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操作规程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160人收藏
CT检查操作规程

CT检查操作规程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 procedure CT操作规范流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T检查前准备、技术方法、程序及影像显示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受检者进行CT检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79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窗宽window width 人体组织CT值范围有2000个分度,但人眼只能识别16个灰阶。窗宽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3.2 窗位window level 窗中心为窗的中心位置,一般应选择欲观察组织的CT值为中心,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窗位图像变白。3.3伪影artifact 在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几种原因而出现人体

2023年CT操作流程

问询:问询患者与否穿戴金属物品,包括(项链、耳环及活动假牙)与否怀孕。 告知:告知患者拍片所需费用。 建档:点击全景片拍摄图标(Dental ImagingSoftware)点击新建输入患者姓名、医生姓名、患者出生日期及联络方式后点击确定点击拍摄图像图标点击新建三维图像点击Patient观测患者选择合适体型点旳击Program选择10X10点击Parameter(offset+10)等待屏幕右下角绿灯亮起即可拍摄。 操作:请患者进入拍片室,穿上防护服,换CT颌托讲解拍片动作(双手握紧扶手机器升到合适高度下巴自然置于台面戴上手套,用一次性塑料套在颌托上,让患者前门牙咬于颌托(CT)凹槽内双脚往前站,身体呈后倾状打开中心线对准人体中线及耳眶平面。打开中心线包住下巴关掉中心线、关门)。 拍摄:长按曝光键(墙上白色按钮)直到屏幕右下角绿灯变黑为止,完毕后点击保留图像。 为患者脱下防护服,请出患者,按下复位键, 换回全景片颌托。
CT检查操作规程

CT检查操作规程

1.检查操作室及扫描室的室温(18°C25°C)和相对湿度(4080)。2.闭合电源柜电闸,启动电源稳压器,观察电源批示(380V)。3.环境及电源符合规定后,按下启动开关ON启动系统,系统计算机启动并自检;按下激光相机启动开关,启动相机并预热。4.系统启动成功后,按常规进行“Warm up”预热;“Calibration”空气校对。5.自“Worklist”中提取现在患者资料,并核对资料如:姓名年纪性别影像号码等。6引导病人进入扫描室,安置病人于扫描床上并交代注意事项。7.根据临床规定的检查部位,按体表定位的办法摆正检查部位。8.进行定位图像的扫描Topoparameter。9.根据定位图像,设定扫描范畴Topoparameter。10.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的后解决如:窗宽窗位图像放大测量重建、CT值测量等。11.发送图像至诊疗工作站,并经激光相机打印照片。12.机器短时间时不用时,可暂不关机;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关机并切断电源。为了保持系统在最佳性能状态下工作,每24小时应关闭和启动系统一次。13.关机时按机器规定将“关机

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ct 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CT 检查的应用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的人想了解CT 检查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及需要注意什么事项,现在介绍一下,从预约到CT 检查流程是什么? ct 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一、CT 预约: CT 检查是提前预约的,临时到医院去是很难安排的上的,因为PET-CT 是需要根据检查人数临时来配置药物,药物会有衰变期,很快会失效。没有预约就去,没有准备病人的药物是没有办法做上的。 二、检查前准备工作 1、检查前空腹,可以喝少量清水,勿饮含糖饮料,勿进行葡萄糖的药物注射。 2、带好以前的检查片子、化验单等医疗资料。 3、糖尿病人,照常用药。 三、登记资料 登记检查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四、交费 大多数的医院不提供刷卡,注意提前准备好现金。 五、问诊 询问病人的病情,主要症状,做过哪些检查等等。 六、测身高体重、测血糖 体重:注射药物要根据患者的体重使用药物量;血糖:因为注射的药物是一种特殊的葡萄糖,血糖过高

CT操作规范

第一节总则CT检查原则首先是获得最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同时在确保诊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剂量。对CT检查的程度应当有所理解,有些检查超声或者磁共振能够获得更具体的诊疗信息,并且又能避免辐射危害,这一类检查应当首先推荐超声或者磁共振检查。对比剂的应用使得不同组织间、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不同病理组织间的对比度加大,使在检出病变和鉴定病变性质等方面受益。对比剂的应用,应当符合对比剂阐明书上的适应证,注意不同类型对比剂的不同应用方式.推荐在应用血管内含碘对比剂前,请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要理解对比剂副反映的临床体现以及应对方法,理解对比剂肾病的概念,以及高危因素患者的防止方法,尽量避免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第二节CT扫描的基本原则一.正当化是应用原则的第一步.在没有明显临床指征时,进行任何CT诊疗扫描都是不正当的,每一次检查必须使患者真正受益.二.对必需进行CT检查的怀孕妇女、小朋友以及敏感器官进行扫描,需要特别谨慎.在

ct操作规程doc

ct操作规程.docCT基本操作技术,,颅脑CT扫描技术颅脑CT检查多采用横断面扫描,亦称轴位扫描。适用于脑瘤、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颅内炎症、先天性颅脑畸形、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对一些脑实质性病变等检查。(一)横断面扫描1(扫描技术: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中,下颌内收,以外耳道与外毗的连线,即听毗线(简称OML)为基线;也有用听眶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或听眉线,即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为基线的。扫描时从基线开始向上扫描至头顶。一般扫描12层即可。多采用扫描层面与基线平行的扫描,25cm的扫描视野,层厚10mm,间隔10mm,256 x 256或320X 320矩阵。脑部扫描应注意一定要包到头顶,此区域是颠痫病灶的好发部位。对后颅窝及桥小脑角区的病变。 描层面应向头侧倾斜与OML成15”夹角。扫描发现病变较小时可在病变区域作重叠扫描或加薄层扫描。2(图像显示:观察脑组织窗宽选择80,100,窗位35左右。对脑外伤及与颅壁相连的肿瘤,均需同时观察骨组织,即窗宽为1000,窗

CT技术操作规程

CT检查规范及流程

CT操作流程

CT操作步骤

CT检查操作规程00

颅脑、五官1(一)颅脑1(二)鞍区3(三)颅脑CTA 6(四)颅脑灌注CT 8(五)脑池造影10(六)内听道12(七)眼和眼眶15(八)鼻旁窦18(九)鼻咽、颅底20(十)腮腺22(十一)颞区(内耳)25(十二)喉部27 颈部、胸部30(一)颈部(甲状腺)30(二)胸部32(三)纵隔35 腹部、盆腔37(一)胃37(二)肝脏39(三)CT肝动脉造影(CTA)41(四)CT肝门静脉造影(CTAP)44(五)胰腺46(六)胆囊49(七)口服胆囊造影CT51(八)腹膜及后腹膜腔52(九)十二指肠55(十)小肠57(十一)结肠59(十二)直肠62(十三)肾脏64(十四)肾上腺67(十五)输尿管69(十六)膀胱71(十七)前列腺74 (十八)女性盆腔76 骨骼、肌肉78(一)颈椎78(二)胸椎81(三)腰椎83(四)四肢关节86

CT操作规程

_CT 操作规程1、CT 机房必须保持干燥、恒温、清洁整齐、每日整理卫生、定期检测机器。2、CT 机专人使用,操作机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3、开机时必须观察电力稳压器是否正常工作,开机同时打开预热键。4、机器正常预热完成后,方可进行正常扫描程序。5、扫描必须熟悉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部位,明白检查目的。6、病员被检部位所有饰物等金属类物品必须摘除,以免干扰图象。7、扫描前必须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以便病人配合检查,扫描进行中病人体位必须制动,避免产生伪影。8、扫描图象应根据诊断需要,选用适当层厚及层次,恰当选择窗位、窗宽,必要时需测定病灶CT 值和体积。9、摄影选择层面和幅数,必须既保证资料齐全,又保证重点资料,病变部位要显示清楚、完整。_10、需增强扫描的病人,必须作好过敏试验,必须征求病人家属意见,必须签约签字。11、及时发出诊断报告,字迹端正、签名清楚,主动告知病人取报告的时间、地点。12、每日工作完毕,关好机器,整好卫生,关好

统一标准 加强沟通——《CT检查操作规程》标准解读

2025年CT室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2025年CT室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CT检查的临床应用CT检查主要用于医学影像学对疾病的诊断。在影像学的检查中,CT检查几乎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1.在常规的CT检查中,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它可以分辨人体组织内微小的差别,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以前常规X线检查无法看到的如软组织等,CT都能显示。2.在增强的CT检查中,CT除了能分清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外,还能观察血管与病灶之间的关系,病灶部位的血供和血液动力学的一些变化。3.利用CT计算机软件提供的标尺可进行跟离测量等。CT还可进行人体多个部位的穿刺活检,其准确性也优于常规X线透视下的定位穿刺。4.CT检查坯有助于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根据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衰减值和计算软件,能把放射线集中至病变部位并使放射线量均一,便病人得到更恰当、更合理的治疗。 CT检查的优点和局限性CT检查与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1.真正的断面图像CT检查通过X线准直系统的准直,可得到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比较,CT得到的横断面图像层厚准确,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另外,CT扫描得到的横断面图像,还可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重组,获得诊断所需的多平面(如冠状面、矢状面)的断面图像。1..密度分辨率高除了磁共振检查外,CT检查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相比,它的密度分辨率最高。其原因是:第一,CT检查的X射线束透过物体到达检测器经过严格的准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散射线少;第二,CT CT检查的程序和方法CT和其他大多数检查一样,有它的检查程序和方法,另外,CT是一项大型的检查,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必须在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地安排病人,使整个检查工作有序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预约登记病人来到放射科后,首先由登记室接待,并由登记室负责做好以下工作: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1)仔细审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检查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检查部位、扫描方式,由登记室估价后请病人交费,然后根据病情的轻、霜、缓、急和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检查时间。若需预先准备,应先给病人检查须知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2)病人检查完毕,应将检查申请单归还到登记室,并由登记室登记、填写片袋和病人照片一起交医师写诊断报告。 CT检查的扫描技术1.常规扫描CT的常规扫描又称平扫,是CT检查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含义是按照定位片所定义的扫描范围逐层扫描,直至完成一个或数个器官或部位的扫描。一般,CT检查都须进行常规平扫,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行进一步的各种CT检查。常规平扫通常是以部位或器官为检查单位医分的,如头颅扫描是以脑室为扫描对象并包括颅底,而上腹部扫描则通常以肝脏的上下界为扫描范围,其包括左侧的脾脏及两者之间的胰腺。在平扫检查中应注意下列一些情况:(I)准确地定位:这不仅可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同时也便病人少受不必要的射线剂量。(2)必要的记录:比较特殊的或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的情况须随时记录在申请单上,为诊断或下次检查提供参考。

CT检查操作规程

如有需要,可进行多学科会诊,结论等内容。共同讨论并确认诊断结果。随访与复查: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报告发放:审核通过后,将诊断报告发放医生需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确保给临床医生或患者,以便其了解病情和治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疗方案。患者随访与沟通随访时间:在随访方式:可随访内容:询沟通技巧:在CT检查后的一以通过电话、问患者检查后随访过程中,段时间内,对邮件等方式进的身体状况,要耐心倾听患患者进行随访,行随访,与患是否出现不适者的诉求,解了解检查后的者保持沟通。症状,以及是答患者的疑问,身体状况。否需要进一步给予患者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的指导和建议。影像资料保存与归档影像资料保存:将CT检查的影像资料保存在适当的介质上,如硬盘、光盘等归档方式:将保存的影像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归档,以便后续查阅和使用存储环境:确保影像资料存储环境的安全和稳定,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影像资料

CT检查操作规程

CT操作规程

每天早晨开机前观察设备的完整性,观察温度、湿度及稳压电源的工作状态,按照6S要求清理机房内卫生及环境,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开机、训练球管,根据CT 运行情况必要时进行空气校正。 病人登记、扫描1.扫描前:认真阅读申请单,核对病人的基本资料和特殊要求,按照扫描部位让患者做好准备,去除扫描野金属异物,摆位时按照扫描规范准确定位,身体正中矢状面和扫描床保持重叠并左右对称,对非扫描区进行防护,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儿童要求保持安静能配合检查。体表包块要明确具体部位。准确输入患者资料,按申请单要求制定扫描方案,注意扫描重点。2.扫描中:定位像上准确选择扫描基线。 正确选择扫描方法、条件、参数,熟练应用各个功能键,合理运用低剂量,掌握各部位的窗宽和窗位。扫描过程中发现病灶及时与医师沟通,必要时进行靶扫描、改变体位或改变条件扫描。增强扫描要严格掌握期相和时间,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延迟时间,不做多余无意义的扫描。 关机全天工作完成后由夜班值班技师按程序关掉除需做检查以外的设备。

CT操作规范

2、CT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CT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精致进入控制室和机房。2、本设备的设计对患者是很安全的,但是操作人员须注意X射线、激光束、扫描架和移动床等可能对患者及其他人员造成伤害。3、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过正规培训后被允许,才能操作本机,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熟练掌握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其他人员禁止使用本机。4、开机:操作人员在确认电源、房间温湿度、机房门窗等正常后,方可开机,先打开操作台面板下方的电源开关,然后开计算机电源,等系统启动完成后,运行球管预热和日常校准(通常每天上班前预热球管,使用一周和图像有伪影需进行日常校准),本机扫描架正常情况下不关机,如因停电等关机,需等待五分钟以上才能再次开机,开机后确认机器一切正常才能使用。5、扫描前准备:完成患者的扫描前准备工作,扫描前需对患者说明检查全过程和患者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练习(如呼吸训练),正确摆放体位,清理扫描室内可

CT检查规范及流程

CT检查基本常规

颅脑CT扫描【适应证】1.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2.颅脑损伤; 3.脑血管病; 4.颅内肿瘤; 5.颅内感染性疾病; 6.髓鞘形成异常和脱髓鞘疾患。 【禁忌证】平扫一般无禁忌证,但颅内有金属异物时,可因金属异物伪影影响图象质量,而无法作诊断。增强扫描禁忌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证相同。 【操作要点】1.普通扫描(平扫)(1)横断面扫描:1)病人仰卧,头摆正,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2)扫头颅侧位定位像; 3)以听眶上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厚8~10mm,间隔8~10 mm,一般扫9~ 12层;4)对小病灶可做2~5 mm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2)冠状面扫描:1)病人仰卧或俯卧,头摆正,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头部尽量后仰或前伸;2)扫头颅侧位定位像; 3)扫描线与听眦线垂直; 4)层厚和间隔与横断面扫描相同。 2.增强扫描:(1)对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应了解其有无过敏史和高危因素,向其说明增强可能出现的问题,征得病人同意,并签署《接受静脉注射含碘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CT检查操作规程

DOC84.5KB 45
1/45
2/45
3/45
4/45
展开阅读剩余4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