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五》练一练 一、判断对错。 《南园十三首.其五》的诗人是唐朝的李贺。 ( ) 二、简述本诗的创作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请描述一下“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2.7万次浏览
5492人收藏
课堂《南园十三首.其五》练一练

课堂《南园十三首.其五》练一练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请描述一下“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_四、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五、对比阅读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对比一下两首诗,简要说一下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相同之处?
《南园十三首·其五》考试真题解析及答案

《南园十三首·其五》考试真题解析及答案

2021温州模拟古诗阅读。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南园十三首(其五)》这首诗歌是李贺应进士试受挫回昌谷闲居时陆续吟成。(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若个)哪个。(1)这首诗由两个问句组成,对诗人情感的表达有何好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根据古诗文整理内容发现,“儒家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非常大,请根据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选择下面一个人物,结合内容,简述他们能够被称为“大丈夫”的原因。A.文天祥B.项羽C.李贺【考点】诗【答案】(1)这首诗由两个问句组成。第一个问句含自励,表达了诗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第二个问句在泛问中含愤激,抒发了诗人怀旷世之才却不能为世所用的愤慨。问句的使用使全诗情感激越,气势峻急,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2)示

十三县卷子答案五下卷十

积累与运用(47分)一、用楷书抄写名人名言,争取写得正确、端正、匀称、整洁。(4分)正确得2分,端正匀称得1分,整洁无涂改得1分二、按要求写词语。(12分)1.读下面这段话,写出带有“爱”字的词语。(2分)酷爱溺爱友爱爱岗(每空0.5分)2.在括号里写出拼音所对应的词语。(10分)鞠躬尽瘁口齿伶俐面不改色手疾眼快聪慧过人(聪惠过人)三、选择题(14分)1.C2.A3.B4.C5.D6.C7.B四、填空题。(4+4+4+5=17分)1.更可爱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每空1分)2.咀嚼脸牙态度(每空1分)3.不是遮头是使风溪头卧剥莲蓬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合适均可)(每空1分)4.操纵自如手忙脚乱挤过去平稳急转弯(每空1分)阅读(23分)五、关于空气质量材料阅读(5分)1.厦门市北京市(1分)2.我觉得不合适。因为此时宁波市的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2分)3.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还孩子清新的空气,健康的身体。北京空气严重污染,宁宁哮喘发作,应当停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2分)六、小古文《杨氏之子》。(6分)1.解释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优秀古诗课件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优秀古诗课件

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简介李贺 (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落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精品课件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精品课件

南园十三首其五组诗简介《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诗人辞官回昌谷后。昌谷有南北二园,南园为李贺读书处。这首诗是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应是他读书后有感之作。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气焰嚣张。朝廷年年征讨,投身幕府的文人也往往致身显通,因而形成了轻文尚武的风气。面对当时黄河南北五十州中央管制的分裂局面,诗人感到焦虑不安,渴望自己也能参加削藩平叛的战斗,建功立业,名留青史。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l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l男儿何不带吴钩,l收取关山五十州。l请君暂上凌烟阁,l若个书生万户侯?l身为男子为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译文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译文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译文身为男子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 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 但是,自古封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 又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
《南园十三首·其五》真题及答案

《南园十三首·其五》真题及答案

《南园十三首·其五》真题及答案2018•金华模拟阅读下面李贺的这两首诗,完成各题。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①?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③,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④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注】①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③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辞章。④辽海:指东北边境,当时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1)南园十三首(其五)两度运用 修辞手法。(2)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共通的思想感情。【考点】理解诗词内容【答案】(1)设问(2)①读书无用,怀才见弃的情感。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一个是书生出身?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大好的青春都消磨在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诗人自怨自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②感伤时事,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赏析

原文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注释南园: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畴平地。杨其群《李贺咏昌谷诸诗中专名考》谓:“原”与“园”二字义可相通,凡李贺宅南“可种谷给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称为“南原”,亦称“南园”。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暂上:一上,试上。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若个:哪个。万户侯:受封食邑达一万户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禄。 赏析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第一个设问是反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收取关山五十州”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创作背景这首诗歌是《南园》组诗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是李贺应进士试受挫回昌谷闲居时陆续吟成,撰作时间可系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 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南园十三首·其五》考试真题及答案

《南园十三首·其五》考试真题及答案

《南园十三首·其五》考试真题及答案2023春杭州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问题。南园十三首其五•李   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①,若个书生万户侯?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   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①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里面有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的巨幅画像。(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开头“何不带吴钩”用问句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心情的迫切。B.第一首后两句是说诗人想登上凌烟阁,像个书生一样被封为万户侯。C.第二首第三句中“金络脑”属于贵重的马具,可以象征战马被重用。D.第二首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2)这两首诗在表达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之外还寄托了其他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鉴赏诗词技巧。【答案】(1)B(2)①第一首前两句有反躬
《南园十三首·其五》精品课件

《南园十三首·其五》精品课件

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简介l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举德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l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一.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一作“横刀”。二.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后泛指纪念、表彰有功之臣的处所。三.

南园十三首·其五感悟

一、南园十三首·其五概述1.南园十三首·其五简介a.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b.诗歌主题及情感表达c.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2.南园十三首·其五主题分析a.诗歌主题的内涵b.诗歌主题的象征意义c.诗歌主题的时代背景3.南园十三首·其五情感表达a.诗歌情感基调b.诗歌情感变化c.诗歌情感共鸣二、南园十三首·其五艺术特色1.诗歌语言艺术a.诗歌用词精炼b.诗歌意象丰富c.诗歌韵律优美2.诗歌结构艺术a.诗歌结构严谨b.诗歌层次分明c.诗歌节奏感强3.诗歌表现手法a.诗歌运用比喻b.诗歌运用拟人c.诗歌运用象征三、南园十三首·其五影响与启示1.诗歌对后世的影响a.诗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b.诗歌对思想观念的影响c.诗歌对审美观念的影响2.诗歌对人生的启示a.诗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b.诗歌对人生境界的提升c.诗歌对人生态度的引导3.诗歌对当代的启示a.诗歌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b.诗歌对当代思想观念的启示c.诗歌对当代审美观念的启示1.《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注释,作者:[作者名],出版社:[出版社名],出版时间:[出版
《南园十三首》练习题

《南园十三首》练习题

南园十三首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刃弯。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若个:哪个。1.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男儿何不带吴钩2.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哪些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3分)答:3.赏析“取”字的表达效果。(4分)答: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5.画横线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志向。6.画横线诗句的意思是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前面两句是设问句,“收取关山五十州”是对问题的回答B.“若个书生万户侯”的意思是“万户侯都是读书人出身”C.诗人从内心鄙视读书人,赞赏保家卫国的军人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愤参考答案1.男儿/何不/带吴钩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

南园十三首其五古诗译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李贺原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赏析: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课堂《南园十三首.其五》练一练

精品
DOCX15.8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