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
【doc】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第27卷第5期2008年l0月南昌工程学院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01.27N').5 Feb.2o()8 文章编号:16740076(2008)05003804 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 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王东林,杨树明(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2)摘要: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关键词:李瑞清;清末民初;认识中图分类号:K250.6文献标识码:A 李瑞清(18671920),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光绪二十年登进士第,官翰林院庶吉士,摄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江苏修补道.辛亥革命之际,被授予江宁藩司,为二品大员,居官廉正, 颇负时望.清亡后,李瑞清隐居上海,自署"清道人",鬻书画,书名大振,有"南曾(农髯)北李(瑞清)" 之称,于1920年中风而逝.《清史稿?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