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2.7万次浏览
5491人收藏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思想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自然观的历史演变从古代到近代,自然观念经历了从神学主导到科学主导的转变。古代自然观往往与自然神论或神秘主义紧密相关,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充满了神话色彩。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特别是牛顿力学的创立,自然被看作是一台巨大的机械,其运行遵循严格的物理定律。这种机械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神学的影响,将自然视为可以被人类理性所理解和掌控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诞生,是对以往自然观念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还结合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如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认为自然不是静止的、机械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种联系和作用是辩证的,即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自然界的演化。2、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

自然辩证法-科技伦理问题

科技伦理问题连冬花伦理学把道德作为研究对象道德的涵义道的基本意思:“道者,所行道也”(说文解字)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道的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规范”、“规矩”朱熹:“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已之所独得 朱子语类)卷六又德与得相通。“德者,得也 管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对“道”的说:“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心得”,引申为“品质”、“内心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子·心术上)张载解释为:“得天下之理之谓德”觉悟”共的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则为君必仁,为臣必忠之类,皆是自有得于已 朱子语类)卷十三123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是德的前提。没有共有的规则、规范就不可能有个人对规则的内心感悟;德是道的心灵归宿,只有被人内心接受了的规则才是有意义的。01道德从伦理学上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02在西方,是指品质、人格,风俗、礼貌、习惯。美德即习惯(亚氏)知识即美德。?03德是自己的事,

自然辩证法-科技伦理问题

科技伦理问题连冬花道德的涵义伦理学把道德作为研究对象道的基本意思:“道者,所行道也”(说文解字)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道的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规范”、“规矩”德与得相通。“德者,得也 管子·心术上)张载解释为:“得天下之理之谓德”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对“道”的“心得”,引申为“品质”、“内心觉悟”朱熹:“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已之所独得 朱子语类)卷六又说:“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的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则为君必仁,为臣必忠之类,皆是自有得于已 朱子语类)卷十三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是德的前提。没有共有的规则、规范就不可能有个人对规则的内心感悟;德是道的心灵归宿,只有被人内心接受了的规则才是有意义的。道德从伦理学上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在西方,是指品质、人格,风俗、礼貌、习惯。美德即习惯(亚氏)知识即美德。?康德关于道德德是自己

自然辩证法—浅谈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当代价值与现实启示。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而形成的。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期,当时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 (一)在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功能上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二)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1.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体制和机制。 2.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上1.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化"和"物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当代价值与现实启示 (一)当代价值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 (二)现实启示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3.必须坚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5.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结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容,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伦理思想

_ 伦理学 生 态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科 技 伦 理 思 想 高海 艳吴宁 摘要 :生态学马克 思主 义以剖析科 学技 术 的消极社会 功能 为立足点 阐发 了科技伦 理思想 ,提 出了 “ 科 学技 术合理性 ” 这 一科技 伦理 的核 心 问题 。 生态学马克 思主义的科技 观有 着明显的伦理 价值取 向 .对于我们 当前应 当如何对待科技 及其 应用 问题 、科技 同伦理的 关 系问题等提供 了重要 的思想 资源,对解决 中国科技发展 所面 临的生态问题和 建设 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生 态学 ;马克 思主 义 ;科 学技 术 中图分类号 :B82—05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54X ( 201 1 ) 03—0063—05 一、生态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科 技 伦理 思想 的 立足 点 生态学马 克思 主义 以剖析科学 技术 的消极社会 功 能为立足点 阐发 了科技 伦理思 想 ,揭示 了在发达 工业社会 中科学技 术 的伦 理意蕴及 其消极 的社会伦 理 功能 。生态学 马克思 主义认为 ,在现代 资本主义 社 会中 ,科学 已不是某种 代表历史

如何理解并讲授“自然辩证法”及“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 2 2 卷 2 0 0 6 正 第 1 1期 1 1 月 自 然 辩 证法 研究 S t udies il1 I) ialect ics of N ature V nI.2 2 .N O l 1 N OV..20 06 · 教 学研 究 · 文章编号:1000 —8934(2006)l1—0108—03 如何 理 解 并 讲 授 “自然 辩 ‘‘科技革命与马克 :r + " 址 云 ~ 思 主 义 ” 秦 裕 华 ( 新疆大学 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 及 摘 要 :中 国科 协 2005 年 学 术年 会 “自然 辩 证 法 ”分会 场对 理 工科 硕 士 生 与 博 士 生 的 公 共 必修 课 “自然 辩 证 法 ”及 “科技革命 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 内容 f*-I题 曾展 开热烈争论 ,这应该是这 两门课 中所存在 的一 个全 国性的 问题 。以下 是 我 们 对 这 一 问题 的一 点 见 解 。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研 究生;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 :C “自然辩证法”及“科技革 命与 马克思主义 ”是 国家教 委 规定 的理 工科 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公共 必修课 ,前者侧重于使 理工科硕 士研 究生理解 自然界的辩证 法 、学习科学方法论 以 及了

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 2 5 卷第 1期 2 0 0 8 年1 月 安 徽 工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科 学 版 ) J ou rnal of A n h ui U ni vers ity of T ec hno logy ( Soc ial ,Sc ienc es ) V O1.2 5 , N O.1 J anuary ,2 o 0 8 马克思 主义科技 伦理思 想及其 当代发 展 张 洪 根 ( 安徽工业大学 文法学 院 ,安 徽 马鞍山 243002) 摘要 :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 系中包 含着极其丰富 的科技 伦理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 不断 深化和发 展马克思 主义科 技伦理思想 ,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 和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的宏伟构 想,将社会文 明进 步、人 的全面发展和 自然界 价值关怀融为一体 。 关键 词 :马 克 思 主 义 ;科 技 伦 理 ;科 学发 展 观 ;和 谐 社会 ;和谐 世 界 中 图分 类 号 :A 8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9247( 2008) 01-00 l l—O4 O n M ar xist Sc ien t ifi c an d E t h ics T h oug h ts an d i ts C on t em p orar y D ev elo p men t Z H A N G Hon g-gen ( School of A rts &L aw ,A H U T ,Ma ’ anshan 24 300 2 ,A nhui ,China) A bstrac t:T h e th eo retical sy s tem of M arxi sm co ntai ns A eh s cien tifi c and eth i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学海泛舟栏目编辑:倪红燕《自然辩证法》8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在有关札记、片断中。恩格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中经验的积累始终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在古代,技术是生产经验的直接产物,而生产经验和观察材料的积累,则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近代以后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但它仍然依赖于生产的需要。只有生产实践的需要才是最根本的社会需要,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性作用。3.进一步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主要反映在《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与中国道家辩证思维的异同

第 24 卷 ( 2 0 0 9 ) 内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 F NEUIANG N0 R MAL UNIVER SIT Y · 1 7 5 · 马 克 思 主 义 辩 证 法 思 想 与 中 国道 家 辩 证 思 维 的异 同 樊华姗 , 费正萍 , 黄安燕 , 林 雪琳 , 张梨 , 黄 志强 ( 内江师 范学院 政 法与历 史学院 , 四川 内江641112) 摘要 :随着 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的确立和不断发展 ,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相互交融 。然而许 多人简单地认为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就是中国道家文化 的“相反相成”.这种理解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 与马克思 主义之 间关 系的误 解 ,使我们的传统 文化思想 失去了本色。通 过对 马克思 主义辩证思想与道家辩证思维的对 比研究 ,让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这片热 土上更好地发展 ,同时也有利 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 大。 关键词 :马克 思主义辩证思想 ;道家辩证思维 ;异同 中图分类号 :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 :1671 ~1785( 2009) S1-01751 02 道家学派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 的一 个学派 。是 由先秦 思 想 家 老 子 所 开 创 ,并 在 庄 子

《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概述《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19世纪中后期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深入探讨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不仅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思想,探讨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独到见解,以及其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意义。通过对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梳理和评价,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当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背景和作者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该书深入探讨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以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对自然界的演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强调了自然界的辩证运动,指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自然辩证法》还深入探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思想《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对自然科学及其与哲学、社会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在恩格斯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思想,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恩格斯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发现,人类能够改造自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恩格斯深入探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会有所不同。 《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影响与启示《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这一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关注其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或技术本身,而应当与社会的需求、环境的可持续性相协调。这一观点对于当今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时,我们更需要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和规划科技的发展。《自然辩证法》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它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趋势。 结论通过对《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洞察。他强调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问题和挑战。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互动关系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具有自主性,又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晚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探析

第 35 卷第 5 期 2014 年 9 月 井冈 山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学版 ) J ourna l of J ingg angshan Unive rsity (S ocia l S ciences ) V 0 I.3 5 N 0 .5 S e p.2 0 1 4 文章编号 :1674—8107( 2O14)05一o071—05 “晚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探析 朱彦振 (南 京 政 治 学 院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江 苏南 京210003) 摘要 :面对光怪陆 离的、碎 片化的晚期 资本 主义现 实,晚期马 克思主义者运 用马克 思主 义的辩证 方 法,在对资本主义的具体批判过程 中,特别 强调 了辩证法的历史性、实践性和否定性 ,倡 导要 以辩证 的态度 处理复 杂的理论和 实践 问题 。从而在新 的时代条件 下坚持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辩证 法的基本精神。 关 键 词 :晚 期 马 克 思 主 义 ;辩 证 法 ;历 史-I"2- ;实践 性 ;否 定 性 中图分类号 :B0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 .issn.1674- 8107.2014.05.0 10 晚期 马克 思主 义产 生和 发展 于 晚期 资本 主义 社会 中 。探讨 “ 晚期 马 克思 主义 ” 的辩 证法 思想 ,对 于我们 完 整 、准确 地把 握历 史 唯

围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辩证思想

围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辩证思想,矛盾观点,写了一篇论文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困境以及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整体以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整体性是最容易遭受忽视和受到损害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受损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一以贯之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马克思主义被肢解、被否定、被片面化。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惯用的手法。他们通过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否定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制造各种对立,如“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诋毁恩格斯的历史地位,把马克思和列宁刻意区分开来等等。还有人以肯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研究述评

朱晓鹏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虽然包含了许多流派并存在分歧, 却有丫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在理论上劝所谓传雏的马克思主义作了许多修正和批判杯西方马克粤主义者自称这是他们戏真正的马思主义的重新发现和发展,因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所谓新阐释,在西方思想界影响甚巨。 就他们的理论批判的内容来讲,自然辩证法间题是他们关库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自然辩诚法间题涉及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二辩证观、坂卑观及认识论等一系列基本方面的问题,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不同认识也就关系到他们对整个马克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和评价。总的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都否认自然辩证法的实际意义,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持完金的否弃态度这当然很错课,_而且其中包贪了许多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思想的误解,进而得出不少错误的结论。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有价值的正确见解,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性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根据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思想

DOCX9.2KB 5
1/5
2/5
3/5
4/5
继续浏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