三俊在明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撰写《范文正公从祀议》,并首开先河,下令归德孔庙从祀范仲淹。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范仲淹又从祀于历代帝王庙。 3.纪念馆 中国各地有数处范仲淹纪念馆,今展示如下:

教案课件相关资料
4.7万次浏览
9401人收藏
《江上渔者》鉴赏与解析

《江上渔者》鉴赏与解析

原文: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释义:江上:江边;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但: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君:你;一叶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出没:时隐时现;风波:风浪。翻译:江边上往来的行人,只是喜欢鲈鱼的鲜美。你看那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在风浪中时隐时现。赏析: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励志苦读,小小年纪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之苦,经过苦读,他终于在26岁那年进士及第,此后一直为官直至六十四岁那年,逝世于扶疾上任的途中。范仲淹为官期间,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这首《江上渔者》就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同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是他们来的目的,他们所谈论的,都在鲈鱼的,他们早早地乘兴而来,是为了“先到先得”那味道鲜美的鲈鱼,他们或高兴而去,或败兴而归,也都是因为得到或没有得到鲈鱼。可以说

【精品课件】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词鉴赏5江上渔者课件2

《江上渔者》鉴赏与解释

《江上渔者》鉴赏与解释

原文: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释义: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赏析:《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

江上渔者的诗意,江上渔者赏析 诗词鉴赏

江上渔者的诗意,江上渔者赏析诗词鉴赏【江上渔者】作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1】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可是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捕鱼小船,在风浪里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被遮住,多危险哪!【译文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诗意1】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诗意2】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赏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赏析

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译文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爱:喜欢。3.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4.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5.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6.风波:波浪。7.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赏析文本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鳃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2025年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江上渔者原文赏析_1

江上渔者原文赏析江上渔者原文赏析(6篇)江上渔者原文赏析1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赏析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赏析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赏析《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江上渔者》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渔者》注释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江上渔者》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
《江上渔者》全文鉴赏

《江上渔者》全文鉴赏

江上渔者的翻译赏析

《江上渔者》古诗词鉴赏

《江上渔者》古诗词鉴赏

《江上渔者》原文译文赏析《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及注释译文江上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单单,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赏析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
《江上渔者》六年下册语文赏析

《江上渔者》六年下册语文赏析

《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_1

《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江上渔者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赏析: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鳃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

《江上渔者》诗词翻译及赏析

《江上渔者》诗词翻译及赏析《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前言】 《江上渔者》是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外古诗鉴赏--《江上渔者》_(带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其他(共1题)1.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A.渔者:吃鱼的人。B.但:只。C.君:你。D.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比喻C.拟人D.对偶【4】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A.看渔民捕捉鲈鱼的场面。B.体察捕鱼者的艰辛。C.只爱鲈鱼的鲜美。D.看在江中忽隐忽现、上下颠簸的小船。【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岸上人来人往,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两幅画面形成对比。B.作者看到小船在江中沉没,表现出作者对打鱼人的悲伤怜悯的情怀。C.“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D.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
《江上渔者》鉴赏

《江上渔者》鉴赏

原文: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岸边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单单,只是。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赏析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

【精品课件】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词鉴赏5江上渔者课件1

《江上渔者》全诗翻译及赏析

江上渔者原文及赏析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江上渔者宋朝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渔者》注释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江上渔者》赏析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入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人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捉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捉劳动人民的同情。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后两句将人们的

《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上渔者》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作者: 范仲淹(北宋)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二首》)之意,蕴含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江上渔者》鉴赏与解析

精品
PDF171.3KB 5
1/5
2/5
展开阅读剩余3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