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异麦芽糖 行业分析报告 目 录 1 行业概述 1.1 行业简介 1.2 行业发展 1.3 主要企业 2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2.1 上游玉米市场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2 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2.3 生产技术对本行业的影响 2.4 政府政策和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3 行业市场分析 3.1 市场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2 市场需求分析 3.2.1 低聚异麦芽糖应用领域 3.2.2 低聚异麦芽糖潜在需求分析 3.3 市场供给分析 3.4 市场营销分析 4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4.1 山东保龄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4.3 山东鲁洲集团 4.4 山东天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5 江西精诚糖醇有限公司 5 行业前景分析 5.1 行业前景 5.2 产业趋势 结束语 1 行业概述 1.1 行业简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众多保健食品中,低聚糖由于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生理功效,正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类物质的名称,品种繁多,迄今已被科学界发现的低聚糖有几十种之多,但实际开发应用的低聚糖只有十来种,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海藻糖等,不同品种其物化性能、生理功能有所差异。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产量最大的是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以淀粉为原料生产,α-D 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键结合,分子结构中特有的α(1,6)键使人体消化道中的酶无法将其消化降解,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可以到达大肠,被生长在那里的某些细菌所利用,成为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因而被誉为“双歧因子”。 我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国产异麦芽糖进行人体与动物试验,也证明服用低聚异麦芽糖浆(15g/d),经30d后,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会明显增加,证明它对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食用异麦芽糖有利于防止龋齿。不仅异麦芽糖本身不引起龋齿,还可阻止其它糖类被变异链球菌利用。低聚异麦芽糖还可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以增强饲养动物的健康和提高饲料效率。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独特生物特性及人们对健康的渴求,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发展迅速,扩张很快。数据显示2000年低聚异麦芽糖产量约为5000吨,到2007年,我国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已经达到4万多吨,2009年产量约8万吨产量,2010年预计达到12万吨,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1.2 行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林原生化研究所首先成功开发了葡萄糖转苷酶的商品化生产技术,而后,日本林原商事,日本食品化工,日本昭和产业,日本 资粮工业先后参与了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的研制与开发。1985年,日本首批产品投放市场。20世纪90年代,年产量达8,000~l0,000吨,据最新统计,2001年日本低聚异麦芽糖产量已达30,000吨左右,且仍在稳步增长。目前日本市场上低聚异麦芽糖产品主要有3种规格,它们分别是IMO-500(液体糖浆)、IMO-900(液体糖浆)、IMO-900 (固体糖粉),其500、900分别是指产品中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为50%及90% 以上。除日本外,我国台湾地区硕泰实业采用日本林原生化提供的技术,也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生产低聚异麦芽糖。 我国大陆起步也不晚,早在1995年无锡糖果食品厂就已开始了低聚异麦芽糖的工业生产。1992 – 1996年,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无锡轻工大学中央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型淀粉糖的研究与开发。而后,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又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低聚异麦芽糖的中试研究和开发。1996年,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和保龄宝合作,在禹城建立全国第一个年产2千吨的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线,开始走向低聚异麦芽糖的工业化到产业化之路。经过科技研发,现在国内高纯度的低聚异麦芽糖采取膜过滤生产,不含葡萄糖,纯度达到了99.99%,远远超过了日本的产品。我国低聚异麦芽糖的发展经历了初步研究—实验室生产—工业化生产—产业化—高纯度专业化的五个阶段。 1.3 主要企业 经过10多年科研单位及生气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内低聚异麦芽糖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开始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预计2011年年产低聚异麦芽糖4.2万吨,市场占有率一直在65%—70%左右。 ●西王糖业年产3万吨。 ●山东天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开始生产淀粉,后延伸到淀粉糖产品,低聚异麦芽糖产能2000吨。 ●江西精诚糖醇有限公司:是一家建厂较早的山梨醇生产企业,2007年开始生产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目前,年产量2000吨。 2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2.1 上游玉米市场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低聚异麦芽糖的原料为玉米淀粉,所以上游玉米产量和价格的变化会对本行业产生影响。 (1)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减免农业税、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均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的供应,而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玉米生产持续保持较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较小。而根据我国现状,饲料和深加工业对玉米消费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因此,低聚异麦芽糖的价格将由于下游需求的旺盛而得到有力的支撑。 (2)除供求因素外,玉米价格还受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成本。而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玉米价格已逐渐趋于平稳。玉米价格变化对玉米淀粉以及深加工产品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玉米的供需状况、国际市场玉米行情、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国际油价以及玉米本身的性能指标等。 2.2 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低聚异麦芽糖作为食品配料,本身是食品工业的一部分,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对营养健康配料行业的有利因素包括: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食品价格涨幅通常高于粮食价格涨幅,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配料商享有一定的成本转移空间。 (2)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端食品制造商日益重视开发附加值高、具有广泛附加功能的食品。 下游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原料成本上升,主流产品利润率降低,给终端食品、乳制品、饮料企业构成巨大压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终端消费者对食品的丰富的营养、广泛的附加功能、多元化的口味方面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终端食品生产者在追逐利润和竞争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也在积极地进行产业升级,在产品中添加营养健康配料,开发针对细分市场的功能食品。 目前市场上推广益生元概念的功能食品有蒙牛的益菌因子、伊利的优+活力因子、飞鹤的活性益生元、稻香村的欧力多月饼、健力宝的欧力多活性益生元产品等,随着宣传应用的增多,生产厂家逐渐增多。低聚异麦芽糖的市场需求量也将稳步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整个行业呈良好发展态势。目前主要应用于乳品、保健品、饮料行业,并已延伸到功能性糖果、啤酒、烘焙食品、派系列、休闲食品、醋饮、饲料、巧克力等行业。一些知名的休闲食品厂商正大力宣传休闲食品可以成为健康平衡膳食的一部分,休闲食品功能化成为发展趋势,比如开发低热量、不致龋齿的糖果。 综上所述,食品行业的高速增长,食品产业进入满足不同消费者营养需要的市场升级、市场细分新阶段,是对功能食品行业发展最有利的因素。 2.3 生产技术对本行业的影响 目前国产功能性低聚糖品种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来源广泛的淀粉为原料,经酶法转化而得,所耗用的转苷酶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研究酶的固相化结合膜法分离,实现转化过程连续化,并使转苷酶能多次重复利用,是当前的技术难点。在净化分离技术方面,要推广树脂吸附脱色代替活性炭,以及采用微滤装置过滤糖浆,以便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卫生指标。 目前关键的转苷酶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手中,这样就限制了其他新进与中小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其继续开发新的跨越式技术。这样在行业中产品的质量就出现了残次不齐的现象,不利于行业的整体的发展。 另外,从1995年至1998年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内,由于看到了功能性低聚糖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淀粉糖厂和麦芽糊精厂纷纷上马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浆生产设备与淀粉糖浆生产设备基本相同,生产能力很容易上去。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技术不同,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在2000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发布了QB/T2491-2000“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低聚异麦芽糖行业的发展。根据当时产品的特点,2000版标准仅对IMO-50型产品进行了规范。而标准刚刚实施一年后,IMO-90 产品的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并且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了保持我国低聚异麦芽糖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为了规范市场、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2002年就开始着手修订行业标准,将IMO-90型产品列入标准中。2004年,修订后的“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根据行业需要,在编制《全国食品标准 2004~2005年发展计划》时,经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委会推荐,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立项上报,将“低聚异麦芽糖”列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目前新的“低聚异麦芽糖”国家标准GB/T20881-2007已正式颁布实施。 2.4 政府政策和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根据发改委的《指导意见》,低聚异麦芽糖是受国家鼓励的淀粉糖产品,现行的产业政策抑制玉米深加工业的过快增长,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指导意见》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消费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而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持续保持较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以玉米为原料的低聚异麦芽糖的产能扩张将受此影响。 与营养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食品工业生产营养健康食品的根据。在营养食品领域,美国有针对膳食补充剂的立法,日本有功能食品的立法,然而我国与营养相关的法律法规极为缺乏,例如我国食品标准侧重于食品卫生安全和食用成份的管理,缺少营养成份方面的规定和检测方法。法规、管理、标准滞后,使功能食品行业在生产、产品安全、产品功能、广告导向、质量检测等方面不能得到规范和引导,企业良莠不齐,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反过来影响这一朝阳行业的健康发展。 3 行业市场分析 3.1 市场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 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孕育着巨大机遇。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外部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上升,有利于我国发挥市场规模大、劳动力充裕等比较优势。新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有利于打破某些产业的瓶颈制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扩大中国在全球和区域内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 同时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 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人却面临着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如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指身体精神的健康,而且包括与人交往的完美结合。我国将有7.6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002年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膳食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膳食结构不合理,许多地区在饮食习惯上倾向于较为精致的肉类、脂肪类食物,对于植物纤维食品的摄入过少,同时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化学药品滥用、食品加工精细化以及普遍的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人体微生态失衡状况。而由微生态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3.1.2 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玉米产出的主省区。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的第一大主产省,玉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 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实际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所占比例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吉林省在加工能力上是仅次于山东的玉米深加工大省,深加工企业较多,规模较大,目前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1200万吨,深加工年实际消费玉米850万吨左右。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巨大的原料优势为其深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北方,特别是主要的玉米产区,其中山东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最大,占全国低聚异麦芽糖总产量的48.3%,其次是河北占16.9%,第三位是吉林占8.5%。这些区域有比较好的资源,所以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来看,这些区域在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发展较快。 3.2 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食糖约1亿吨,我国食糖的年产量约1200万吨。最近十年,国外食品工业中食糖的使用比例正逐步减少,新型功能性糖源不断被开发,并应用于生产。1987年,美国的甜味剂市场上,食糖只占42%,其余皆为功能性新糖源。随着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者对高热量糖的兴趣已逐渐转向低热量、同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糖源。 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显著的独特双歧因子功能和广泛的加工适用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发掘,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饮料、糖果、乳品、酒类应用上的突破,市场前景良好,社会效益显著。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IMO-90是IMO-50的升级换代产品。由于排除了葡萄糖的干扰,使增殖双歧因子和抗 龋齿的功能更显著,应用范围更广泛,不但应用于保健食品,而且可应用于生产药品。 3.2.1 低聚异麦芽糖应用领域 (1)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低聚异麦芽糖与多种营养元素直接制成的保健品在市场中也明显增多。如新疆纵横公司的“升奇冲剂”、黑龙江龙拱集团生产的“龙拱双歧因子冲剂”等产品进人市场后,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进行肠易激素综合症、慢性腹泻、肝硬化伴慢性腹泻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低聚异麦芽糖适合替代部分蔗糖,添加到各种饮料、食品等中配制成功能性食品、饮料。如饮料中的碳酸饮料、豆奶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茶饮料、营养饮料、补铁、补锌、补碘饮料、酒精饮料、咖啡、可可、粉末饮料;乳制品中的牛乳、调味乳、发酵乳、乳酸菌饮料以及各种奶粉;糖果类的各种软糖、硬糖、高粱饴、牛皮糖、巧克力、各种糕饼饼干、各式西点、羊羹、月饼、汤团馅以及各种馅饼;冷饮品中的各式雪糕、冰棒、冰淇淋等;焙烤食品类的面包、蛋糕等以及畜肉加工品、水产制品、果酱、蜂蜜加工等。 利用低聚异麦芽糖配以食用胶基、甘油、香料等生产具有抗龋齿、低热值、整肠功能的太妃糖(Tfees),卡拉蜜尔糖(Caraweis),求斯糖(Chewe)和各种夹心巧克力等高档糖果,在发达国家已较普及,产品已大量进人我国市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而我国糖果工业在材料、设备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利用几乎不含葡萄糖的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低聚糖食品、糖尿病人专用食品发展也很迅速。 (3)在酒业中的应用 利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甜度特性,可替代蔗糖作为酒类的糖源。利用其不发酵性,加入黑米酒、黄酒、稠酒等发酵酒中陈酿,制成营养甜酒保健品。利用低聚异麦芽糖作为低醇啤酒和功能啤酒的辅料,与麦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

猜你喜欢
2.7万次浏览
5462人收藏
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分析

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分析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类物质的名称,品种繁多,迄今已被科学界发现的低聚糖有几十种之多,但实际开发应用的低聚糖只有十来种,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海藻糖等,不同品种其物化性能、生理功能有所差异。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产量最大的是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以淀粉为原料生产,α-D 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键结合,分子结构中特有的α(1,6)键使人体消化道中的酶无法将其消化降解,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可以到达大肠,被生长在那里的某些细菌所利用,成为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因而被誉为“双歧因子”。我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国产异麦芽糖进行人体与动物试验,也证明服用低聚异麦芽糖浆(15gd),经30d 后,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会明显增加,证明它对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食用异麦芽糖有利于防止龋齿。不仅异麦芽糖本身不引起龋齿,还可阻止其它糖类被变异链球菌利用。低聚异麦芽糖还可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以增强饲养动物的健康

“低聚异麦芽糖”资料汇编

“低聚异麦芽糖”资料汇编目录一、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和发展应用研究二、低聚异麦芽糖在蛋糕中的应用三、功能性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开发应用四、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五、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六、功能性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七、低聚异麦芽糖的特性及其应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和发展应用研究低聚异麦芽糖,也被称为异麦芽低聚糖或称为分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糖源,它是由淀粉经酶的催化水解、精制而成。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低聚异麦芽糖正在成为食品、保健品和饲料行业的新宠。本文将对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发展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主要通过酶法水解淀粉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淀粉在特定的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控制水解程度,使部分葡萄糖分子连接形成低聚糖。其中,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β-葡萄糖苷酶是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酶。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但仍需不断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资料合集目录一、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二、低聚乳果糖酶法制备的研究进展三、低聚木糖制备的研究进展四、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的研究进展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低聚异麦芽糖,也被称为异麦芽低聚糖,是一种由淀粉经过酶解过程生成的低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加工性能,低聚异麦芽糖在食品、医疗和饲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优化。目前,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主要采用酶解法。该方法使用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低聚糖,然后通过特定的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低聚异麦芽糖。酶的选择和酶解条件的优化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酶的筛选与优化: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从各种微生物中筛选能够高效产生低聚异麦芽糖的酶。同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酶的活性、稳定性和底物特异性进行优化,以提高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和纯度。酶解条件的优化:酶解条件

低聚异麦芽糖性质、功能、生产和应用

2008 年第 4 期 粮 食 与 油 脂 43 低 聚 异 麦 芽 糖 性 质 、功 能 、生 产 和 应 用 王 良东 (上 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上海20 1203 ) 摘要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集营养、保健 、疗效 于一体功 能性低聚糖 ,在食品 、医药、饲料等行业 有着广泛应用;该文对低聚异麦芽糖性质、功能、生产及应用进行综述。 关 键词 :低 聚 异麦 芽糖 ;低 聚糖 ;麦 芽糖 · T h e p r oper t ies ,fu nc t ion s ,p r od u c tion a n d u til i za t ion s of i som al to o l ig o sa c h a r i d e W A N G L i a n g - d on g (S hanghai T ianzhiguan R enewable E nergy C o.。L td.。Shanghai 201203 。C hi na ) A bstr act .Isom a ltoo lig osach aride featu res it s fi ne ph y sical and ch em ical prop erties an d ph y siolog ic al func tion s、It i s a k in d of nutrit ious ,health fu l and cu ri n g ef ec tiv e Oli2Osacc harid e ,an d used w idely in food ,m ed ic ine an d feed indu stries.T h e prop ert ies ,fun c tion s ,produ ct ion ,an d u tiliz ation s of isom al— tOOlig Osach aride are sum m ariz ed in th is pap er、K ey W ord s :i som alto olig o sach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品,|l斜妓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专琏综述 三≥ 慧嚣薹 ; : 篓鲞 i篓爱至羔薹嚣 究进展麓 ll¨l0隧 r 0_i要 一薹===_=》 芽糖制备的 礴 氐 林亲录,符琼 ,周丽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的功能性低聚糖,在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其产量猛增,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以淀粉或含淀粉的各类粮食为原料,经多酶协同 作用制备而成。主要对低聚异麦芽糖制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制备, 一葡萄糖转苷酶 一 一 一 一 一聚一 Research pragress in the isomaltooligosaccharides production LIN Qin—lu,FU Qiong ,ZHOU Li-j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Isomaltooligosaccharide is a kind of nutritional,healthful and cu ring effective O¨gOsaccharide,and used widely in food,medicine and feed industries.Recent years sa

健康食品配料——低聚异麦芽糖

格极 具市场竞 争力 ,发展 速度较快 , 年平均增 长率超过 1O% 。 1995 "1- · 笆 锡 研究 低 支爿 梆 l 、I 化的,}i J :· , :11l 幔 322,刮 【I 『11"J 的 进水平 · 许扶碍 ⋯ I 科十芝进步 等奖和 家科技 m 奖 一九: n 3 年II1f 问罩 · 这 " 『’ H 技J :1 -』 劲的生命力蓬勃 向 l ⋯ 仃 6 家企业lf :生 ,一.Hl :统 ll _ 1998 I,I c低 聚 片 支 并 精 浆 的 ,8.000 ~10.000 吨 · 仃 lE J ‘ 没的4 少 j:5 家 · 伞圈总 |十 } J ‘ 能 J 将 出j』 50.000 吨 。 找 课题 I【啄{}I J “ 儿五”匝 ^ 科 攻 if‘ 划胁法 ti j。‘ _f氐聚 片是芽精 坝 }j 一0 f J 研 饺 低聚 女 芽精 ● ● ● 形成 fl{ 1多n0葡徇饴 ( 扁 40o ) - 葡柏惦 土¨全×、』低 特的 理 能 ,ii I。‘扰 此 · 找 通 入 讲 千u歧进 , :12 · 把 葡匐忡 肇 制 20 ~25~ 之li I J .他低聚 是芽 精浆 食品千u保健 上 、_l,J、 用It、f 能 发 :电f 的功 效 · 适 川池刚 史_广泛 。 ) ‘In 返川 色谱分离技 术把 IMO一50 ^【Il的葡萄牿分离抻 · 使低聚肆 芽 精 85” lll_ , · ⋯ IMO一90 姚 格 的{

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艺概况

3.广西南宁智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5)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 O)作为一种功能性糖,拥有优异的生理保健功能和独特的理化性【摘要】质,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低聚糖产品,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然而传统生I产M O 工艺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较了传统的酶法生产IM O 工艺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IM O 的特点,分析了传统酶法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IM O 的优劣。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α- 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发酵A1003- 2673(2011)09)14)02 【中图分类号】T S245.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生物促进剂合用,可以获得土壤结构改善、农作物增产的效低聚异麦芽糖(somatoogosacchardes,MO),是由一IlliiI[3]系列聚合度为2)6 的萄聚糖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分子中均果。经过后续纯化处理去除了初始IMO 产品中所含的葡萄糖[1]至少带有1 个-(1,6)糖苷键。IMO 中含量较多且结构明α和麦芽糖,获得的高纯度I MO 产品,更是成为了一种新型甜味确的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俗称有效三糖。这剂,

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粮食 与饲料 工业/2OO2 年鞭 3 期 C EREAL &FEED INDUSTRY /2002。No.3 35 ⋯”⋯⋯⋯粮油深加工及食 品 j .¨.-- --._.|⋯__.---.-- ⋯.P---__.........._r....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毕金峰 ,刘长江 ( 沈 阳农业 大学 ,辽宁 沈 阳110161) 摘要 :低 聚异麦 芽糖是一种新 型的功能性低 聚糖 ,由于 它具有 良好的理化特 性 和 生理 功能 ,近 些 年其产 量猛增 ,国 内外市场潜 力 巨大。 目前 ,低 聚异 麦 芽糖主要 以淀粉 或含 淀粉 的各 类粮 食为 原 料 ,经 多酶协 同作 用加 工 而成 。对该产品 的命 名、生产 用酶制 剂、生产 工艺及 应用前 景等 方面进行 了 综 述 。 关键词 :低 聚异麦 芽糖 ;酶制 剂 ;工艺 ;应 用 中 图分 类号 :TS 245.5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202( 2002 )03 —0035 —03 毕金峰博士研究生 P r ogr ess in I s om alt oo ligos acc h ar id es R es ea rch and T h ei r A p pli c at ion n .0sp ed A B ST R A C r Isomal tooligosacc h arides are new func ti on al ohgosac c harid es .R esent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易 低聚鲁麦 乞 ’功 臻糖 36 《淀粉与淀粉精 2000年第l期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 7s236 6一 朱立雄凌杰\/张文雯 —月 。-韵 0o1) 在世界性的保健食品生产、开发中,新 C.I20H 型功能低聚糖独树一帜,正在受到人们的青 [——一0 睐。我国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始于90年 代初,品种包括低聚甘露糖、低聚异麦芽糖、 C.I20H 低聚果糖、低聚葡甘糖、低聚术糖、壳聚糖、 I 。 叫 海藻糖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学者们 称为“双歧因子”的双歧杆菌增殖低聚糖,而 。 在众多的双歧杆菌增殖低聚糖中,低聚异麦 1 0H 芽糖最引人注意,已被国家列入“九五”科 潘糖(Pan惦e) 技攻关计划 酶法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项目”。 卫生部食品监督检验所经过生理、生化和临 床试验,已经批准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具有双 歧杆菌增殖作用的保健食品投放市场。 OH 低聚异麦芽糖是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多 的低聚糖品种,主要成份由异麦芽糖、潘糖、 异麦芽三糖、四糖以上的低聚糖及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3 No.3 CH l JBI聊&.S 2O03年第3期 2 0 0 3年9月 中 国 甜莱糖业 Sep.2003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黄祥斌,于淑娟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 摘要:低聚异麦芽糖除具有优良的甜味特性、保湿性、耐酸耐热性、低水分活度和防止淀粉类食品老化等 物理特征外,还具有增殖肠道双歧杆茵,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等特殊功效,而被广-.~hl于食品、饮料、医药、 保健、啤酒、白酒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II。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功能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55l(20o3)03—0013—04 酶法、酸碱法和化学合成法 6。抽提法一般用于大 豆低聚糖的制造,酸碱法主要用于乳酮糖的生产,化学合成法则还限于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而现 0引 言 在工业化生产的异麦芽低聚糖则是以淀粉原料制 得的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a一淀粉酶、a一 在全球性保健食品热潮中,功能性低聚糖以其 葡萄糖苷酶催化反应而得。日本工业生产异麦芽

低聚异麦芽糖的特性及其应用

科技 知识 粮油食品科技 第1O卷 2002年 第5期 低聚 异麦 芽糖 的特性 及 毕金 峰 ,刘 长 江 ( 沈 阳农业大学 ,辽宁 沈 阳 110161) 其 应 、,_▲ 用 摘 要 :低 聚异 麦 芽糖 是 一种 新 型的功 能 性低 聚糖 ,由于 它具有 良好 的 理化 特 性 和 生理功 能 ,近 些年 其 生产发 展 很 快 ,国 内外 市场 潜 力 巨大 。 目前 ,低 聚异 麦 芽糖 主要 以 淀粉 或含 淀粉 的各 类 粮 食 为原 料 ,经 多酶 协 同作 用加 工 而成 。本 文 对低 聚 异 麦 芽糖 的命 名 、生产 用酶 制 剂 、生产 工 艺 、产 品 特 -胜及 应 用 等 进 行 了 综 述 。 关键 词 :低 聚异 麦 芽糖 ;酶 制 剂 ;生产 ;应 用 中图分 类号 :0 629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07 —7561(2002 )05 —0042 —03 P r oper ti e s a n d a pp li ca t ion of isom a l tool i g osa cc ha r i d e BI J in-feng ,L IU Chang-jiang ( Shenyang A 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 10161) A b str a c t :I somaltool ig osac cha de is a gr oup of ne w functi ona l ol i gosac chari de s .It has ra pid produ ction deve l op - ment and enormous m

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

“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资料合集目录一、低聚乳果糖酶法制备的研究进展二、低聚异麦芽糖理化功能特性及生产方法研究进展三、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艺研究四、低聚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五、低聚异麦芽糖生理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六、低聚木糖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七、低聚木糖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进展八、低聚木糖制备的研究进展九、菊粉、低聚果糖的研究进展低聚乳果糖酶法制备的研究进展低聚乳果糖作为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润肠通便、抑制有毒发酵产物、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酶法制备低聚乳果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低聚乳果糖酶法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酶制剂对低聚乳果糖制备的影响,并指出了酶法制备低聚乳果糖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低聚乳果糖(Orafti® oligosaccharides)是由乳果糖通过酶促反应降解得到的

新型糖源——低聚异麦芽糖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有益菌群物质如NH3的形成,从而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的数量,消除和改善心血管的病源,有利于机体合成B族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由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特殊功能,它的开发和0 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和食品营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饮食与疾病间密切关系的认识不断提高,加之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力提高,使得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的色、香、味和吃饱吃好,而是向食品的内在质量的科学性,食品结构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饮食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等特殊功效的方向发展。新型功能食品低聚异麦芽糖的开发生产正是这新发100展趋势的代表,被学者们称为“双歧因子”正受到人们的青睐。所谓低聚异麦芽糖,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酶工程生产精制而成的,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低聚糖。在低聚糖中,除了直链低聚糖之外,还有支链低聚糖。直链低聚糖是以葡萄糖为单位,由210个分子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分析

DOCX66.2KB 50
1/29
2/29
3/29
4/29
展开阅读剩余25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