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初二占54% 初一占13% 初三占33% 卷面的难易比例:简单题:中档题:压轴题=7:2:1 数学 数学试卷各知识点分析:3大块,6小点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7.5%(分式(初二)、整式(初一)、有理数(初一)、无理数与实数、(初二)二次根式(初三)、2星 2、方程与不等式11.67%【初一】(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星 3、函数22.5-25%(一次函数(初一)、二次函数(初三)、反比例函数(初二)、函数基本知识)5星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性质14.17-21%(尺规作图、圆(初三)、三角形(初一)勾股定理()、四边形(初二)4星 2、图形的变化25-30%(投影与试图、锐角三角函数(初三)、图形的相似、平移、旋转、对称)5星 三、统计与概率11.67:3星 1、概率(初三) 2、数据分析(初一) 3、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学试卷结构分析: 天津市数学中考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共10题(1~10),每题3分。 非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填空题共8题(11~18),每题3分; 解答题共8题(19~26),19题6分,20~24题8分,25~26 题10分。 考查数学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物理初二初三共7章,只有15章是考的。 简单题:中档题:压轴题=7:2:1 去年的难题比重比较大,难题占了15%,其中力学难度加大,预计今年总体难度会下降。考点: 1力学47%-54%, 机械能,大气压强,固体压强,受力分析,功和能,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选择题)杠杆原理,托盘天平测量,气压和流速关系,惯性定律(填空题) 简单机械,有用功和总功,重力势能影响因素实验,测量矿石密度,浮力计算,受力分析,功率计算,沸点和气压关系(综合题) 2电磁学24%-31% 电的磁效应,电荷和电流,电功率(选择题) 电能(填空题)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推导并联电路电阻公式,电流的磁效应和热效应(综合题)3热学9% 汽化吸热原理分析物态变化(选择题) 内能和热机(填空题) 比热容计算;电热计算,温度计原理(综合题) 4光学8% 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选择填空) 5声学2% 声音三要素:音色,音调,音高 6新能源与环保4% 初二15个:汽化、机械运动、声音、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凹透镜成像规律、摩擦、惯性、平衡力、液体压强、杠杆平衡条件、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初三12个:水的比热容、能量、热量、热值、电磁感应、电功率、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测电功率、欧姆定律、电功和电热。 初二上: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色彩斑斓的光现象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功勋卓著的电与磁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猜你喜欢
2.9万次浏览
5782人收藏
(完整版)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完整版)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完整版)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初二占54% 初一占13% 初三占33% 卷面的难易比例:简单题:中档题:压轴题=7:2:1 数学 数学试卷各知识点分析:3大块,6小点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7.5%(分式(初二)、整式(初一)、有理数(初一)、无理数与实数、(初二)二次根式(初三)、2星 2、方程与不等式11.67%【初一】(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星 3、函数22.5-25%(一次函数(初一)、二次函数(初三)、反比例函数(初二)、函数基本知识)5星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性质14.17-21%(尺规作图、圆(初三)、三角形(初一)勾股定理()、四边形(初二)4星 2、图形的变化25-30%(投影与试图、锐角三角函数(初三)、图形的相似、平移、旋转、对称)5星 三、统计与概率11.67:3星 1、概率(初三) 2、数据分析(初一) 3、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学试卷结构分析: 天津市数学中考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2卷:非选择题两部

初中各学科知识点及其占比

初中同步教学篇初中数学同步教学知识点及其分值期末考试建议年级章节内容主要知识点中分值课时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第1章有理数约23分8-12的大小;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第2章整式的加减整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约14分8-10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上)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约20分10-1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图形的初步点和线;线段的长短、和与差;角以及角的度第4章约27分8-10认识量;角的大小;角的和与差;平面图形的旋转命题;相交线;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约24分8-10线的判定第6章实数约15分4-6平方根;立方根;实数;近似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约11分6图形的变化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约16分6-8(下)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
中考语文分值比(20210826173251)

中考语文分值比(20210826173251)

初中语文考点分布语中考:积累与运用(34分左右)基字音1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生字词3分字形2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生字词3分成语或熟语3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成语或熟语3分病句B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所有病句类型3分名着导读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所有名着(共12本,每学期两本)54分默写考查范围: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的所有古诗词(常考的60首,以七年级和八年级为主)66分考查范围:七年级(仿写,概括提炼,口语交际)八年级(新闻,材料分析)九年级(发表见解,发展延伸)以上考点选取3-4个考查语言运用T12分阅读中考:理解与感悟(56分)小说人物事件情感主题技巧表达818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现议论方法论证语言论据技巧表达议论文论证过程

学科知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

考试概述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了解各个学科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初中阶段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以下是各科目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大致分布:1.语文:[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 2.数学:[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3.英语:[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物理:[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物理概念理解、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5.化学:[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化学概念理解、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6.生物:[X]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生物概念理解、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考试分值分布的意义了解各科目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安排学习和教学计划。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分值分布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重点复习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分值分布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学科知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通过了解各科目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重点复习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考英语]初中知识所占比例

初中知识点 科目:_ 英语_ 知识点模块重难点中考所占比例所需课时10% 名词1.名词的单复数2-4小时2.名词的格3.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分 4.名词在句中所做成分 5% 代词1.人称代词2-4小时2.物主代词3.反身代词4.不定代词5.疑问代词6.相互代词15% 动词1.动词的分类及4-6小时用法2.动词的时态3.动词的语态10% 形容词、副词1.在句中所做2-4小时成分 2.同级、比较级、最高级 10% 介词1.介词的用法2-4小时2.常用介词3% 连词1.根据前后句1小时的关系确定4% 冠词1.定冠词2-4小时2.不定冠词3.零冠词 3% 数词1.基数词写2小时法、读法、及应用 2.序数词写法、读法、及应用 3. 5% 简单句句型结构1小时10% 宾语从句1.连接词2小时2.时态的影响3.语序 5% 定语从句1.关系代词10% 阅读1.单词量10小时左右2.句型理解3.上下文联系10% 写作1.句法结构10小时左右2.谋篇 3.标点的用法注:阅读和写作也会考察上面的语法内容,具体讲解是会相互穿插,所以所占比值只有10%(这里面指的是具体讲解及技巧在学习中所占比例).

中考分值分布 (2)

中考分值分布分值分布表:时间知识点赋分值比例考查知识点2007实数200875.8%200975.8%65%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实数等相关概念,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实数的运算和大小的比较,平方根、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探索找规律。201086.7%201186.7%2007代数式20081310.8%1411.7%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运算、和性质,分解因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最简分式,根式的概念。20091411.7%20101310.8%20111411.7%2007不等式2008119.2%20091210%和不等2010119.2%108.3%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含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2011119.2%式组2007方程及2319%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20082420%20092420%方程组20102420%20112420%2007函数及20082924%3025%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求解析式,函数的应用。20092924%其
中考物理知识点占比(合集5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占比(合集5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占比中考物理考点(必记)中考试题内容比例:声、光、热:约28% 运动、力和功:约32% 电和磁:约20% 物质、能量和能源:约20%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7章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016上海中考】各科试卷结构知识点占比难度系数说明【2016上海中考】各科试卷结构、知识点占比、难度系数说明现在是2016年3月17日,距上海中考(6月18日)还有92天!补充:这些天好多浦东的家长在问进才建平自招的消息,昨天进才官网公布校园活动日的通知了,昨天的文章给漏掉了,抱歉。进才校园开放日4月2号下午2点开始。今天找建平高一的学生了解到的情况是:建平上周六进行了小范围考试,考试名额是建平发给初中学校,然后初中学校推荐本校学生去参加考试,具体结果还未知。好了,来说说中考试卷的情况。 中考数学卷(一)试卷结构1、整卷各能力的分值比例大致如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占50%,逻辑推理能力部分占12%,运算能力部分占13%,空间观念部分占10%,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部分占15%。 2018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7章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中考语文分值比例

语基中考:积累与运用(31分左右)1字音字形42词语辨析23熟语或文学常识24病句或句子连接25修辞26名著导读37默写58语言运用概括信息提炼信息发展延伸11443阅读中考:理解与感悟(39分左右)小说人物事件情感主题技巧表达15223332议论文议论方法论证过程论证语言论据技巧表达82112119现代文阅读说明文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特征说明语言技巧表达8211121或者散文线索人或物情感技巧表达语言311522342210文言文阅读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文章理解8224写作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拟题构思行文片段细节444446611或话题作文开头结尾语言发展亮点内容卷面或材料作文422442
中考知识点分值分布

中考知识点分值分布

山东中考数学试题知识点分布与分数分布统计表中考考数学大纲题型分值相反数,倒数,算数平方根,绝对值,乘方,开2道选择题6-8分方科学技术法,有效初一数字1道选择题3-4分一元一次方程与1道选择题或实际问题填空题3-4分统计问题;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平均1道选择题或1道大题4-8分左右数四边形(特别是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求线1道大题12初二段的长度(利用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题1道计算、选择或解答题3-8分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1道选择或1等书与实际问题道大题3-8分图形运动的重叠部分(函数图形)1道选择题或【行动问题+函数填空题3-4分问题】规律探索问题,找规律1道选择或填空题34分初三代数式求值,先化简,再求值。1道选择或解答题计算3-8分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1道填空或1道解答题4-8分义,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分解因式【方法: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法+公式1道填空题4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割补法,相似法,其中包括1道选

2025年中考各科分值构成

语文语文总分值为150分,文言文39分,包括古诗词默写,古诗词欣赏,文言文阅读两篇,课内一篇课外一篇现代文阅读40分,一共两篇,各20分语文综合运用11分作文60分 数学数学总分值为150分,单选24分填空48分解答题78分,一共7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英语英语总分值为150分,第一部分是听力部分,30分,第二部分主要考察语法、词汇和语音,形式为单项选择和选词填空以及语法应用,分值在50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部分,一共50分第四部分为作文题,分值为20分 物理物理满分为9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分值为16分第二部分填空题,分值为26分第三部分作图题,共6分,(需要注意做题一定要2B铅笔)第四部分计算题,四题共24分第五部分实验题,共18分 化学.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化学总分值为60分。 选择题20分,填空题19分,简答题21分,共有三大题.

中考各科题型及分值比例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选择题10分,共四小题,其中前两题个2分,后两题个3分。 辑古诗2分,品诗句3分,写寄语2分。 文言文阅读12分, 现代文阅读28分。 作文50分。 书写3分。数学南京中考数学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共12小题,其中1719题每题6分,2022题每题7分,23题9分,2428题每题8分,共88分。英语:南京中考英语满分120分,其中试卷分96分,口试分30分,计算总分是折合成24分。所以满分为120分。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初二(物理)知识点在中考考卷中的比重

初二知识点在20XX 年中考考卷中的比重考题分值对应章节合计48分备注:物理中考总分为100 分.选择题2.图1 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3 分第六章《电压电压》选择题3.根据图2 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 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3 分第一章《声现象》选择题5.图5 中a、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3 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选择题6.如图6 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 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 极转至右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八年级(带答案)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声源方向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20000 Hz,高于20000 Hz 叫超声波;低于20 Hz 叫次声波;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 指刚刚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入耳处减弱(戴耳塞) 声音的利用1 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 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 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第二章物态变化 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完整版)初中各年级知识点占中考分比例

PDF356.4KB 7
1/7
2/7
展开阅读剩余5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