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2.7万次浏览
5469人收藏
试论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试论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论文摘要近年来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成为刑事犯罪的重要部分之一,刑释解教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低、就业缺乏竞争力、社会歧视等诸多原因导致出狱又被捕。为了深入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特征、成因,本文以花都区检察院自2009年三年来的所逮捕查办的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案件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刑释解教再犯罪原因 近年来,刑罚处罚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以下简称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三间,花都区院共批捕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366件504人,分别占三年总逮捕书的8.1%和7%,其中2009年为89件108人,2010年为159件185人,2011年为186件211人,再犯罪人数同比上升率2010年为41.6%,2011年为12.3%,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成为刑事案件犯罪主体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再犯罪往往手段更为隐蔽、反侦察能力更强、社会危害性越大。同时其数量的不断攀升也的凸显我们在教育改造、以及后续帮扶有待更深一步研究。 一、刑释解教人员

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探讨

梁洪志朱卫军为了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刑释解数人员教育管理工作,笔者对莱阳市刑释解技人员进行了一次全国调查摸底,就当前刑特解教人员!E:新JHlfj~ 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叶。(-)自1983年以来,某阳市共有刑释解教人员2193名,其中刑释人民1823名、解敦人民370名,非农业人口的324 名,农业户口的1869名,重新犯罪的243名,重犯率为9.4%。在新的形势下,jftl择解救人员重耕犯罪不仅日渐突出,而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s1.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刑释解数分于与过去的狱友来往频繁,有的互称"战友"一起吃喝玩乐;有的一,也跑买卖;还有的狼狈为奸,结成团伙,一起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继往危害社会。某阳市i早格庄乡小后洼村张前(J~ ,31 岁)1988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刑3 年,释放后计划成立一个公司,专门招收那些刑释解数人员,名日解决他们的劳动就业问题,后民i 多种原因没有实现。但他并没有悔悟,又与刑怦分于战j且i忠、姜祖泉、战举德等人勾结在

2025年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分析报告

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分析报告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刑满释放人员数量的增加,对于他们再次犯罪的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刑满释放后再犯罪不仅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给个体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将对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造成再犯罪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规避措施。首先,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的现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社会环境因素:刑满释放人员在重新融入社会后,可能面临就业困难、社会歧视等问题,导致其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从而更容易再次犯罪。2.个人原因:一些刑满释放人员在接受监狱改造期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自我反省和改正,缺乏对再犯罪危害的认识,导致再次犯罪。3.家庭因素:一部分刑满释放人员在家庭中缺乏支持和关爱,导致心理上的空虚和孤独感,增加了再犯罪的可能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措施来预防和规避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的现象:1.完善社会支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2年l2月 Dec.2012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Police College 第21卷第6期 V01.21 No.6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靳琳琳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型的今天,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问题必将给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其具有恶性 更大、暴力性更强的特点。只有深刻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建立合理有效的帮扶制度,并予 以必要的社会关注,才可以真正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最大程度上减少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 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2012)06—0034—03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会给社会安定带来更大 均占到在押犯的17%,其中有一些是第三次甚至第 的危害。周克华案件让我们再次联想到2011年发 四次因犯罪被关押。 生的山东泰安持枪杀人案、江苏盱眙灭门案等恶性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累 暴力案件,这些案件的一个共同

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刑释解教是指刑满释放人员在出狱后由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向其提供关爱、帮助、指导、服务、教育等形式的日间照料、培训、就业、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等服务,旨在帮助刑释人员迅速适应社会生活,消除犯罪隐患并最终实现社会治安的安定和犯罪的防范。我国的刑释解教工作已经持续了多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是,一些刑释人员在刑释解教的过程中依旧会再度犯罪,这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为了更好地预防刑释人员再次犯罪,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促进刑释人员的积极向上,是本研究的研究重点。 研究目的和意义刑释人员的再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解决和预防再犯罪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刑释人员再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多个方面探讨其原因,为制定更好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提供数据以及建议。 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以刑释人员为对象,包括在服刑期间满刑释放的罪犯和缓刑人员。2、研究内容主要探究刑释人员再犯罪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结构因素、心理因素等。3、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分析、综合等研究。(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对刑释人员和监管单位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获得相关数据。(3)个案分析法:对刑释人员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掘问题的根源。 研究预期成果1、揭示刑释人员再犯罪的原因,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2、发现现有的刑释解教体系在防止再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3、提出刑释人员再犯罪预防策略,为实现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提供指导。 研究工作计划1、文献搜集整理: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刑释人员再犯罪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2、问卷调查:设计合理的问卷,对刑释人员和监管单位等进行有关再犯罪问题的调查和分析。3、案例研究:选择部分刑释人员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4、数据分析与撰写:根据文献梳理、问卷调查结果和个案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可行性分析与结论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刑释人员再犯罪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现代治理和犯罪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刑释人员再犯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本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 目前对于在刑释解教过程中的刑释人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具有较大的新颖性和研究价值。综上,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揭示刑释人员再犯罪的原因,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发现解决现有刑释解教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出预防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原因和对策分析

青年与社会2014年5月上第13期总第559期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原因和对策分析 王秋 实孙 浩 钧 ( 辽 宁大学法学院,辽 宁沈阳110036 ) 【摘要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问题 ,是当前司法实践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复杂课题。预防和减少刑满释放人 员再犯 罪 ,不仅 是 出于改造 和重塑犯罪人人格 的需要 ,更是 维护社 会安定 团结、构建社会主 义法制 国家的需要 。文章 系统分析 了刑 满释放人 员再犯 罪的原 因,并对解 决这一 问题提 出了几点可行性 的建议 ,以期 为真正减少和预 防犯 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关键词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原因;对策 所 谓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 ,是指被判处刑罚 的犯 罪人 于 刑罚执行完毕或 者因为其他原 因 ( 如假释 、特赦 、暂予监外 执行 ) 离开服刑 场所 后 ,再次违反刑事法律并应被判处刑 罚 的行为 。相较 于初次 犯罪而言 ,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 的手 段 更为恶劣 、后果 更为严重 、社会危险性更大 ,因此 ,要想 真 正实现刑法惩罚 犯罪和改造犯罪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

第 12 卷第 2期 2012 年 4 月l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IIUNAN 岫UST RY POL Y T E CIINIC V 01.12 No .2 A p r.20 12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 贺志明,秦志斌 ,胡赦 (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410131) [ 摘要 ]刑释人 员重新犯罪 ,其犯 罪伎俩更 为老练 ,犯罪性质更加恶劣 ,社会 影晌也更 大,重新犯罪 已成为影 晌社会 长 治久安 的一 大“毒 瘟” 。从监狱改造 和社会管理两方面入手 ,剖析刑释人 员重新犯罪的主要原 因。 [ 关键词 ]刑释人 员;重新犯 罪;原 因分析 [ 中图分类号]D917.1 [文章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5004 (2012 ) 02 —0059—03 C a u se A na ly sis 0f R ecidiv ism 0f R elea sed P r ison er s HE Zhi—ming QIAN Zhi—bing HU—zhen ( Hunan J udicial Police V ocational College4 10 131,Hunan) 【Abstract 】 Released prisoners re【um to cri me,their cri minal tricks increasingly sophistica ted ,the nature of th e cri me is wors e,and having a deeper infl ue nce on th e socie ty.R e- c ri me has bec ome one of the drug plague which having i nfl uence Oil

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调研报告于都县司法局禾丰司法所 钟火明 截至至2009年12月底~我县共列管刑释解教人员369人~其中五年内刑释人员284人~三年内解教人员85人。在列管人员中~实际在常年居住本县的不足100人~帮教安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臵一、当前约安帮教工作的几点因素 臸臵1、安基本上流于形式。我县的安帮教对象大部份为农村籍~农民赖以生臵臵存的基础就是土地。而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的最大特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实际上刑释解教人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执行刑罚或劳教期间并未剥夺~只不过经营权的暂时丧失~随着刑罚执行完毕或劳动教养的解除而恢复。因此安难度臵似乎不大~但是要提升安的层次却难上加难。因为刑释解教人员的视野已经拓臵宽~思想相对活跃~真正立足农村的很少。另外~当前创办的安基地不可能做到臵人尽其才~也未必是刑释解教理想的立足之地。因此~在乡镇安就流于形式。 臵2、就业政策落实难度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

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社会化研究

再社会化的定义与重要性再社会化是指刑释解人员在刑期满后适应并融入社会的过程。刑释解人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开社会、失去社会角色、沉浸在监狱环境中的过程,需要重新适应社会和重新建立社会角色。再社会化对刑释解人员的个人发展、再就业、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刑释解人员的再社会化挑战1.社会偏见与歧视:刑释解人员常常面临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他们往往被视为不可信任的人群,这对他们再融入社会产生了困难。2.就业困难:刑释解人员的缺乏合适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加之社会对他们的不信任,导致他们再就业遇到重重困难。3.家庭与社会关系:由于长时间的离开,刑释解人员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可能已经出现破裂,需要重新建立与他们关系的沟通和信任。 再社会化支持与服务1.教育培训:为刑释解人员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机会,包括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2.就业支持:建立专门的就业辅导和帮助机构,帮助刑释解人员寻找工作、提交简历,并提供招聘信息和面试技巧。3.社会支持:组织志愿者和专业人员,提供对刑释解人员的社会支持,包括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4.家庭重建:鼓励刑释解人员与家人保持联系,提供家庭咨询和重建服务,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与家庭的亲密关系。 刑释解人员再社会化对社会的意义1.降低再犯率:通过对刑释解人员的再社会化支持,可以减少他们再次犯罪的风险,提高社会的安全程度。2.利用人力资源:刑释解人员作为具有潜力的人力资源,通过再社会化能够发挥他们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3.社会公正:通过帮助刑释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打破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平等。结语:刑释解人员的再社会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通过适当的支持与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再社会化过程中的困难,并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不仅对刑释解人员本身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社会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和关注刑释解人员的再社会化,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公正。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心理浅析

●5奇 法学论坛 剥 漭 墩 员重 新 鸿 罪 理 折 口赵 万祥 . 肖 丹 1 长春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脘 ,吉林长春 130032 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吉林长春 13b~)24 摘 要 : 蚌载凡 黄犯罪 关键词 中匣分类号 剩释鳞 裁人 厦犯 罪问题 兜出早 巳引起人仍 的关 注,从心理学 角度 解析刑释 解教人 角犯罪问题 .撂 宛刑释 的· 理机制 .有 益于察施针 对一巨打酵措燕 。 毗释辫教人 员 :心理机制 1)924.11 文黼标 识码 :文章编号 :1007.-.8207 f200.5) 05"-0124- 02 近 年 米 .刑释 解教 人员重 新 犯罪观 象屡 屡 发 ,_: 据 有 关资 料统 计 ,1998 ~V 2000~ :.菜省 监狱 释放 人 员 一1 重新 违 法犯 罪 的 占 l 1.7%;解除 劳 教 人 员中重 新违 法 犯罪 的 占17 9% .刑 释解 教人 员 重新 就 业 、家 庭解 体 或重组 、生 活无 着落 、抚 养子 女 负担 重 等 疗丽 多遭 遇 各种 社 会性 变 故 .1容易重陷 犯 罪泥 潭 .充 重特 大犯 罪 活动 的急 先锋 .或 混迹 于大规模 的人 ¨l『流 动之 一p .跨地 区作 案 加之 他们

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社会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与意义刑释解教人员是指在刑满释放、假释、暂时出狱等情况下,经过特殊培训后,到社会上以开展再犯罪防范、矫正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专业化人员。在我国刑满释放人员服刑后面临着再就业、再学习、再适应社会等问题,且再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随着刑释解教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机构和实践者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社会化问题也提出了更多的关注,需要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社会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刑释解人员工作中的再社会化问题,以刑释解教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刑释解教工作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 研究内容1、刑释解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的现状与特点。2、刑释解教工作的现状和特点。3、刑释解教人员在再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刑释解教人员再社会化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全面、深入地探究我国刑释解人员工作中的再社会化问题,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为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010 年第 2 期No.2,2010 广 州 市公 安 管理 干 部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第 76 期 Sum 76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 刘朝捷 占s 、 1, 防治措施 内容摘要 :针对刑释人 员重新犯罪的特点,预 防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 ;二是提 前介入建立帮教反 馈机 制;三是创建刑释 回9-3社 区保护机构 ;四是教 习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 ;五是制定和完善刑释人 员安置教育的法 律法规 ;六是增大控制犯罪 、打 击犯罪的力度 。 关键词:刑释人员 重新犯罪预 防措施 近年来 ,刑释人员重新犯 罪现 象 比较严重 ,而且 以其作 案手段隐蔽 、狡猾 、案情复杂及强烈 的反社会性 ,成 为危 害社 会安定的一个重要 因素 。如何降低重新犯罪率 ,搞好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 重新犯罪在主体上明显 区别于社会一般犯罪 。主要是指 依据我国刑法受到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的人 ,在刑满释放 或赦免以后 ,在三年 以内再犯应判处刑罚的为重新犯罪。 一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PPT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PPT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REPORTING目 录•引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现状分析•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原因剖析•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预防措施及建议•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WENKU DESIGNPART01引言REPORTING报告目的和背景目的分析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情况,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提供参考。背景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范围和方法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刑释人员,重点关注其重新犯罪的情况。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匿名处理,保护其隐私权。WENKU DESIGNPART02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现状分析REPORTING重新犯罪率统计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根据对刑释人员的跟踪调查,重新犯罪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01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不同类型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暴力犯罪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相对较高,而经济犯罪刑释人02员的重新犯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试论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DOCX16KB 9
1/9
2/9
3/9
4/9
继续浏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