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中外电影史论文
中外电影史的理想中国传统电影基本上采用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以戏曲片作为影史的发端意味着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戏剧的手法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新现实主义的叙事来源于事件所特有的一种内在戏剧性,其形态拒绝无中生有的设计,在情节结构上则表现为单纯性和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第五代”电影反情节、反戏剧化,有意识地淡化冲突特征。在力图使电影语言陌生化、意象化的同时,剪断了故事情节的因果链结,使作品呈现出散文化、开放性的结构。可以说这一代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一个理念,而不再拘泥于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取材于郭小川长诗的《一个和八个》和改编自柯蓝散文的《黄土地》,其本身的故事意义是相当弱化的。《黄土地》的叙事法则于是很自然地超越了经典话语讲述故事的物像造型符号体系,和三段式的故事情节的完美链结,而成为一种与表意的影像符号交织在一起的理性思考,充满了对“铁屋子”的愚昧落后、对社会环境和冷漠无情的专制秩序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