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2025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221人收藏
智能制造2025

智能制造2025

背景3“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提振制造业的重要抓手智能制造朱海平,haipzhu@hust.edu.cn,13871400663倡导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德国“工业4.0”4以CPS(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实现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朱海平,haipzhu@hust.edu.cn,138714006632012年,美国宣布实施“再工业化”战略,GE随即抛出“工业互联网”并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所谓工业互联网革命,即通过工业互联网,将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由机器、设备、集群和网络组成的庞大物理世界,并以智能的方式分析并利用所获取的大数据。美国“工业互联网革命”5关键词:智能机器智能系统智能分析智能制造朱海平,haipzhu@hust.edu.cn,13871400663“中国制造2025”6针对多重挑战,以“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为方向,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朱海平,haipzhu@hust.edu.cn,13871400663如何实现制造业创

互联网+制造2025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

2025年智能制造

互联网+制造2025,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智能制造2025概念

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2025

智能制造2025

智能制造2025概述智能制造2025,即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升,重点行业初步实现智能化转型。目前,智能制造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上汽等企业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据统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14.8万台,同比增长16.3%,位居全球第一。在电子信息产业,华为、中兴等企业通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智能制造2 智能制造2025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1)智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包括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关键工序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具体目标包括: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实现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提高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企业;培育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带动全行业智能化转型。(2)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智能制造装备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具体任务有:加快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等关键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向重点行业拓展,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制定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构建统一的智2能制造标准体系。 智能制造2025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1)智能制造2025实施策略强调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同时,将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人才培养。此外,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和参与度。(2)保障措施方面,首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其次,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国际化。制定和完善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高素质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

(完整版)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

中国制造2025简介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

“中国制造2025”战略之“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2025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1)实施智能制造2025,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2)智能制造2025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二是创新驱动,质量优先;三是协同发展开放共享;四是绿色发展,安全可控。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3)实施智能制造2025,要重点发展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主要任务与目标(1)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到2025年,培育10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1实现关键智能装备自给率显著提升。例如,在数控机床领域,通过实施“数控机床专项”,预计2025年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实现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可控。(2)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到2025年,实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覆盖,标识注册量超过50亿个,连接设备数超过1000万台,工业APP数量达到10000个。以“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有超过500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效率20%以上。 重点工程与项目(1)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工程,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关键设备。预计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30万台,数控机床保有量达到600万台。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了50%,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了15%。2(2)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培育5-10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例如,某家电企业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设备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设备故障率降低了20%,维护成本减少了30%。(3)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重点支持一批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保障措施(1)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人才培养等领域。到2025年,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支持1000个以上智能制造项目。例如,某机器人制造企业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产品销量增长30%。(2)优化税收政策,对智能制造企业实施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达到75%,形成税收减免政策支持超过500亿元。以某智能制造企业为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企3业研发投入增长了40%,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智能制造人才。 组织实施(1)建立健全智能制造2025实施协调机制,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国家智能制造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国智能制造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到2025年,全国将有超过30个省级智能制造领导小组成立,形成全国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例如,某省智能制造领导小组通过组织跨部门协调会议,成功推动了1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落地。(2)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根据各地区产业基础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将形成若干个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该区域已形成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智能制造生态圈4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相关产值将达到1.

2025年智能制造未来发展动向

2025年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前景

中国制造2025浅释资料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分析报告(完美版)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概述(1)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将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旨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智能制造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等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1)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设备,近年来在我国市场快速增长。据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4.8万台,同比增长12.6%。其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富士康为例,其在郑州的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大量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达到100个,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400家,平台连接设备数超过4000万台(套)。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政策支持与挑战(1)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旨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例如,政府设立了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00亿元。(2)在政策支持下,智能制造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方面,企业纷纷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海尔集团为例,其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家电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1)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3.9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其中,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万亿元,占比约82%。在这种趋势下,企业将更加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通过构建全球物流网络,实现了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和高效化。(2)未来智能制造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和生态构建。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将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特斯拉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驾驶和智能工厂的建设。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智能制造2025

PDF5.6M 45
1/45
2/45
3/45
4/45
展开阅读剩余4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