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群文阅读及对点练习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群文阅读及对点练习群文阅读《论语》与《孟子》中“孝”之比较儒家文化十分注重人伦关系的和谐完整,十分注重“孝道”。儒家的“孝”不仅仅指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包括了所有的人伦关系在内的“孝”。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和孟子所著的《孟子》里都阐述了他们对“孝”的理解。他们都宣扬了一种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思想,但是他们对于“孝”的理解又有些微的不同。鉴赏一《论语》中提到“孝”字的地方有大概十四处,其中阐释了“孝”之义的有:(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微赏: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把“孝”放在“学”之前,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微赏:“孝”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