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 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情况(一)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2、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星号的内容,供各地的学校选用。前两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3、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任务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措施: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课时数备注313.1~3.51繁盛一时的隋朝2 “贞观之治”23.8-3.123 “开元盛世”4科举制的简历3333.15-3.195 ”和同为一家”6 "对外友好往来”343.22-3.26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8辉煌的隋唐文化(二)353.29-4.2第一单元检测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64.6-4.910经济重心的南移3清明节11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374.12-4.16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二单元检测84.19-4.23复习第一单兀复习第二单元394.26-4.30综合复习期中考试3105.5-5.813灿烂的宋元文化(一)3劳动节14灿烂的宋元文化(二)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