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 1、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3、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4、自怨自艾——艾:yì,改正。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悔恨的意思。不能为“自暴自弃”。 5、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的。 6、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8、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注意一般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处。 9、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0、侃侃而谈——侃侃:kǎn,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谈着。 1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3、含英咀华——咀:jǔ,细嚼。英、华:花。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14、危言危行(褒)——“危”是指正直,表示正直的言行。 15、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16、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误为“曾经”。〖错例〗今天的野狼峪,沟壑纵横,曾几何时,就将“天堑变通途”。 17、刻骨铭心——比喻牢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18、独步一时——形容特别突出,一时无二 19、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 2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21、尝鼎一脔(luán)——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22、弹冠相庆——掸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某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比喻作好做官的准备,含贬义。 23、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内部。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24、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有贬义。 25、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6、充耳不闻(贬)——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27、歧路亡羊——岔道多,丢失了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 28、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29、未雨绸缪——绸缪:chóu móu,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30、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随便写作。不是画画。 31、韦编三绝——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韦:熟牛皮。三:多次。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形容勤奋读书。 32、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来也比喻争逐的对象。现在指不知谁取得最后胜利。 33、自怨自艾——艾:yì,改正。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悔恨的意思。不能为“自暴自弃”。 34、不可理喻(贬)——喻,使明白。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不讲理。 35、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不能理解为“好”、“痛快”。 36、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37、爱屋及乌——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38、奇文共赏——原指奇特的文章共同欣赏,褒义。现多指共同阅读、识别、评判和研究有问题的文章,多含贬义。 39、道貌岸然(贬)——神态庄严。常含讥讽意。 4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41、石破天惊——比喻艺术创造或议论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媒体多误用于惊人的消息。 4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43、俯首贴耳——十分听话,奴气十足。 4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鲁庄公的弟弟。未已:没有完。比喻不把制造祸乱的罪魁祸首清除,灾难就会不断发生,永无宁日。 45、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46、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4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黑暗;已: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48、一触即发——比喻形势紧张,马上要发生严重的事件。足球赛当然不是严重的事件。 49、作茧自缚——缚:fù,束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或自己束缚自己。 50、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声势。 51、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52、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53、秀色可餐——本是形容美好的容貌使人忘掉饥饿。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也可以山林花木非常美。 54、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作,并非只讲不作或光说不练之意。 55、门户之见——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56、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57、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58、哀而不伤——悲伤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59、狗彘不食——形容人的品质极其恶劣。 60、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61、自食其果(贬)——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 62、亦步亦趋——形容处处模仿,追随他人。 63、因人成事(贬)——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4、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624人收藏
【名师教学课件】高考必备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大全含解释)

【名师教学课件】高考必备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大全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2、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3、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4、自怨自艾——艾:yì,改正。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悔恨的意思。不能为“自暴自弃”。5、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的。6、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8、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注意一般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处。9、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10、侃侃而谈——侃侃:kǎn,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谈着。1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

202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所谓“赋比兴”“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 一、说教材 《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以想望长安为主题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代表作。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所谓“赋比兴”“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成就和对后世发生影响,杜甫《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秋兴赋》所可比拟。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种.种心情。而以第一首为全诗大纲。它开头四句:“玉露伤

2025届新高考必备课外古诗词之《青玉案·元夕》课件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贰齐诵悟词情贰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贰释义通词意注释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纭,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亦可解释为指灯。贰释义通词意注释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艳服的妇女。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

202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

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着名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1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时做了博士,很快破格提高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已失职,最终抑郁而死。2、贾谊生活西汉初期,由于通过五百数年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因此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是上篇。鲁迅曾夸奖本义为“西汉鸿文”。 朗诵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过错,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诵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尤其注意将文中停止、句中停止读清晰,把本文多处骈偶句式特点读出来。 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固:结实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同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使用方法同上。 2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2、学生翻译:略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教师强调:这一段重要写秦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国地理优势和秦孝公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获得成果。4、请学生按板书思绪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状况。 讲析第2段。学生朗诵后:1、教师强调如下词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军队;北,溃败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九国诸侯强大都是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方略缔结了盟约;另一方面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终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终成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 检查作业状况。 学生朗诵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4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问题,明确本段写作次序,为背诵打基础。教师提问:(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发秦始皇政策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哪几句写他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3)哪几句是写他对内政策? 强调: 学生朗诵第3段,教师强调: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5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同样”,“像回声同样”。2、指出本段中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对应句子。 问(l)陈涉是一种什么样人?出身怎样?才能怎样?兵力怎样?武器怎样? 学生回答: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检查作业状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学习第5段。学生朗诵。教师强调: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地势。 度长大,比权量力:“度”“”,对文,都是度絜洯量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使动使用方法,使有序;“朝”名词使动使用方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7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作者论述秦王朝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重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地位,指挥作 请学生朗诵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论证措施论证中心论点?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使用两方面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8 / 4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成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成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提出做好了充足准备。另一方面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尊卑、才能、军队、武器悬殊,而弱小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仁义不施”。

2025高考帮·备考教案语文古文帮 第二部分 24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第二部分 古诗文72篇诗词曲(40首)24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部分 古诗文72篇原文呈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部分 古诗文72篇名句默写1. 《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的手法,营造了清幽的意境,衬托出主人公雅洁形象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句子是“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2. 《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采撷芳草后的无奈之情:不知道要送给谁,因为所思念的人在远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3. 《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点明了主人公想念的人在路途遥远的故乡。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4. 《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写主人公与爱人之间虽然心心相印,但自己却无力改变二人分隔两地的现状。1234

2025高考帮·备考教案语文古文帮 第二部分 8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第二部分 古诗文72篇文言文(20篇)8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部分 古诗文72篇阅读文本见第575页文本14

下载年高考复习名师指导《平面解析几何》课件【精品PPT】

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近几年各省份的高考信息可以看出,高考对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高考题型中选择、填空、解答题均有所涉及,分值约占20分左右,比重较高.()(2)在命题中,主要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3)与以往的高考相比,命题方向趋于稳定,难度有所下降,但对于计算能力的考查有所提高.1.本单元知识特点:(1)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核心,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2)概念、公式较多,用坐标法研究平面几何的思想在解题中显得内容多、难度大、综合性较强.(3)注重常规题型及常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1)与直线有关的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的熟练应用.(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义、方程、图像、几何性质及应用.(3)重视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灵活应用,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关问题时,

语文高考总复习成语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语文高考总复习成语强化训练解题方法成语题解题方法:阅读每一个选项,思索详细语言环境(句子)要表示意思,再了解该成语表示意思(包含引申意义、比喻意义、原始本义、褒贬色彩、陈说对象、谦敬角度、范围大小、词义轻重、成份搭配、重复累赘、习惯常规、逻辑事理、形近音近等),看二者是否相符,假如相符,则表示使用恰当,反之,则使用不恰当。成语积累+方法掌握1.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一项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芸芸众生来说,生命光芒可能并不辉煌,但一样能够闪光。C.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声名鹊起。D.摆脱“自我”,尽快进入角色,对于许多演员来说都是个难题,而对于贪官们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小菜一碟。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冷酷无情与内心忠诚可靠,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

第一轮高考成语复习专题(上课完美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一篇气死了99名老师旳中文系女生日志今日是国庆节,放假一天,爸爸妈妈特地带我们到动物园玩。 按照惯例,我们早餐喜欢吃地瓜粥。今日因为地瓜卖完了,妈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来滥竽充数。没想到那些种在阳台芋头很好吃,全家都旳贪得无厌地自食其果。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旳妈妈打扮旳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旳爸爸也赶快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旳西装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妹妹更是穿上旳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艳光四旳射,趾高气昂地穿上新买旳高跟鞋。我们一丘之貉坐着素车白马,不久地到了动物园,不料参观旳人多到豺狼当道草木皆兵,害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妻离子散旳爸爸鞠躬尽瘁地到处广播,终于查找到差点认贼作父旳我和遇人不淑旳妹妹,困兽之斗中,我们螳臂当车力排众议推已及人挤到猴笼前,鱼目混珠拍了张强颜欢笑旳全家福。考纲解读考纲中要求“正确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精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对使用熟语旳(包括成语)第1页杨光秀第一课时1.明确高考规定2.考题常见类型3.真题演习第2页明确高考规定:高考对成语(熟语)考察规定是“对使用成语(熟语 旳即可以对理解成语(熟语)含旳义,并对运用到语境中去。成旳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察重点之一,每年必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侧重辨析使用成语。第3页平时规定:多积累,多运用。掌握词义,理解功用。做题技巧:总结误用类型,掌握辨析措第4页熟语类型包括成语、谚语、常用语、歇后语、格言等。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常用语:“打防止针”、“拍马屁”、“穿小鞋”、“解铃还须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歇后语:“老虎驾车谁赶(敢 “三张纸画张脸好大面子”格言:“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第5页骄傲使人落后”等。真题体验,实力检测判断如下成语使用与否恰当1.(·辽宁)凌南区虽地区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

【名师指津】高考英语 1名词课件

名词名词23/12/2823/12/28熟读深思熟读深思1.1.TomTom is is a workera worker.(.(主语主语)()(表语表语))2.2.The Childrens PalaceThe Childrens Palace is near is near Janes homeJanes home..()()主语,介词宾语主语,介词宾语3.She gave me 3.She gave me some good advicesome good advice..动词宾语动词宾语()()23/12/2823/12/284.He didnt go there because of 4.He didnt go there because of his illnesshis illness..介词宾语介词宾语()()宾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5.We made Tom 5.We made Tom our monitorour monitor.().()同位语同位语6.We 6.We studentsstudents should study hard.()should study hard.()23/12/2823/12/287.7.The authors nameThe authors name is on the cover of is on the cover of 主语,介词宾语主语,介词宾语the book.()the book.()8.8.This bookThis book is of is of great usegreat use(=This book is(=This book is very useful).()very useful).()主语,介词宾语主语,介词宾语23/12/2823/12/28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1.用法:用法: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句中可以做主语、表语表语宾语宾语_、动词的、动词的_、介词的宾、介词的宾宾语补足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全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语文基础知识对使用成语旳(包括熟语)第1页我家有父亲、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途,晚上又殊途同归。父亲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家三个组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时候,父亲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第2页目旳第3页1.掌握成语考察10种角明确高考规定高考对成语(熟语)考察规定是“对使用成语(熟语 旳即可以对理解成语(熟语)旳含义,并对运用到语境中去。旳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察重点之一,每年必考。第4页第5页规律总结1、从历年高考状况来看,试题中出现成语除个别(如空谷足音、奉为圭臬、厝火积薪、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常常出现并且轻易用错成语。因此,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6《卖油翁》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6《卖油翁》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

《卖油翁》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卖油翁》选自。作者,字,自号,又号,谥号,北宋。“”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六一词》等。“唐宋八大家”指:。二、内容概说。本文篇幅短小,含义深刻,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陈尧咨恃技而骄,盛气凌人,卖油翁技高一筹,却谦逊沉稳。人物性格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得以展现。文章分两段。第一段:陈尧咨射箭。第二段:卖油翁酌油。三、朗读节奏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以/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以知射也?吾射/不以精也?”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以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四、字音字形自矜()家圃()睨()但微颔()之忿()然酌()油五、词语汇总(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名师教学课件】高考必备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大全含解释)

PDF297.2KB 8
1/8
2/8
3/8
4/8
继续浏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