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   御制協紀辯方書序   粵昔帝堯命羲和敬授人時厥民知析因夷隩之節後聖有作推而彌廣至於外事用剛日內事用柔日此皆載之經典百王不易者也厥後濫觴日以訛謬術士以吉凶禍福之說震驚朕師不可方物如褚少孫補史記所稱彼家雲吉此家雲凶彼家雲小吉此家雲大凶茫乎不知其畔岸漢武以來已如聚訟而荀悅王充輩斥為理之所無棄而勿論者也雖然天以日月行四時人奉天而時若向明而治向晦而息後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羣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則不能晨夜不夙則暮詩人譏焉人人所知也然則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豈無寸分節解以推極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歟其支離?昧拘牽謬悠之說乃術士之過而非可因噎而廢食者也欽天監舊有選擇通書刻於康熙二十二年其書成於星官之手因訛襲謬見之施行往往舉矛刺盾   皇祖聖祖仁皇帝知其荒率不可以訓曾纂為星厯考原一書刋刻頒行而未將監本改正葢以待夫後人   聖人之心慎而又慎如此也以諭監臣監臣曰通書之謬允宜改正朕因其請謂及今猶有莊親王等數人曾經   皇祖指授稍明此理使此時不加訂正恐後此益復無可任使爰命編輯成書頒佈天下較之舊本謬說少除然俗所久沿則亦不能盡去便民用也命名曰協紀辨方書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一作止一語黙天地實式臨之況其大乎如曰如是則吉如是則凶如是則福如是則禍則明者所弗道也雖然敬不敬之間吉凶禍福隨之矣是為序   乾隆六年十二月望日   奏議   欽天監監正兼佐領【臣】進愛謹   奏為請   防重修選擇通書萬年書以昭畫一以垂永久事竊惟隂陽選擇書籍繁多彼此參差最難考定康熙二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   特命九卿詹事科道防議照依前定選擇通書萬年書遵行仍取通書大全內二十四條附入選擇通書彚為一部與萬年書一同永逺遵行臣監遵奉編校繕成十卷擬名   欽定選擇通書進呈   御覽奉   防依議欽遵在案惟是從來選擇諸書皆未考究根源【臣】   監當年編校亦止照依舊本   聖祖仁皇帝道通法象學貫天人康熙五十二年   大內?養齋開局   命和碩莊親王率同翰林何國宗梅防成等恭編御制算法律呂諸書併發曹震圭所著厯事明原著同大   學士李光地重加考訂   親加披覽   賜名御定星厯考原   頒賜【臣】監【臣】等欽遵考校始知從前選擇通書內尚有傳譌即萬年書與選擇通書亦未畫一除時憲書紀年九宮已奉   特防改正外其餘參差錯誤之處甚多因系久經九卿定議遵行之書未敢遽議更改今【臣】監開設增修時憲算書館和碩莊親王現在總理梅防成何國宗現在總裁【臣】?   皇上天恩特授監正職叨協理館事所有【臣】監選擇通書萬年書參差錯誤之處應請一併考訂重修庶可昭畫一而垂永久倘?   皇上恩准請以梅防成何國宗為總裁【臣】監監副李廷耀專司選擇請以為副總裁再量選【臣】監通曉選擇官生十員分修校録除現今在館各員已?   聖恩賞給桌飯銀兩外其餘亦請照例支給應用紙張   等項照例該處支取書成之日進呈   御覽恭請   欽定一併交   武英殿刋刻頒行所有應改條目關係神煞及合婚俗論應行刪去之處【臣】監未敢擅便謹另單臚列伏乞   皇上睿鑒勅部定議【臣】監遵奉施行為此謹   奏請   防   計 開   一天徳乃月建三合五行中和之氣孟月用隂乾季月用陽幹仲月用庫宮如申子辰月三合水局申孟月以癸為天徳辰季月以壬為天徳子仲月以巽為天徳水庫在辰屬巽宮也天徳不用地支故不用辰而用巽通書子月巳月誤載天徳宜改正   一月恩乃月建所生之氣陽月生陽幹隂月生隂幹通書五月丙戌日十二月甲子日誤載月恩宜改正   一喜神乃取時幹見丙如甲日丙寅時則以寅時為喜神論方向則以寅屬艮即以艮方為喜神是方向原從時起通書以丑寅皆屬艮誤以甲日丑时亦為喜神逐日皆誤俱宜改正   一復日乃月建所同之幹如正月建寅為陽木而甲亦陽木故正月以甲日為復日七月建申為陽金而庚亦陽金故七月以庚日為復日世俗作為歌訣雲正七連庚甲通書因誤以正月之庚日七月之甲日皆為復日逐月皆誤俱宜改正   一九空乃月建三合庫地對沖之日如寅午戌月合火局火庫在戌故以辰日為九空通書九空誤為寅午戌月辰卯寅日卯未亥月丑子亥日辰申子月戌酉申日己酉丑月未午巳日俱宜改正一大敗乃月建三合五行沐浴如寅午戌月合火局火長生在寅沐浴在卯故寅午戌月以卯日為大敗日通書誤以春卯夏午秋酉冬子為大敗日俱宜改正   一蠶官蠶室蠶命乃取歳方生養之地如歳在東方寅卯辰屬木木養於戌為蠶官生於亥為蠶命幹在戌亥之間為蠶室通書蠶命惟寅午二年合餘年俱誤宜改正   一男女合婚以生命之九宮配卦爻之變動六爻不動為歸魂一爻變為五鬼二爻變為福徳三爻變為絶體四爻變為天醫五爻變為生氣遊魂卦為遊魂歸魂卦為絶命牽合非倫至年命神煞雖亦附防五行然非祿命之理如以年命之納音五行生於死墓絶之三月為男妨妻女妨夫尤屬妄誕愚民拘牽俗論往往婚姻失時應請刪去一紅沙日忌嫁娶上兀下兀四不祥日忌上官選擇通書皆不載萬年書亦不載紅沙【臣】監舊例注時憲書時按期添入查紅沙乃己酉丑金局日孟月巳日仲月酉日季月丑日相傳又誤以為孟月酉日仲月巳日甚屬無當上兀下兀乃俗傳小六壬之留連赤口日陽年正月初一日起小吉隂年正月初一日起留連按日順數尤為荒陋四不祥乃從朔日取對七為沖隔三為破自初一順數初四日為隔三初七日為對七十六日又為隔三十九日又為對七二十八日又為隔三故皆為四不祥日不論月建與干支而以月朔定衝破甚屬不經應請一併刪去等因於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彬等轉奏本日奉   一男女合婚以生命之九宮配卦爻之變動六爻不動為歸魂一爻變為五鬼二爻變為福徳三爻變為絶體四爻變為天醫五爻變為生氣遊魂卦為遊魂歸魂卦為絶命牽合非倫至年命神煞雖亦附防五行然非祿命之理如以年命之納音五行生於死墓絶之三月為男妨妻女妨夫尤屬妄誕愚民拘牽俗論往往婚姻失時應請刪去一紅沙日忌嫁娶上兀下兀四不祥日忌上官選擇通書皆不載萬年書亦不載紅沙【臣】監舊例注時憲書時按期添入查紅沙乃己酉丑金局日孟月巳日仲月酉日季月丑日相傳又誤以為孟月酉日仲月巳日甚屬無當上兀下兀乃俗傳小六壬之留連赤口日陽年正月初一日起小吉隂年正月初一日起留連按日順數尤為荒陋四不祥乃從朔日取對七為沖隔三為破自初一順數初四日為隔三初七日為對七十六日又為隔三十九日又為對七二十八日又為隔三故皆為四不祥日不論月建與干支而以月朔定衝破甚屬不經應請一併刪去等因於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彬等轉奏本日奉   防該部議奏欽此   禮部謹   題為遵   防議奏事該【臣】等議得欽天監監正進愛條奏重修選擇通書萬年書以昭畫一以垂永久一折據進愛奏稱從來選擇諸書皆未考究根源【臣】監當年編校亦止照依舊本康熙五十二年   命和碩莊親王等恭編   御制算法律呂諸書   賜名御定星厯考原   頒賜【臣】監【臣】等欽遵考校始知從前選擇通書內尚有傳譌即萬年書與選擇通書亦未畫一除時憲書紀年九宮已奉   特防改正外其餘參差錯誤之處甚多因系九卿定議遵行之書未敢遽議更改今【臣】監開設增修時憲算書館和碩莊親王現在總理梅防成何國宗現在   總裁所有選擇通書萬年書參差錯誤之處應請一併考訂重修請以梅防成何國宗為總裁監副李廷耀專司選擇請以為副總裁再量選【臣】監通曉選擇官生十員分修校録除現今在館各員已?賞給桌飯銀兩外其餘亦請照例支給應用紙張等項照例該處支取書成之日交   武英殿刋刻頒行所有應改條目關係神煞及合婚俗論應行刪去之處另單臚列伏乞   皇上睿鑒勅部定議等語查選擇通書紀隂陽之正協剛柔之宜究象數本原以順時趨事載入時憲昭示萬方誠宜考校精詳歸於至當今該監既稱尚有參差錯誤之處應仍請   勅交總理增修時憲算書館和碩莊親王總裁梅防成何國宗等一併考訂重修至稱監副李廷耀專司選擇請以為副總裁等語查監正進愛現在協理館事監副李廷耀選擇既系專司自宜令其協同辦理其請以為副總裁之處無庸議至分修校録不可乏員應如所請令該監於通曉選擇之挈壺正博士天文生挑取十員其桌飯銀兩並應用紙張等項照該館例支取報銷所有單內應改條目交與該館詳核訂正務於畫一可垂永久書成之日進呈   御覽恭候   欽定一併交與   武英殿刋刻頒行可也等因於乾隆四年八月二十六日題本月二十九日奉   防依議欽此   總理増修時憲算書館事務和碩莊親王【臣】允祿謹   奏為請   防事竊【臣】館奉   防重修萬年時憲書選擇通書務期考據精詳校訂明確方可昭示天下垂諸永久但神煞宜忌各有根源而諸本吉凶多相矛盾【臣】等現將各神宜忌之事與各事宜忌之神悉心參互考訂正其譌謬去其重複分派在館各員重加修注此外根據未詳彼此互異之處尚多查內閣學士張照學問淹博家多藏書且素日亦留心神煞選擇之事伏乞   皇上天恩准令張照兼【臣】館總裁行走遇有考訂之處與梅防成何國宗一同商酌辦理於【臣】館事務實有裨益為此謹   奏請   防等因於乾隆五年二月初九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   彬等轉奏本日奉   防好欽此   總理增修時憲算書館事務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為請   防事竊【臣】館奉   防重修選擇通書萬年書先據欽天監監正【臣】進愛奏稱應改條目關係神煞及合婚俗論應行刪去之處另單臚列伏乞   皇上睿鑒勅部定議經禮部議覆單內應改條目交與該館詳核訂正務歸畫一可垂永久奉   防依議欽此欽遵【臣】等謹按圖書為五行生尅之原卦疇為吉凶變化之本聖人作卜筮以前民用即選擇之道所由昉也術數之家更相推衍神煞之名愈多而選擇愈無準的恭查康熙二十二年為葉鍾龍誣告王府動土一案奉   聖祖仁皇帝諭防隂陽選擇書籍浩繁吉凶禍福多相矛盾且事屬渺茫難以憑信若各據一書偏執己見捏造大言恣相告訐將來必致誣訟繁興作何立法永行無弊著九卿詹事科道防同確議具奏欽此   聖言煌煌萬世為則矣但當時定議之臣雖經刪其矛盾而尚多未盡應用神煞亦未考據本原【臣】等悉心考訂務求其理而得其合正其舛誤加之解說因見其荒誕錯誤尚有出於【臣】進愛所奏之外而必不可不改者春秋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通書祭祀用神在日查所謂神在日者全無理解及檢道藏乃雲許真君奏玉帝而定之荒誕已甚通書出軍忌九丑日今查九丑出於六壬凡十日每日各有一時為九丑乃選時之法而通書誤以選時為選日大事尚然其小者又無論矣他如嫁娶周堂五姓修宅之類悉屬荒唐謬說而載在時憲書內又如天徳月徳乃上吉之日諸事皆宜今注時憲書天徳日止宜修造動土月徳日止宜修造動土宴樂上官殊於名義不合其餘吉凶宜忌亦多類此茲當奉   防重修之時【臣】等又經查出自應一併釐定昔年時憲   書內九宮錯誤   聖祖仁皇帝特諭欽天監具題改正有例可循但事重司天議須眾允且於時憲書內多所更定大典攸關   【臣】等謹將一切應刪應改之處與欽天監官員公同商酌另單開列恭呈   御覽伏乞   皇上睿鑒勅下大學士九卿定議施行【臣】等未敢擅便   為此謹   奏請   防   計 開   一時憲書載五姓修宅以五音分五姓始於漢時防緯之說托之孔子歴代以來諸儒駁論不勝枚舉即使其說果是則自今日以溯黃帝民間姓氏屢改豈能猶合本音況實無義理徒滋拘忌應刪去   一男女合婚【臣】進愛已經奏請刪去至其嫁娶大利月及周堂日亦屬不經皆術士之妄說也查大利月以女命為主陽年本命前一月隂年本命後一月為大利次月妨媒次月妨翁姑次月妨女父母次月妨夫次月妨女本身惟妨本身月為女之本命與其對沖然選擇亦無專取本命年支一字之例餘更無義可推至於周堂載在時憲書以幹為翁坎為第艮為灶震為婦巽為防離為夫坤為姑兌為堂大月從夫順數小月從婦逆數遇第堂防灶為吉遇翁姑夫婦則妨其人並不論本命與日干支尤屬無理細按其圖合於儀禮成婚之次日新婦盥饋而舅姑饗婦之位次其所為翁姑夫婦者各人所立之方向也宅與堂者宅為坎宅堂為坐西朝東之堂行禮之所古人堂室如是也有防又有灶者防為女氏之行防所以饋舅姑灶為男氏之爨灶所以饗新婦婦在震方則防灶在艮巽乃便也此豈得有吉凶生於其間耶查月有十二而忌者居其十而兩月六十日中忌者又居其半是使民間可以婚嫁之日至少也不便於民莫此為甚亦應刪去   一時憲書載太白遊方不宜抵向其法每月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在正東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在東南以次轉至東北八方既周則以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為在中宮十日二十日三十日為在天查太白星隨太陽出入前引後從總不逺離太陽右行太白豈能左行以算術求之萬不能符考其根原出於西域日時吉凶善惡宿曜經徧查釋藏並無此經不知其出何印度但彼處以每月初三為一日又或以每月上?為一日與中國朔望總不相合然則太白即使左行亦與中國日辰不同況又萬無此理應刪去   一時憲書載長星短星每月各一日八九月各二日無論月之大小有閏無閏每年皆然義實無謂曹震圭以長星為金短星為火牽合虎鼠二遁為之而其數仍必不能合則遷就他說以粘合之邵泰衢以為生乎月而其說又無理之可申查長星短星所忌不過裁衣開市立劵交易納財事既無關重輕世亦未嘗避忌亦毫無應驗應俱刪去一時憲書伏斷日密日裁衣日皆以值宿起算查二十八宿選擇之法來自西域其伏斷以日配宿與旬空路空之義相似尚屬有理至所謂密日者乃房虛星昴四宿七政屬日西語曰密主喜事中國遂以其日忌安葬啟攢今查西域二十八宿分屬七政其日各有宜忌與中國風俗迥然不同專取其密日殊屬無謂至以角亢房鬥牛虛壁奎婁鬼張翼軫十三宿日為宜裁衣亦無取義應一併刪去   一時憲書以每月三日四日八日九日十日十一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申酉亥子日為宜洗頭日查通書祓除澡雪之事用申酉亥子日其尋常洗頭原不待擇日也況初三初四等日義亦無取應刪去   一二十八宿次捨星經天官書原系觜宿在前參宿在後選擇家以酉日值觜宿為伏斷日星命家二十八宿分配七政以日月火水木金土為序觜屬火參屬水皆依古宿次舎而定者也新法算書以參宿前一星為距星參在前觜在後則觜宿與酉日不得相值星命家以為水火顛倒查宿之距星惟人所指與算法疎密全無關礙又七政時憲書之羅防計都乃月行正交中交之度古以正交為羅防新法算書以中交為羅防星命家以為羅防屬火計都屬土遂謂顛倒羅計查羅防計都並非實有此星亦於字義無取於算法尤無關礙應俱依古改正   一通書時憲書推日出入晝夜時刻春秋分前後隔六度小滿小雪前後一隔九度一隔十二度冬夏至前後隔十五度故交節氣之日無日出入晝夜時刻者有之今查春秋分前後隔五度小滿小雪前後一隔七度一隔八度則交節之日皆有日出入晝夜時刻於授時之義允協應改正   一通書以甲子乙丑丁卯戊辰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丁丑己卯庚辰壬午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己丑辛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辛酉癸亥三十五日為神在日其日宜祭祀曹震圭作明原謂為唐賈耽所集曲為之解而不能通又引撮要曰舊本錯誤十有八日今依官本改正未審舊本為非新本為是選擇宗鏡則曰神無所不在以此三十五日為神在日其不在日又何在乎今徧查諸家通書皆無解說惟道藏玉匣記雲許真君考天曹案簿三十一日諸神在人間地府祭祀受福餘日諸神在天求福反禍察其日數雖比通書少四日不同九日然其為根本於玉匣記而又加之以傳譌亦可斷矣荒誕不經實甚宜昔人之疑而駁之也今現用之殊屬未合按明原引神樞經等書天徳合月徳合福徳普防福生聖心續世天後天巫宜祭祀祈福求嗣等事較之神在日為近理應取天徳合等日為宜祭祀其神在日應刪去   一通書以甲子乙丑丁卯戊辰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丁丑己卯庚辰壬午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己丑辛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辛酉癸亥三十五日為神在日其日宜祭祀曹震圭作明原謂為唐賈耽所集曲為之解而不能通又引撮要曰舊本錯誤十有八日今依官本改正未審舊本為非新本為是選擇宗鏡則曰神無所不在以此三十五日為神在日其不在日又何在乎今徧查諸家通書皆無解說惟道藏玉匣記雲許真君考天曹案簿三十一日諸神在人間地府祭祀受福餘日諸神在天求福反禍察其日數雖比通書少四日不同九日然其為根本於玉匣記而又加之以傳譌亦可斷矣荒誕不經實甚宜昔人之疑而駁之也今現用之殊屬未合按明原引神樞經等書天徳合月徳合福徳普防福生聖心續世天後天巫宜祭祀祈福求嗣等事較之神在日為近理應取天徳合等日為宜祭祀其神在日應刪去   一九丑本於壬遁其法以乙卯己卯辛卯乙酉己酉辛酉戊午戊子壬午壬子十日內視丑臨於支上則其時為九丑課推其理唯此十課魁罡及日幹皆落敗地故謂之丑乙巳辛戊壬五幹加子午卯酉四支共為九故曰九丑並非此十日皆為九丑日也今通書選時內原有九丑之說而又誤用之以選日則此十日內盡有吉日非盡應避忌也應改正   一辛未壬申癸酉己卯壬午甲申壬寅甲辰丙午己酉庚戌丙辰己未庚申辛酉十五日為大明日今通書稱上吉日明原謂是李淳風所集又以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庚辰辛巳甲申乙酉戊子己丑庚寅辛卯甲午乙未戊戌己亥壬寅癸卯甲辰乙巳戊申己酉庚戌壬子癸丑甲寅乙卯戊午己未庚申辛酉三十七日為七聖日明原謂是賈耽所集七聖者黃帝元女文王周公孔子天老董仲舒也其日宜舉百事其說不倫全無義理今選擇雖不用而通書猶載其名應刪去   一玉皇鑾駕紫微帝星紫防鑾駕北辰帝星撼龍帝星都天寶照都天轉運行衙帝星周僊羅星星馬貴人既非實有此星又且必無此理且於一帝星之中又有金輪火輪水輪天乙太乙諸名選擇宗鏡曰皆術士捏造也今通書雖載其名實不用以選擇應俱刪去   一逆血刃?伏血刃千金血刃五子打劫血刃山家火血山家刀砧或從年幹起或從年支起其於生尅制化之理了不相干選擇宗鏡曰民間最畏刀砧火血術士捏造惡名以嚇人耳今選擇不用而通書猶載其名應俱刪去   一九良星按年周遊於井防門路庭堂寺觀之間全無義理通書總論內載元朝奏罷等語今選擇雖不用而年局仍然開載又有暗刀煞亦是此類皆世俗妄說應一併刪去   一通書以本年五虎元遁甲幹所臨之支為穿山大羅防乙幹所臨之支為天禁朱雀二支所夾之方為山家困龍今時憲書惟以庚辛二幹所臨之支為金神並不避甲乙所有穿山大羅防等名應刪去   一通書以驛馬前幹為驛馬臨官主吉又為馬前六害主凶為凶為吉皆無義理彼此抵牾最為惑人應一併刪去   一飛天獨火又名皇天灸退通書總論已言其無驗而年局猶載之應並刪去   一頭白空亡八山空亡即浮天空亡八山刀砧翎毛禁向即坐煞向煞流財即支退舊刻彼此錯譌遂致異同莫辨而併列之今查明重複應刪去一通書以月厭前一辰為章光其日忌嫁娶查嫁娶不將日取厭前幹厭後支章光為厭前之支自在不用之內則章光之名亦虛設也應刪去一天願乃十二月將以四時旺幹順配之正月乙亥二月甲戌三月乙酉四月丙申五月丁未六月戊午七月己巳八月庚辰九月辛卯十月壬寅十一月癸丑十二月甲子甲乙各二者十幹配十二支勢必重見十二月木將旺五氣順布而四時行且甲子干支之首十二月月之終有貞下起元之理故不用壬子而用甲子也今通書正月乙亥譌甲午四月丙申譌丙子五月丁未譌丁丑七月己巳譌甲寅八月庚辰譌丙辰十月壬寅譌戊辰十一月癸丑譌甲子十二月甲子譌癸未俱應改正一通書以春酉夏子秋卯冬午為守日春辰夏未秋戌冬丑為牢日原始謂守牢以字形相近而誤當易守日為牢日易牢日為守日今按春辰夏未秋戌冬丑乃四時當旺之土以為守日宜也春酉夏子秋卯冬午乃四時死囚之辰以為牢日宜也應照原始改正   一天獄天火通書載寅午戌月子日亥卯未月卯日申子辰月午日己酉丑月酉日按原始引李鼎祚語亥卯未月當是酉日己酉丑月當是卯日乃三合之對沖猶年之災煞也又原始以春木旺酉為牢日秋金旺卯為牢日尤與天獄名義相合至天火既以子為寅午戌火局之天火午為申子辰水局之天火則木必用酉金必用卯義例始得相符蓋天火者推其氣之根原故正以相反而互根即陽根隂而隂根陽也應同天獄一併改正一八風乃取四時對沖三合之辰以木火二幹配之蓋對沖為虛虛則生風木火所以生風也春沖酉用丁丑丁巳日夏沖子用甲申甲辰日秋沖卯用丁亥丁未日冬沖午用甲寅甲戌日今通書丁巳譌己酉丁亥譌辛未應改正   一天獄天火通書載寅午戌月子日亥卯未月卯日申子辰月午日己酉丑月酉日按原始引李鼎祚語亥卯未月當是酉日己酉丑月當是卯日乃三合之對沖猶年之災煞也又原始以春木旺酉為牢日秋金旺卯為牢日尤與天獄名義相合至天火既以子為寅午戌火局之天火午為申子辰水局之天火則木必用酉金必用卯義例始得相符蓋天火者推其氣之根原故正以相反而互根即陽根隂而隂根陽也應同天獄一併改正一八風乃取四時對沖三合之辰以木火二幹配之蓋對沖為虛虛則生風木火所以生風也春沖酉用丁丑丁巳日夏沖子用甲申甲辰日秋沖卯用丁亥丁未日冬沖午用甲寅甲戌日今通書丁巳譌己酉丁亥譌辛未應改正   一地囊乃四時三合卦之納甲蓋三合無土局而土旺於四季木火金水之所以生旺墓者無適非土故用當時三合卦內外兩初爻之納甲為地囊日其一卦兩用者則再用世應二爻之納甲日春木亥卯未局為震坤乾卦正月用震內卦初爻庚子外卦初爻庚午二月用坤內卦初爻乙未外卦初爻癸丑三月用幹內卦初爻甲子外卦初爻壬午夏火寅午戌局為離幹艮卦四月用離內卦初爻己卯外卦初爻己酉五月用幹世爻壬戌應爻甲辰六月用艮內卦初爻丙辰外卦初爻丙戌秋金己酉丑局為兌艮巽卦七月用兌內卦初爻丁巳外卦初爻丁亥八月用艮世爻丙寅應爻丙申九月用巽內卦初爻辛丑外卦初爻辛未冬水申子辰局為坎巽坤卦十月用坎內卦初爻戊寅外卦初爻戊申十一月用巽世爻辛卯應爻辛酉十二月用坤世爻癸酉應爻乙卯今通書二月乙未譌癸未三月壬午譌甲寅四月己酉譌己丑五月譌戊午戊辰六月譌癸未癸巳七八月互易丁亥譌丁卯九月譌戊辰戊子十月譌庚戌庚子十一十二月闕今俱應改正   一通書安葬用庚寅壬寅丙午庚午壬午甲申丙申庚申壬申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十四日為鳴吠日啓攢用丙子庚子壬子甲寅丙寅乙卯丁卯辛卯癸卯甲午十日為鳴吠對日相傳始自郭璞取金雞鳴玉犬吠之義而其用日則不知所由來明原曲為之解而不能通原始考原疑其有誤今按神煞起例以雞為酉犬為戌酉為日入之門戌為閉物之防然葬歸於土避土日不用故不用戌而用酉星命之術卯為命宮取東方出地之義葬埋之術酉為命宮取西方入地之義自酉上溯至午而一隂生故鳴吠用午申酉日鳴吠對則子寅卯日也其法以甲丙庚壬四幹配午申得八日避戌土不用以乙丁己辛癸五幹配酉得五日避未土不用共十三日為鳴吠日已為隂土生於酉故配酉而不避也又以丙庚壬三幹配子得三日避戊土不用甲配子為純陽亦避不用以甲丙庚壬四幹配寅得四日避戊不用以乙丁辛癸四幹配卯得四日避已不用共十一日為鳴吠對日通共二十四日干支皆與通書合而自各有義例通書特悮以庚寅壬寅為鳴吠甲午為鳴吠對故遂不可解耳應依起例改正   一臨日陽月取三合前辰隂月取三合後辰其義應吉歴事明原樞要經以為居上臨下容保無疆之義皆有吉無凶而通書萬年書誤以為凶日忌臨官視事上表陳訟於理?謬應改為吉日宜臨政親民上冊進表章陳詞訟   一天徳月徳乃上吉之日諸事皆宜今注時憲書天徳日止宜修造動土月徳日止宜修造動土宴樂上官諸如此類凡吉神所宜凶神所忌皆多與義例不合應逐條斟酌改正   一刑衝破害在日為最不宜之日在方亦為最不宜之方而通書年表皆不載即時憲書年神方位通書亦或載或不載而刀砧火血謬妄之說俱未芟除殊為矛盾亦應增刪改正乾隆五年六月十五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彬等轉奏本日奉   防大學士九卿定議具奏其翰詹科道內如有通曉算   書者亦著入議欽此   大學士伯【臣】鄂爾泰等謹   題為遵   防議奏事該【臣】等防議得總理增修時憲算書館事務   和碩莊親王等奏稱奉   防重修選擇通書萬年書經禮部議覆應改條目交與該館詳核訂正務歸畫一可垂永久奉   防依議欽此欽遵【臣】等悉心考訂務求其理而得其合正其舛悮加之解說因見其荒誕錯悮尚有出於【臣】進愛所奏之外而必不可不改者茲當奉   防重修之時【臣】等又經查出自應一併釐定昔年時憲   書內九宮錯悮?   聖祖仁皇帝特諭欽天監具題改正有例可循但事重司天議須眾允且於時憲書內多所更定大典攸關【臣】等謹將一切應刪應改之處與欽天監官員公同商酌另單開列恭呈   御覽伏乞   皇上睿鑒勅下大學士九卿定議施行等因具奏前來【臣】等伏思選擇吉日三代以上只論干支之剛柔絶少拘忌後世論說日多術家遞衍增設神煞本一日而吉凶頓殊本一星而名號雜出以致民間   趨避無所適從現在算書館奉   防重修選擇通書萬年書先據監【臣】進愛將應改條目   及神煞俗論應行刪去之處奏請   勅部定議經禮部議交該館詳核訂正奉   防依議欽此欽遵在案今和碩莊親王等奏稱悉心攷訂尚有出於【臣】進愛所奏之外而必不可不改者自應一併釐定且於時憲書內多所更定大典攸關請   勅廷議等語【臣】等查和碩莊親王等開列應刪應改之處共二十八條其載在時憲書者共七條一曰五姓修宅一曰嫁娶周堂一曰太白遊方一曰長星短星一曰洗頭日一曰參觜易位一曰交節日出入晝夜時刻【臣】等公同酌議五姓修宅見於黃帝宅經以姓音分五行修造各有宜忌歴代以來諸儒駁論甚詳然後世雖姓氏繁多猶往往上溯得姓之始拘忌姓音以為趨避嫁娶周堂太白遊方為婚嫁擇吉之用長星短星宜於裁衣交易等項洗頭日宜於申酉亥子等日原無甚義理而載在時憲書民俗便安遵行已久應將莊親王等奏請刪去之處無庸議至於參觜先後之序由於距星之不同從前用參中星為距星則觜在先參在後康熙年間用新法算書以參西第一星為距星遂改為參先觜後今莊親王等奏稱宿之距星惟人所指與算法疎密全無關礙等語夫既與算法全無關礙則既經康熙年間改定今亦不必更改應將所奏參觜仍改觜參之處無庸議至本條內請將羅防計都依古改正之處查羅防計都生於日月交行謂之天首天尾中法以天首屬羅天尾屬計自古而然今以西法起算由彼土佔候後天行一日遂以羅為尾計為首查羅計止入七政書內應如所奏依古改正再七政古有四餘今以紫氣無憑起算遂去其一然古法具在應請添入以備四餘之用至奏添時憲書內交節日出入晝夜時刻雖屬比舊精密但時憲書欵式頒行已久亦不便増添應將所奏添入之處無庸議仍令刻入通書內可也其不載入時憲書而為選擇通書欽天監所據以選擇者二十一條皆民間修方造葬趨吉避凶之用原系術士推衍各家不同謬妄者固多譌舛者亦復不少其繫於修方者二條曰九良星曰飛天獨火繫於造葬者六條曰密日曰玉皇鑾駕等星曰逆血刃等煞曰穿山大羅防曰馬前六害曰頭白空亡等煞或系術士捏造或系緯書所測名目繁多莊親王等既稱實不用以選擇且查明抵牾重複應刪之處應如所奏刪去若七聖日之不經神在日章光日之無謂此三條亦應如所奏刪去至於九丑日天願日守牢日天獄天火日八風日地囊日鳴吠日臨日共八條既經該館查明錯譌應如所奏照善本改正又天徳月徳等吉神所宜通書未經該載刑衝破害等凶神所忌亦未經該載及諸謬妄之說未盡芟除此二條系該館應辦之事應如所奏令莊親王等率同該館各員細心詳考編輯成書一併進呈   御覽恭候   欽定再通書所有神煞名目雖經刪改應仍將舊有名   目附載卷末以示傳疑以備博攷俟   命下之日令欽天監照例辦理可也等因於乾隆五年   七月二十五日題本月二十七日奉   防依議欽此   總理增修時憲算書館事務和碩莊親王【臣】允祿等謹   奏【臣】等恭纂萬年書通書今已告竣謹將纂就萬年書稿本一套通書稿本五套恭呈   御覽伏候   欽定俟   命下之日欽遵原奉   諭防辦理再通書向循俗稱理合恭請   欽定嘉名以光典策另擬書名一單仰懇   欽防為此謹   奏等因於乾隆五年八月初七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彬等轉奏本日奉   防知道了書名著用協紀辨方書字樣欽此   乾隆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奉   防開載諸臣職名   總理   和   碩   莊   親   王 【臣】允 祿武英殿監理   和   碩   和   親   王 【臣】? 晝總裁   經 筵 講 官 刑 部 左 侍 郎 【臣】張 照   鴻 臚 寺 卿 紀 録 一 次    【臣】梅防成   原 任 工 部 右 侍 郎      【臣】何國宗協理館事欽天監監正兼佐領紀録二次   【臣】進 愛纂修   協同辦理館事員外郎銜仍留欽天監右監副任【臣】李廷耀刑部主事留欽天監時憲科中官正任加三級 【臣】何國宸工部主事留欽天監時憲科秋官正任加一級 【臣】方 谷   欽天監時憲科春官正加三級       【臣】何君惠欽天監漏刻科五官挈壺正加二級  【臣】熊 佑欽天監漏刻科五官挈壺正紀録二次 【臣】劉毓圻欽天監時憲科博士 加 四 級  【臣】潘汝瑛欽 天 監 漏 刻 科 博 士 【臣】齊克昌國子監算學教習原任福建汀州府知府【臣】何國棟提調   欽天監天文科五官靈台郎紀録三次 【臣】薩哈圖   欽天監主簿加一級紀録一次    【臣】毛嘉梓收掌   欽天監時憲科博士 加 一級【臣】祝喬齡欽  天  監  博  士【臣】張?渶欽天監時憲科博士紀録 一次【臣】永 定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 一級【臣】李 鏊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 一級【臣】白士傑校録繪圖推算   欽天監天文科五官靈台郎加三級【臣】陳世銓欽天監時憲科博士加 一 級  【臣】羅 廷欽天監時憲科博士加 一 級  【臣】孫君徳欽天監時憲科博士紀録一次   【臣】鮑懐仁欽 天 監 時 憲 科 博 士【臣】王徳明欽天監天文科天文生加 一 級 【臣】何國勲欽天監天文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徐彭年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何國政   欽天監天文科五官靈台郎加三級【臣】陳世銓欽天監時憲科博士加 一 級  【臣】羅 廷欽天監時憲科博士加 一 級  【臣】孫君徳欽天監時憲科博士紀録一次   【臣】鮑懐仁欽 天 監 時 憲 科 博 士【臣】王徳明欽天監天文科天文生加 一 級 【臣】何國勲欽天監天文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徐彭年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何國政   欽 天監時憲科天文 生    【臣】潘從源欽 天監時憲科天 文 生   【臣】何廷祿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徐文學欽天監時憲科天文生加一級   【臣】董又新欽 天監時憲科天 文 生   【臣】程 鐸欽 天監時憲科天 文 生   【臣】劉必顯欽 天監時憲科天 文 生   【臣】門 泰欽 天監天文科天 文 生   【臣】歐天瑞欽 天監時憲科天 文 生   【臣】路 銓武英殿監造   內務府南苑郎中兼佐領加五級紀録十次  【臣】雅爾岱內務府錢糧衙門郎中兼佐領加六級紀録十次【臣】永 保   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加一級紀録二次    【臣】眾神保內 務 府 錢 糧 衙 門 主 事  【臣】永 忠內 務 府 廣 儲 司 司 庫 加二級【臣】胡三格監   造   加   一   級  【臣】李 保   監               造  【臣】鄭桑格   庫               掌  【臣】李延偉   庫               掌  【臣】胡什泰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七   欽定協紀辨方書目錄   術數類六【隂陽五行之屬】卷一   本原一   卷二   本原二   卷三   義例一   卷四   義例二   卷五   義例三   卷六   義例四   卷七   義例五   卷八   義例六   卷九

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657人收藏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 钦定协纪辨方书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 钦定协纪辨方书

  欽定四庫全書  御制協紀辯方書序  粵昔帝堯命羲和敬授人時厥民知析因夷隩之節後聖有作推而彌廣至於外事用剛日內事用柔日此皆載之經典百王不易者也厥後濫觴日以訛謬術士以吉凶禍福之說震驚朕師不可方物如褚少孫補史記所稱彼家雲吉此家雲凶彼家雲小吉此家雲大凶茫乎不知其畔岸漢武以來已如聚訟而荀悅王充輩斥為理之所無棄而勿論者也雖然天以日月行四時人奉天而時若向明而治向晦而息後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羣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則不能晨夜不夙則暮詩人譏焉人人所知也然則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豈無寸分節解以推極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歟其支離?昧拘牽謬悠之說乃術士之過而非可因噎而廢食者也欽天監舊有選擇通書刻於康熙二十二年其書成於星官之手因訛襲謬見之施行往往舉矛刺盾  皇祖聖祖仁皇帝知其荒率不可以訓曾纂為星厯考原一書刋刻頒行而未將監本改正葢以待夫後人  聖人之心慎而又慎如此也以諭監臣監臣曰通書之謬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命理正宗

命理正宗-張神峰 人稟天地、命屬陰陽、生居覆載之內、盡在五行之中。 欲知貴賤、先觀月令乃提綱。次斷吉凶、專用日幹為主本。 三元要成格局、四柱喜見財官。用神不可損傷、日主最宜健旺。 年傷日幹、名為主本不和。歲月時中、大怕官殺混雜。 取用憑於生月、當推究於深淺、發覺在於日時、要消息於強弱。 官星正氣、忌見刑沖。時上偏財、怕逢兄弟。 生氣印綬、利官運畏見財鄉。七殺偏官、喜制伏不宜太過。 傷官復行官運.不測災來,羊刃沖合歲君、勃然禍至。 富而且貴、定因財旺生官。非夭即貧、必是身衰遇鬼。 六壬生臨午位、號曰祿馬同鄉。癸日坐向已宮、乃是財官雙美。 財多身弱、正為富屋貧人。以煞化權、定顯寒門貴客。 登科甲第、官星臨無破之宮。納粟奏名、財庫居生旺之地。 官星太旺、才臨旺處必傾。印綬被傷、倘若榮華不久。 有官有印、無破作廊廟之材。無官無印、有格乃朝廷之用。 名標金榜、須還身旺逢官。得佐聖君、貴在沖官逢合。 非格非局、見之焉得為奇。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周易

周易 上經下經系辭上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 上經 01.乾(卦一)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威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钦定协纪辩方书

钦定协纪辩方书 下面我将从源流、诸家论辨、考辨真伪、历法通义、节气立春、节气雨水、节气惊蛰、节气春分、节气清明、节气谷雨、节气立夏、节气小满、星象纬度、天文舆地、占验人事、占验岁时、占验物候、占验禽虫、占验草木、修德禳灾、祈祥谢过、仪制典礼、丧葬祭祠、军旅行师、林薮江海、水旱兵灾、井泉溪涧、桥梁关隘、道路驿站、学堂文峰、楼阁台榭、舟车机械、器用杂物、医药符咒、鬼神怪异、引申触类、选择要旨、选择诸家总论要旨辨讹补遗等方面进行介绍。 1.协纪辨方源流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崇拜和信仰。风水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许多流派和分支。其中,协纪辨方是风水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探讨山川河流的走向、形态、气势等方面,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诸家论辨 协纪辨方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风水学家和风水著作。其中,杨筠松的《青囊奥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周易新讲义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周易新講義     易?  提要  【臣】等謹案周易新講義六卷宋耿南仲撰南仲字希道開封人靖康間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宻院與吳幵議戰守之説力主割地南渡後遷謫以終是書舊本或題進周易解義疑為侍欽宗於東宮時經進之本前有南仲自序曰易之道有要在無咎而已要在無咎者何善補過之謂也又曰拂乎人情是為小過拂乎天道是為大過南仲是説葢推衍尼山無大過之防然孔子作文言傳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作象傳稱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行止斷以天理所以教佔者之守道艱險濟以人事所以教佔者以盡道其曰無大過者葢論是非非論禍福也如僅以無咎為主則聖賢何異於黃老僅曰無拂天道則唐六臣輩亦將謂之知運數哉南仲畏戰主和依違遷就即此為求無咎與無拂天道之説有以中之是則經術之偏禍延國事者也然大致因象詮理隨事示戒亦往往切實有禆究勝於髙語元虛晦蝕作易之本防者節取所長可矣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地理辨正

地理辨正 清 蔣大鴻       第一章  青囊奧語    楊公得青囊正訣,約其旨為奧語,以元空之理氣,用五行之星體,而高山平地之作法,已概括於其中。然非得其真傳口訣者,索之章句之末,終不能辨,謂之奧語。誠哉,其奧語也。  第一節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辰巽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一一挨去,故曰挨星,元空大卦五行,亦即挨星五行,名異而實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書九氣,而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幹維元運萬古,而不能外也,此九星與八宮掌訣九星不同,唐使僧一行作卦例以擾外國,專取貪巨武三吉,其實非也,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寶地符精華妙氣,顧於其中,分彼此,比優劣,真庸愚之識,詭怪之談矣,衹是,天地流行之妙,與時相合者吉,與時相背者凶,故九星八卦,本無不吉,而有時乎吉,本無有凶,而有時乎凶,所以其中有趨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易附录纂注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易附録纂註      易?  提要  【臣】等謹案易附録纂註十五卷元胡一桂撰一桂字庭芳號雙湖婺源人景定甲子領鄉薦試禮部不第教授鄉里以終事蹟具元史儒學傳是編以朱子本義為宗取文集語録之及於易者附之謂之附録取諸儒易?之合於本義者纂之謂之纂註其去取別裁惟以朱子為斷元史稱其受易源流出於朱子殆以啟防翼傳及是書歟陳櫟稱一桂此書於楊萬里易傳無半字及之今檢其所引櫟?信然葢宋末元?講學者門戶最嚴而新安諸儒於授受源流辨別尤甚萬里易傳雖逺宗程子而早工吟詠與范成大陸防齊名不甚以講學為事故雖嘗薦朱子拒韓?胄而慶元黨禁獨不列名一桂葢以詞人擯之未必盡以其書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易附録纂註卷一    元 胡一桂 撰【周代名也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其辭則文王周公所繋故繋之周以其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篇 命理正宗

命理正宗-張神峰 人稟天地、命屬陰陽、生居覆載之內、盡在五行之中。 欲知貴賤、先觀月令乃提綱。次斷吉凶、專用日幹為主本。 三元要成格局、四柱喜見財官。用神不可損傷、日主最宜健旺。 年傷日幹、名為主本不和。歲月時中、大怕官殺混雜。 取用憑於生月、當推究於深淺、發覺在於日時、要消息於強弱。 官星正氣、忌見刑沖。時上偏財、怕逢兄弟。 生氣印綬、利官運畏見財鄉。七殺偏官、喜制伏不宜太過。 傷官復行官運.不測災來,羊刃沖合歲君、勃然禍至。 富而且貴、定因財旺生官。非夭即貧、必是身衰遇鬼。 六壬生臨午位、號曰祿馬同鄉。癸日坐向已宮、乃是財官雙美。 財多身弱、正為富屋貧人。以煞化權、定顯寒門貴客。 登科甲第、官星臨無破之宮。納粟奏名、財庫居生旺之地。 官星太旺、才臨旺處必傾。印綬被傷、倘若榮華不久。 有官有印、無破作廊廟之材。無官無印、有格乃朝廷之用。 名標金榜、須還身旺逢官。得佐聖君、貴在沖官逢合。 非格非局、見之焉得為奇。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易纂言外翼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易纂言外翼     易類  提要  【臣】等謹案易纂言外翼八卷元呉澄撰澄所著易纂言義例散見各卦中不相統貫卷首所陳卦畫亦粗具梗概未及詳言因復作此書以暢明之纂言有通誌堂刻本久行於世此書則?本漸罕近遂散佚無存朱彞尊經義考注雲見明昆山葉氏書目載有四冊而亦未睹其書今惟永樂大典尚分載各韻之下考澄所作小序原書葢共十二篇一曰卦統以八經卦之純體合體者為經六十四卦之襍體者為緯乃上下經篇之所由分二曰卦對以奇偶反易成二卦或上下篇相對三曰卦變言奇偶復生奇偶其用無窮四曰卦主因無妄?而推之以明一經之義五曰變卦言剛柔交相變而一卦可為六十四卦六曰互卦言中四爻復具二卦以為一卦七曰象例凡經之取象皆類聚之以觀其通八曰佔例言元亨利貞吉凶無咎其義皆本於天道九曰辭例乃象例佔例所未備而可以互見者十曰變例言揲蓍四營十八變之法十一曰易原明河圖洛書先後天圖十二曰易流備舉?雄以下擬易之書今缺卦變變卦互卦三篇易流缺半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周易传义合订

  御制周易?義合訂序  易之為書以奇偶明陰陽之象以陰陽闡健順之徳以卦爻該事物之變以易簡盡天下之理潔浄精防而廣大悉備天徳王道一以貫之故曰易者五經之源也顧自漢魏以來考象變者泥於術數而不足以通幽明之故談義理者淪於空寂而不足以研倫物之防至程子易?朱子本義出而義理象數始歸於一於是四聖人作易垂敎之防煥然復明於萬世我  皇祖聖祖仁皇帝御纂周易折中探源河洛直接心?而綜括儒先首列程朱?義誠以?義者義經之樞鑰而易道之通津也故大學士髙安朱文端清修正學品重當代曩在講席啟沃良多平生所學専於儀禮小戴記而易春秋周官亦旁及馬所著?義合訂一編探二子所以雲之意發揮而引伸之簡而當博而不支鉤深探賾而不鑿蓋玩之熟故擇言也精體之深故析理也宻可謂善言易矣文端以兩粵督臣鄂彌達舊為曹屬手授是書鄂彌達梓而?之刻成進覽披閱之下當日勤勤懇懇嘉恵來學之苦心恍乎若接不禁愴然爰援筆而為之序  乾隆二年閏九月十五日  【謹案是序不載於】  【御制文初集而此集刋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冰鉴

曾國藩相術口訣: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冰鑒    第一神骨  語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渭也。"山騫不崩,唯百為鎮",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文人論神,有清濁之辨。清濁易辨,邪正難辨。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木發;靜若無人,動若赴的,此為澄清到底。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婬;靜若半睡,動若鹿駭,別人而深思。一為敗器,一為隱流,均之託跡於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擻處易見,斷續處難見。斷者出處斷,續者閉處續。道家所謂"收拾入門"之說,不了處看其脫略,做了處看其針線。小心者,從其不了處看之,疏節闊目,若不經意,所謂脫略也。大膽者,從其做了處看之,慎重周密,無有苟且,所謂針線也。二者實看向內處,稍移外便落情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遁甲演义

前言   《遁甲演義》四卷,明代程道生撰。道生字可生,浙江省海寧縣人。生平不詳。書中多引明代嘉靖、萬曆年號,最晚至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3年),可見此書譔於明朝末年。清代收入《四庫全書》,後有四庫珍本印行。   就《遁甲演義》書名的含義,可以推知其為敷陳奇門遁甲義理,並加以引申的術數著作。本書對遁甲的義理敘述概括得較為全面清析,可以作為明清遁甲著作的代表。  方術家往往把遁甲的起源推溯至黃帝玄女、周公旦和漢張子房。但真正從遁甲理論的建立來看,可能要晚至南北朝才開始完備,有信都芳的《遁甲經》和葛秘的《三元遁甲圖》聞世,唐朝繼續發展,至兩宋時發展到高潮。在宋仁宗時代以楊維德為代表,對以往壬式理論作了系統的概括和總結。但自從陳摶邵雍發掘出先天、後天的易學觀念,促使遁甲理論發生變革.並且將道家的符篆之法也融合了進去,以至向怪誕方向發展。  遁甲與六壬是相通的,衹是各有所側重。遁甲被人們更多地用於軍事,

中华古籍word版易藏术数易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易纂言       易類  提要  【臣】等謹案易纂言十二卷元吳澄撰字幼清號草廬崇仁人宋咸淳末舉進士不第入元以薦擢翰林應奉文字官至翰林學士卒諡文正事蹟具元史本傳是書用呂祖謙古易本經文每卦先列卦變主爻每爻先列變爻次列象佔十翼亦各分章數其訓解各附句下音釋考證則經附每卦之末傳附每章之末間有文義相因即附辨於句下者偶一二見非通例也澄於諸經好臆為防竄惟此書所改則有根據者為多如師卦丈人吉改大人吉據崔憬所引子夏?本比卦比之匪人下増凶字據王肅本小畜卦輿説輻改輿説輹據許慎説文尚徳載改尚得載據京房虞翻子夏本泰卦包荒改包巟據説文及虞翻本大畜卦曰閑輿衛改日閑輿衛從鄭元虞翻陸希聲本萃卦萃亨刪亨字從馬融鄭元虞翻陸績本困卦劓刖改臲卼據荀爽王肅陸績本鼎卦其形渥改其刑剭據鄭元本比彖比吉也刪也字據王昭素本賁彖補剛柔交錯四字據王弼注震彖驚逺而慎邇也下補不喪匕鬯四字據王昭素所引徐氏本漸彖女歸吉也改女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中华古籍易藏术数 钦定协纪辨方书

DOCX277.3KB 454
1/454
2/454
3/454
4/454
展开阅读剩余450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