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01理学类专业 1、数学类: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 2、物理学类: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3、化学类: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的技术开发工作。 4、生物科学类: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 5、地质学类: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6、地理科学类: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7、大气科学类: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航天、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实际部门工作。 8、海洋科学类: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9、力学类:适宜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及其他力学方面的实际工作。 10、电子信息科学类:到邮电、电子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工作。 11、心理学类:到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到国防、管理、体育运动等部门从事有关的各种研究。 02工学类专业 1、地矿类:在地质部门、有关矿业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的企业、研究院工作。 2、材料类:到冶金、化工等部门的材料研究、设计、生产单位工作。 3、机械类:机械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以及在其各行各业的机械设计、制造、使用部门工作。 4、仪器仪表类:服务于仪器仪表的研究、设计、制造部门,从事有关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和改进等工作。 5、电器信息类:适合到电力、机电、铁道等部门从事科研、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类:适合到电子行业、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设备制造及原材料的开发研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7、通信工程类:适合到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适合到各系统或行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经营和维护。 9、土建类:适合到建筑部门或铁道、交通、工矿、国防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建筑设计院、规划局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10、水利类:去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工作。也可以到建筑、铁路、交通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11、测绘类:到专业测绘部门和工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部门从事测绘工作。 12、化工与制药类:到化学、制药工业的生产、设计、科研等部门从事化学和制药工程、工艺及产品的制造、开发和设计等工作。 13、交通运输类:到铁路、公路、水运等单位从事各类运输及其设备研究、生产及管理工作。 14、农业工程类:到农牧渔业部门及乡镇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现代化农业中各种工程措施的开发设计、管理等。 15、林业工程类:到林业部门设计、研究机构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工程设计、新技术的开发和经营等。 03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 1、理论经济学: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考硕考博,银行。 2、应用经济学:银行、企业、证券公司等等。 3、工商管理:国家和地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涉外公司经营管理、金融、商贸企业等领域的工作。 4、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或者考公务员。 5、公共管理:可在各类工商企业、高新园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6、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信息数据库建设,图书的营销部门,以及网络信息组织部门,包括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的信息整理等。 7、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能从事党政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行政机构管理工作。此外还能在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行政、编辑、文秘、文化交流、文教宣传等工作。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等从事决策咨询、商务运作及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04医学类专业

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相关资料
3.2万次浏览
6451人收藏
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01理学类专业1、数学类: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2、物理学类: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3、化学类: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的技术开发工作。4、生物科学类: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5、地质学类: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6、地理科学类: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7、大气科学类: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航天、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实际部门工作。8、海洋科学类: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

大学专业就业情况

大学各类专业就业情况介绍

大学各类专业就业情况介绍

关于高校专业情况与社会就业形势分析doc

大学、专业就业情况概览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分析

大学就业行业分析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就业趋势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求职者开始重视自身专业选择与就业前景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各个专业领域的就业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广大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整合各类权威数据和研究成果,本报告将从就业率、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状况进行梳理和比较。首先,本报告将回顾过去几年各个专业领域就业情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趋势变化。从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某些传统专业领域的就业形势逐渐趋于饱和,而新兴领域的就业需求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因此,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专业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有远见,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就业难题。其次,本报告还将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进行详细分析。

2025年各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各专业就业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深造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即将选择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各个专业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各专业的就业前景。1.工程类专业工程类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瞩目,工程师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人才之一。从当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工程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相对较高。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选择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会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2.商科类专业商科类专业是目前较为热门的就业方向之一,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到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商科类专业的就业人数较多,导致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在选择商科类专业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的竞争力。3.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一直都是热门的就业方向

大学专业与行业分析

大学专业和行业分析

大学专业和行业分析•大学专业概述•大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CATALOGUE•未来行业趋势与专业选择•个人专业选择建议目录•大学专业与行业的案例研究CHAPTER01大学专业概述大学专业的定义与分类大学专业定义大学专业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根据学科领域和研究领域所设置的专门学习课程。大学专业分类大学专业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和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学等。大学专业的重要性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通过大学专业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综合素质大学专业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大学专业的历史与发展大学专业的历史大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随着社会和科技

行业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行业专业就业情况分析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关于其就业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倍受关注。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说明市场经济的就业机会丰富,劳动力市场供需比较平衡,经济稳定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和消费,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状分析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7万人。今年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受“互联网大厂裁员”和“双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减少。虽然现代制造和服务业中的通信/电信、工业自动化

行业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5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DOCX14.7KB 8
1/6
2/6
展开阅读剩余4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