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犯罪预防2、犯罪条件3、犯罪原因4、被害人的刺激性5、犯罪率1、犯罪预防是指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举措,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预防、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2、犯罪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开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工具和侵害对象〔人、财、物〕等诸要素.3、被害人的刺激性是指被害人本身存在并显露出引起加害人注意,诱发其犯罪行为的特点.4、犯罪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过程、结构和作用机制.5、犯罪率是指一定时空内犯罪案件或经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简做题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那么有哪些?答:〔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那么〔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三〕属地治理原那么2、简述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答:〔一〕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是相互对立的1.相互对立的角色扮演.2.在犯罪过程扣双方互相排斥.3.在犯罪后果上,以侵害与被侵害对方的权利而形成了权利与责任对立的关系.〔二〕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是相互依存的1.相互对应的角色扮演.2.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彼此互动.3.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犯罪与被害过程中互补.〔三〕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角色转换1.“被害前的被害转化.2.“被害中的被害转化. 论述题1、请分析文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答:〔一〕文化冲突与犯罪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标准不同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对抗现象.1.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宗教$中的正教与邪教等的冲突.2.文化冲突严重地障碍着人的正常社会化过程.3.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将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出现越轨行为,甚至实施犯罪行为.〔二〕亚文化与犯罪1、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与主文化相对应的组成局部,是局部文化2、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的起因与过程3、个人与犯罪亚文化群接触,就可能由此习染、同化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三〕文化垃圾对犯罪的诱发作用1、不健 犯罪预防的重要性〔一〕预防是社会公正、平安、文明、健康开展的必然要求〔二〕对犯罪的限制是整个社会限制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犯罪限制是社会限制的重要组成局部.社会限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2.犯罪限制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三〕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3、简述现阶段中国犯罪增长的原因答: 犯罪诱发因素的强化〔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导致了个体犯罪欲念的扩张〔二〕文化的冲突、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冲击,弱化了个体的内控机制〔三〕社会转轨过程中利益冲突和利益纷争时机的增多,意味着犯罪诱因的增多〔四〕腐败现象对犯罪具有刺激、暗示、纵容作用 社会限制功能的削弱〔一〕静态犯罪的限制机制难以适应对动态犯罪限制的需要,新的限制机制尚在探索之中〔二〕城乡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使有组织的社会限制效能被严重削弱〔三〕城乡人口的流动、城市居住环境的变化,使无组织的自然监督效能弱化〔四〕社会主义文化对个体的内在限制机制在新形势下被严重削弱 犯罪时机和条件的增多〔一〕犯罪分子可借以攫取利益的犯罪对象增多〔二〕社会生活中,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制度上和治理上的漏洞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3.试论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答: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权益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人和法人.被害人的特征就是被害人所独有的能够反映其特定身份和被害状态的根本属性.被害人具有三个特征1,被害性是被害人首要的根本特征是指由被害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诸要素所构成的足以使其被害认得内在倾向性2,互动性是指在犯罪发生之前和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害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生或最终结局3,可责性,是被害人因自身的过错如:跳楼,引诱攻击等导致了犯罪的发生因而对被害负责有一定的道德伦理甚至法律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