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在看
6.3万次浏览
1.3万人收藏
小学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书

小学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书

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2020/7/14 17:27:19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22020/7/14 17:27:24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32020/7/14 17:27:27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42020/7/14 17:27:32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2020/7/14 17:27:35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22020/7/14 17:27:44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32020/7/14 17:27:51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42020/7/14 17:27:54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52020/7/14 17:27:56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62020/7/14 17:27:59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72020/7/14 17:28:01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82020/7/14 17:28:05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92020/7/14 17:28:07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22020/7/14 17:28:17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32020/7/14 17:28:19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42020/7/14 17:28:23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52020/7/14 17:28:30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62020/7/14 17:28:32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72020/7/14 17:28:3320200526-5年级-上-修改.indd 182020/7/14 17:28:35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1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处各画一条直线。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3在纸盒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用书5年级上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用书5年级上册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学习时间内,以富有包容力的学习情境将散落在不同主题下的具体知识围绕一个更为核心的概念重新编织。用同一个概念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用逐渐发展的概念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种组织形式也符合科学探究的整体性、过程性特点。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究,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体会探究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发展对某一科学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它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地将某一跨学科概念在各领域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

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要种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到土里获得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养料,需要浇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水,需要合适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的温度,需要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阳光,需要空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气等。这时候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教师不要给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予取舍,保留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学生的各种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观点)(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课后反思课题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生能够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3、学生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 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件是: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课后反思课题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目标1、学生要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2、学生能够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教师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小学人教鄂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书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电子课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科学五年级上册

溶液浓度的溶液浓度(1)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2019消化剂量人民币汇率科学学习学KEXUE光合作用强度五年级上册质溶液浓度张青岛出版集团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科学KEXUE五年级上册1青岛出版社*****主编郑守仪执行主编韩绪金本册主编解冰胡海涛作者{以姓名笔画为序)王丽云号晖任志娟李春荣李健梅张梅荣陈秀解建国致同学的话亲爱的同学:新的学期开始了,让我们在科学探究的旅程中继续奋勇前进!显微镜真神奇,人们用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在它面前几乎无所遁形。怎样用二歧分类法给多种多样的植物分类?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地球母亲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人们又开发了哪些新能源?恐龙的灭绝隐藏着多少秘密?夏去秋来,秋冬季节的星空又会出现哪些耀眼的星座?要揭示这些科学奥秘,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我们一起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让我们揭开生命世界的面纱吧。溶解度细胞房屋是用一块块砖建成的,蜂巢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1、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2、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3、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4、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5、背景和目标这是分课时教学,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课时安排建议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三四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五六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一)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 教学目标的表述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单元概述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过程与方法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分课时教学建议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背景和目标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开始关注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所以这节课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实验开始研究。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讨论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学生还要交流实验设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评价建议1.学生是否能提出一个问题来研究。2.在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上是否注意了实验的公平性,是否按对比实验的设计要点设计了实验。3.学生们是否注意了控制条件的问题。4.实验后,学生们能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发现吗。5.学生们能找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吗。6.学生们能分清一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吗。7.学生们是否弄清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8.在实验中学生们是否认真观察并记录了实验结果。9.学生们对实验结果能否做出自己的解释。10.全班讨论积极吗。11.学生们是否认真地和别人交流。12.同学之间是否密切合作并相互尊重。13.学生们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14.学生们是否对实验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案例做一个生态瓶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李雨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池塘群落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3.能相互听取意见设计方案,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学生: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手册。教师:池塘生态系统群落的挂图或视频资料。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播放池塘群落视频)1.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资料(美丽的池塘)。在一片池塘里,有小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有田螺,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和泥沙、石子画面最后定格到一个池塘的剖面图。(随着学生的回答,画面自动出示水生生物的名称)2. 参考资料生物的环境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动物与阳光的关系光是决定动物的分布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白天的长短对鸟类的迁徙时间、鱼类的产卵时间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动物对光的依赖程度也不相同,其中低等动物和昆虫最为明显,有日出性和夜出性的区别。动物与温度的关系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C50°C的温

小学粤教粤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2、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 潮湿)的环境中。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1、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2、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3、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4、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5、背景和目标这是分课时教学,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课时安排建议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三四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五六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一)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 教学目标的表述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单元概述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过程与方法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分课时教学建议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背景和目标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开始关注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所以这节课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实验开始研究。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讨论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学生还要交流实验设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评价建议1.学生是否能提出一个问题来研究。2.在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上是否注意了实验的公平性,是否按对比实验的设计要点设计了实验。3.学生们是否注意了控制条件的问题。4.实验后,学生们能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发现吗。5.学生们能找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吗。6.学生们能分清一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吗。7.学生们是否弄清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8.在实验中学生们是否认真观察并记录了实验结果。9.学生们对实验结果能否做出自己的解释。10.全班讨论积极吗。11.学生们是否认真地和别人交流。12.同学之间是否密切合作并相互尊重。13.学生们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14.学生们是否对实验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案例做一个生态瓶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李雨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池塘群落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3.能相互听取意见设计方案,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学生: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手册。教师:池塘生态系统群落的挂图或视频资料。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播放池塘群落视频)1.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资料(美丽的池塘)。在一片池塘里,有小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有田螺,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和泥沙、石子画面最后定格到一个池塘的剖面图。(随着学生的回答,画面自动出示水生生物的名称)2. 参考资料生物的环境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动物与阳光的关系光是决定动物的分布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白天的长短对鸟类的迁徙时间、鱼类的产卵时间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动物对光的依赖程度也不相同,其中低等动物和昆虫最为明显,有日出性和夜出性的区别。动物与温度的关系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C50°C的

物理北师大版九全 第十章学业质量评价

第十章学业质量评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变大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2.暑假期间,小雨家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这是扩散现象C.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D.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4.关于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

《数据库基础》章节重点梳理

《数据库基础》章节重点梳理

吉林省长春市一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二次月考测试 U3—U4(音频暂未更新)

吉林省长春市一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二次月考测试 U3—U4(音频暂未更新)(2025一上·长春月考)听音, 排序。 1 .   2 .   3 .   4 .   5 .   6 .   7 .  (2025一上·长春月考)圈出听到的字母或单词。8.A.myB.familyC.mum9.A.grandpaB.grandmaC.and10.A.EeB.FfC.Gg11.A.isB.loveC.classroom12.A.deskB.itC.I(2025一上·长春月考)圈出听到的句子。13.A.Look! This is my classroom.B.This is the blackboard.14.1 / 12A.Oh, that is my teacher.B.Good job!15.A.And this is my chair.B.I love my grandpa!16.A.And this is my sister, Mary.B.Meet my family.17.A.Open the door.B.Open the window.(2025一上·长春月考)圈出下列单词正确的汉语意思。18.family A.家庭B.和19.loveA.爱, 关爱B.再见20.classroomA.我的B.教室21.this A.这, 这个B.什么22.old A.看B.年代久远的23.open A.打开B.大的24.chair A.椅子B.一(个)25.teacherA.认识B.教师,老师26.it A.它B.你27.schoolA.窗户B.学校28.(2025一上·长春月考)连线。Meet my famil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生物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冬季是甲型流感高发的季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两种治疗甲流的特效药,前者抑制线熟病毒的被膜脱离宿主细胞,后者抑制RNA聚合酶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甲型流感病毒的被膜可能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B.甲流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增殖因此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奥司他韦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D.口服玛巴罗莎韦可以完全阻断甲流病毒的传播2.血清铁蛋白是去铁蛋白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具有结合和贮备铁的能力。在抗原和症刺激、肿瘤等应激状态下大量表达,常作为免疫平衡和癌症早期检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下叙述正确的是A.Fe是组成血清铁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B.抗原可激活浆细胞大量合成血清铁蛋白C.血清铁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D.Fe可组成血清铁蛋白,人体需大量补充3.科学家取同种动物相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地理 PDF版含解析

世界地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世界著名海峡海陆轮廓图。据此完成13题。图11.下列关于图示海峡,说法正确的是A.海峡分隔欧洲与亚洲,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B.海峡分隔亚洲与非洲,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C.a半岛地处欧亚大陆西端,全年温和多雨D.c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全年炎热干燥2.下列港口之间的海运最可能经过两个海峡的是A.美国的纽约港一埃及的亚历山大港B.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中国天津港C.印度的孟买港英国的利物浦港D.日本东京港一南非的开普敦港3.b所在大洲的地理环境特点有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海拔较高,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整体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烈草原面积广阔,野生动物活跃A. 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昆明准静止锋分为干湿两种类型,主要由锋前西南气流的源地决定,源地分别是伊朗高【高二地理第3页(共4页)】·B2·原和孟加拉湾。有些年份,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云贵地区常出现冻雨天气(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接触立即冻结的降水),致使当地受灾,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图7示意昆明准静止锋(湿润型)形成机制。锋面海拔/m西南暖湿气流北方冷气流2000-昆明1000贵阳图7(1)简述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6分)(2)根据材料,分析云贵地区冻雨天气的形成条件。(6分)(3)说明冻雨天气给云贵地区民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天津市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试卷

一、积累1.(2023八上·天津市期中)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匀称(chènɡ)侵略(qīn)黝黑(yǒu)因地制宜(zhì)B.洨河(jiáo)荧光(yínɡ)胆怯(què)惟妙惟肖(xiào)C.依傍(pánɡ)踱步(duó)锃亮(zhènɡ)深恶痛疾(wù)D.雕镂(lòu)解剖(pōu)妯娌(zhóu)不辍劳作(chuò)2.(2022九上·惠东月考)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因不同的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D.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3.(2023八上·天津市期中)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你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这样,你们的语文

2025春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核心考点默写本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原卷版)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考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组成功能呼①气体进出肺的通吸道;②道、 、 ③吸入的空气④⑤⑥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的场所【注意】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它把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膈不属于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参与人体的呼吸运动。【拓展】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有软骨做支架,可以使喉腔内气流通畅。考点2:呼吸道的作用1.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 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 。 (2)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①温暖: 。例如,北欧人比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长、更大。 ②湿润: 。 ③清洁:鼻腔内的 能阻挡灰尘,呼吸道黏膜分泌的 可粘住空

2025春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核心考点默写本 第一章 第2节 植株的生长(原卷)

第2节植株的生长1.绿色植物的_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2.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_:有导管和根毛,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1.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芽的类型_:细胞能不断伸长,是长得最快的部位。_:细胞体积小,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_: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有保护作用。根尖的结构_: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3.根伸长的原因_:细胞伸长,细胞体积增大。4.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

2025春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核心考点默写本 第一章 第1节 种子的萌发(原卷)

第1节种子的萌发1.尽管种子的形态各异,但都有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2.种子的结构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软化且透性增加,氧气进入胚;呼吸作用分解营养物质(有机物)供胚使用;细胞分裂使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出土,发育成茎和叶。4.种子萌发需要满足的自身条件: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种子有生活力(生命力);渡过休眠期。5.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大学英语一》重点内容整理

《大学英语一》重点内容整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九章质量检测(进阶)

一、选择题(每题3分)1.(2023七下·兰陵期末)海平面上,有一个灯塔,测得海岛A在灯塔北偏东30°方向上,同时测得海岛B在灯塔北偏东60°的方向上,则灯塔的位置可以是( 点O1B.点O2C.点O3D.点O42.(2024七下·阳西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则的值是( 43.(2024七下·涿州期末)若,则点所在象限是(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2024七下·彭阳期末)如图,线段经过平移得到线段,其中点 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上有一个点,则点在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 / 14A. (2024七下·石泉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点到y轴的距离是5,则a的值为( 86.(2024七下·曲靖期末)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口号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Dream of Winter,Love among Asia 口号将“同梦”、“同心”与“中国梦”紧密联系,以亚冬会为纽带,推动亚洲各国和各地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如图是本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检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022湖北黄冈、孝感、咸宁中考)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然而到了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表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美苏两极格局彻底崩溃C.中美之间的对抗不断加剧D.美国已经放弃霸权政策知识点2 中美、中日建交2.【新独家原创】一张照片,一次握手,一份期待。2023年6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一张备受瞩目的照片,展示了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握手姿势。51年前的中美之间“历史性握手”指的是( )A.中美“乒乓外交”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历史解释】(2023广东中考)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

《微积分(Ⅱ)》考前速记

《微积分 考前速记课时一:求极限1.求极限就是把x=x_{0} 带入式子中,正常获得答案.若不正常则进行特殊化处理(一般就是加减乘除的式子)常识:00 \times 100= \infty;\frac {1}{ \infty }=0;\frac {1}{0}= \infty 再三确认\frac {0}{0} 型\frac {00}{00} 型2.洛必达法则:\frac {0}{0} 型和\frac {100}{00} 型处理方式.上下同时求导,直到代入能求解为止。\frac {0}{0} 型:\lim _{x \rightarrow 0} \frac { \sin x}{x}= \lim _{x \rightarrow 0} \frac { \cos x}{1}= \frac {1}{1}=1 \frac {00}{00} 型:\lim _{x \rightarrow \infty } \frac { \ln x}{x}= \lim _{x \rightarrow \infty } \frac { \frac {1}{x}}{1}= \frac {0}{1}=0 常用的等价无穷小:(x \rightarrow 0时)1- \cos x \sim \frac {1}{2}x^{2} \sin x \sim x tanx~x \ln(1+x)\sim x \arctan x \sim x arcsinx(只能用在乘除法的因子,不能用在加减法)2.g:求\lim _{x \to \frac { \pi }{2}} \frac { \tan x}{ \tan 3x} 的极限= \lim _{x \rightarrow \frac { \pi }{2}} \frac { \frac {1}{ \cos ^{2}x}}{ \frac {1}{3} \cos ^{2}x}= \frac {1}{3} \lim _{x \rightarrow \frac { \pi }{2} 时上下同时求导解:原式创能代入为止= \frac {1}{3} \lim _{x \rightarrow \frac { \pi }{2}} \frac {-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重点总结

概念: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一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 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而一门学科。(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理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总称。 内容:1、基本理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矢学概大卫生.生态平衡多因多果宏观与量化研究其他效益和观念2.研究内容描述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健康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研究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力性 特点:1、研究对象:人群2.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3.重视与临床相结合4、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5、研究重点: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

《管理心理学》章节重点笔记

第1章:管理心理学概论1.1基础概念: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与范围知识要点: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其定义强调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管理心理学的范围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层面。个体行为层面研究个人在工作中的动机、态度和行为表现。例如,员工的激励机制、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等问题。群体行为层面关注团队内部的互动和合作,涉及团队建设、冲突管理和团队绩效等方面。组织行为层面则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文化、结构和变革,研究如何通过组织设计和文化建设来提高整体绩效。管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动机理论、领导理论、沟通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动机理论解释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领导理论研究领导者的行为和风格对团队的影响,如权变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沟通理论探讨信息在组织中的传递和理解,如向上沟通和横向沟通的有效性。

《酒店管理概论》章节重点笔记

第1章:酒店管理概述1.1酒店管理的定义与范围知识要点:酒店管理是指对酒店的各项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酒店经营目标的过程。酒店管理的基本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的场所管理;二是通过高效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三是实现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理论强调酒店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管理者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和顾客的行为动机,通过激励和沟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顾客的满意度。管理过程理论则强调管理是一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动态过程。在实际运营中,酒店管理的应用包括前台接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例如,前台接待需要高效的预订和入住流程;客房管理需要确保房间的清洁和维护;餐饮管理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餐饮服务;

《智能财务共享》教材笔记

第一章智能财务共享概述1.1 定义与概念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的演变o 传统财务共享:以集中核算为核心,侧重流程标准化和成本节约。o 智能财务共享:融合AI、RPA、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战略支持。o 核心特征: 自动化:通过RPA替代重复性人工操作(如发票录入、对账)。 数字化:电子发票、电子档案全面普及。 智能化:AI驱动的智能审核、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 2.智能财务共享的核心目标o 降本增效: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运营成本(如某企业实施后成本下降30%)。o 风险管控:通过规则引擎和实时监控降低合规风险。 o 战略支持:从“核算型财务”向“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 1.2 发展背景与驱动因素1.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o 业务复杂度提升:全球化布局、多业态经营对财务效率提出更高要求。o 数据驱动决策:财务需从“事后记录”转向“事前预测”。 2.技术进步的推动o RPA(器人流程自自动化):处理高重复性任务(如银行对账、费用报销)。o AI与器人学习: OCR识别: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8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小学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书

PDF27.6M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