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原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 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拥:阻塞。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 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意思是此去难以生还。骨:尸骨。 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参考翻译: 早晨我上奏给皇帝一篇谏书,黄昏就被贬谪到边远的潮州。想替皇帝去除政治上的弊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剩余的生命呢!云雾回绕,遮住了连绵的秦岭,我的家在哪里?蓝田关前风雪弥漫,连马也不肯前进一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来瘴江边上收我的尸骨。 原文赏析: 诗句之妙,妙在首联用“朝奏〞与“夕贬〞对照,说明获罪之速;用“路八千〞突出贬谪之地荒凉偏远。整联写出了获罪被贬的原因。诗句之妙,妙在颔联直陈心迹。表现了诗人不避罪责、刚直不阿,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诗句之妙,妙在颈联写景抒情。用“云横〞“雪拥〞既写气候的恶劣,也暗含政治环境的险恶。“家何在〞有思家之情,也有有家不能回的悲伤;“马不前〞写前途的阻隔难行,也表现了英雄失路的感叹。诗句之妙,妙在尾联呼应标题,用“好收吾骨瘴江边〞叙述诗人高尚的节操和风范,

部编版九年级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相关资料
4.7万次浏览
9466人收藏
部编版九年级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部编版九年级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原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注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意思是此去难以生还。骨:尸骨。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参考翻译:早晨我上奏给皇帝一篇谏书,黄昏就被贬谪到边远的潮州。想替皇帝去除政治上的弊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剩余的生命呢!云雾回绕,遮住了连绵的秦岭,我的家在哪里?蓝田关前风雪弥漫,连

2025年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三篇

【精品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

【优质课件】2021年秋九上部编版语文 课外古诗词 诵读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精品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4

2024九年级上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识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原文译文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内容理解:写被贬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写作手法:运用对比,“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远,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内容理解:诗人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足见诗人忧国忧民、一片忠心。本想替皇帝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写作手法: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自然景象表述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着上奏后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在何处?大雪封住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情感:照应诗题,诗人借死明志,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

【精选备课】2021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五四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精品教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4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精品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版本一)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版本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二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
部编版九年级《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初中语文文言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精编】2020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新部编版(1)-精心整理

2025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背景介绍这是一首古诗,题目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人是王之涣,他是唐代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因为政治原因被贬左迁到蓝关的心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感。诗歌内容蓝关驿路馆儿头,白帝城下水东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愁。君知傅说幽州事,犹能调笑对谈舟。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首诗歌以蓝关驿站为背景,诗人通过描写驿站、白帝城和江水东流,传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接着诗人写到幽州的事情,通过傅说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政治的思考。最后两句诗写到了马嵬坡下的泥土中,表达了对先帝的思念和追忆。这首诗歌通过简练的文字描写了诗人的心情和思考,展现出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歌分析这首诗包含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共四句。从形式上来看,它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押韵工整,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共20篇最新精选

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精选文档)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共15张)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精品
DOCX13.5KB 3
1/3
展开阅读剩余2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