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气体定压比热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学习使用保温杯、温度计、气压计等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定压比热是指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定压比热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气体,其值主要由气体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决定。本次实验是通过测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定压条件下升高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从而计算出该气体的定压比热。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保温杯、精密温度计、气压计、电子天平、热水浴、气源等。 2.将保温杯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其质量。 3.将气体充入保温杯中,记录充气后的质量。 4.将保温杯放入热水浴中,记录初始温度Ti。 5.加热保温杯,使其温度升高到T2,记录加热时间及末温。 6.根据气压计读数,得到实验过程中气压的变化情况。 7.重复步骤3-6三次,以减小误差。 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定压比热。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 1.计算气体在定压条件下从Ti升高到T2所需的热量Q:Q = m × c × (T2 - Ti)其中,m为气体的质量,c为定压比热,T2和Ti分别为初温和末温。 2.根据气压计的读数,计算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压力变化Δp:Δp = p2 - p1其中,p1和p2分别为加热前后的气压。 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比γ:γ = cP / cV其中,cP为定压比热,cV为定容比热。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内能变化ΔU:ΔU = Q - pΔV其中,ΔV为气体的体积变化。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展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热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6.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比较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分析误差的可能来源。 五、实验结论与展望

实验报告相关资料
3.6万次浏览
7280人收藏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气体定压比热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学习使用保温杯、温度计、气压计等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定压比热是指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定压比热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气体,其值主要由气体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决定。本次实验是通过测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定压条件下升高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从而计算出该气体的定压比热。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保温杯、精密温度计、气压计、电子天平、热水浴、气源等。2.将保温杯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其质量。3.将气体充入保温杯中,记录充气后的质量。4.将保温杯放入热水浴中,记录初始温度Ti。5.加热保温杯,使其温度升高到T2,记录加热时间及末温。6.根据气压计读数,得到实验过程中气压的变化情况。7.重复步骤3-6三次,以减小误差。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定压比热。 数据分析与处理1.计算气体在定压条件下从Ti升高到T2所需的热量Q:Q = m ×c ×(T2 - Ti)其中,m为气体的质量,c为定压比热,T2和Ti分别为初温和末温。2.根据气压计的读数,计算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压力变化Δp:Δp = p2 - p1其中,p1和p2分别为加热前后的气压。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比γ:γ= cP / cV其中,cP为定压比热,cV为定容比热。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内能变化ΔU:ΔU = Q -pΔV其中,ΔV为气体的体积变化。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展示气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热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与展望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我们得到了气体的定压比热cP的值,并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气体的定压比热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我们还发现气体的压力在加热过程中有所变化,这表明气体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膨胀或压缩现象。这些发现对于深入理解气体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定压比热特性,比较不同气体的差异和相似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加热条件和加热速率等方式来研究气体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于实验中存在的误差来源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和准确性。

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之实验报告

2025年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定压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4页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整理)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之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doc

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气体定压比热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熟悉本实验中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比热公式的方法。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实验装置介绍1、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本体、电功率调节测量系统共四部分组成,实验装置系统如图1所示。2、装置中采用湿式流量计测定气流流量,流量计出口的恒温槽用以控制测定仪器出口气流的温度。装置可以采用小型单级压缩机或其它设备作为气源设备,并用钟罩型气罐维持供气压力稳定。气流流量用调节阀1调整。3、比热容测定仪本体(图2)由内壁镀银的多层杜瓦瓶2,进口温度计1和出口温度计8(铂电阻温度计或精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电加热器3和均流网4,绝缘垫5,旋流片6和混流网7组成。4、气体自进口管引入,进口温度计4测量其初始温度,离开电加热器的气体经均流网4均流均温,出口温度计8测量加热终了温度,后被引出。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实验中需要测定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m、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m、电加热器的加热量(即气流吸热量)'pQ和气流温度等数据,测定方法如下:1.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m和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m电加热器不投入,摘下流量计出口与恒温槽连接的橡皮管,把气流流量调节到实验流量值附近,测定流量计出口的气流干球温度0t和湿球温度wt温度(或由流量计上的温度计测量和相对湿度),根据0t与wt(或0t与值)由湿空气的焓-湿图确定含湿量d(g/kg),并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622/ddyw水蒸气的容积成分计算式:622/1(1)d---克水蒸汽/千克干空气.图1测定空气定压比热容的实验装置系统1-节流阀;2-流量计;3-比热仪本体;4-温控仪;5功率表;6开关;7-风机。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及测量仪表,选择所需的出口温度计插入混流网的凹槽中。2.取下流量计上的温度计,开动风机,调节节流阀,使流量保持在额定值附近。测出流量计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0t和湿球温度wt(或相对湿度)。3.将温度计插回流量计,重新调节流量,使它保持在额定值附近,逐渐调整输出功率,使出口温度计读数升高到预计温度。(近似值也可根据下式预先估计所需电功率:tw12,式中:w为电功率(W),t为进出口温差 为每流过10升空气所需的时间(s)。4.待出口温度稳定后(出口温度在10分钟之内无变化或有微小起伏即可视为稳定),读出下列数据:10升气体通过流量计所需时间(s);比热仪进口温度1t 出口温度2t 大气压力计读数1B(kPa),流量计中气体表压h(mmH2O);电热器的功率pQ(W)。 计算实例某一稳定工况实测参数如下:0t8,wt7.8,ft8,tB99.727kPa,1t8,2t240.3,69.96s/10l,h16mmH2O柱,pQ=41.842W,由0t,wt查焓-湿图得94%,d6.3g/kg干空气。计算:1.水蒸气的容积成分:622/3.6wy代入式(1)622/3.61=0.0100272.电加热器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代入式(2)632.150842.416.36.3ppQQkJ/h3.干空气质量流量:代入式(4)96.69/36)1681.9727.991000()0100270.01(gm)15.2738(28763048.0kg/h4.水蒸气质量流量:代入式(5)96. 实验注意事项电热器不应在无气流通过情况下投入工作,以免引起局部过热而损害比热仪本体。输入电热器电压不得超过220伏,气体出口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00。加热和冷却要缓慢进行,防止温度计比热仪本体因温度骤然变化和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停止实验时,应先切断电热器电源,让风机继续运行15分钟左右(温度较低时,时间可适当缩短)。实验测定时,必须确信气流和测定仪的温度状况稳定后才能读数。

工程热力学气体压力比热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OK) PDF

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2、熟悉本实验中的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3、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公式的方法。4、测定自实验室至150^{\circ}C只见的空气的定压比热,绘制Cp-t的关系曲线。 实验装置和原理装置由气源、流量计、比热仪主体、温度测量仪、湿度计和电功率调节及测量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图一实验装置第2页共6页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装置(CP100)实验指导书比热仪主体如图二所示。多层杜瓦瓶内构件:加热管、均流网、混流网实验时,被测空气(也可以是其它气体)由气泵经转子流量计送入比热仪主体,经加热、均流、旋流、混流后流出。在此过程中,分别测定:空气在缓冲罐出口处的温度(t1,^{\circ}C);气体的体积流量(V,I/h);气体经比热仪主体的出口温度(t2,^{\circ}C);电热器的电压(W,瓦);以及实验时相应的大气压力(P,毫米汞柱)和流量计出口处的表压(\triangle h,毫米水柱)。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及测量仪表。2、开动气泵,调节气体流量,使流量保持在额定值附近。3、逐渐提高电热器功率,使出口温度升高至预计温度。可根据下式预先估计所需电功率。W= \frac {V}{360}(t_{2}-t_{1})式中:W为电热器输入功率(W);t1为进口温度();t2为出口温度();V为流量(l/h)。4、待出口温度稳定后(出口温度在几分钟之内无变化或有微小起伏,即可视为稳定),第3页共6页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装置(CP100)实验指导书读出下列数据,空气在缓冲罐出口处的温度(t1,^{\circ}C);气体的体积流量(V,1/h);气体经比热仪主体的出 数据处理1、根据环境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从湿空气的干湿图中查出含湿量(d,g/kg干空气),并根据下式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r_{w}= \frac {d/622}{1+d/622}2、根据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可算出电热器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Q= \frac {W}{4,186^{\circ}8}K_{10}^{cda}3、干空气流量(质量流量)为:\stackrel { \cdot }{G}_{x}= \frac {P_{,}}{R_{,}T_{0}}= \frac {(1-t_{,})(P+\frac { \Delta h}{13.6})\times \frac {10= \frac {1. 注意事项1、切勿在无气流通过的情况下使电热器投入工作,以免引起局部过热而损坏比热仪主体。2、输入电热器的电压不得超过220伏。气体出口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0^{\circ}C。3、加热和冷却要缓慢进行,防止温度计和比热仪主体因温度骤增骤降而破裂。4、停止实验时,应先切断电热器,让气泵继续运行十五分钟左右(测试较低时可适当缩短冷却时间)。 思考与讨论1、在化工领域中,你能举出Cp应用的几个例子吗?2、该实验中,影响C_{p}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测试精度。附录计算举例假定某一稳定工况的实测参数如下:t_{o}=8^{\circ}C;t_{u}=7.5^{\circ}C;B=748.0mmHgt_{1}=8^{\circ}C;t_{2}=240.3^{\circ}C;V=514.6l/h\triangle h=16mmHg;电压174.3伏,电流240毫安查干湿图得d=6.3g/kg干空气(\psi =94 \%)第5页共6页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装置(CP100)实验指导书r_{n}= \frac {6 \sqrt {3}-6}{1+6/3}=0^{2},01W=174.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6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报告

DOCX8.5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