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pdf最新相关资料
7.3万次浏览
1.5万人收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pdf(最新)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pdf(最新)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始终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高中物理课程是普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1.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 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物理课程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切实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物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基于学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分层设计高中物理课程中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2.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设置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物理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物理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学习;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1.必修1本模块由“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两个主题组成。1.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内容要求】1.1.1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例1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1.1.2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例2通过质点模型、太阳系行星模型等实例,体会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意义。1.1.3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 课程内容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能源开发与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修3的学业要求能用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物理量描述电场或磁场的性质。会用库仑定律分析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分析电路各部分之间电学量的相互关系,能用电势能和焦耳定律等分析电学中的能量转化问题,在实践中能做到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具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知道电磁场的物质性,能说出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能利用场的性质解释有关电磁波的现象。形成初步的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并能以此观察和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_象、单摆运动等实验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守恒思想,提高建模能力。通过根据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论证光具有波动性,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科学论证能力。引导学生从相互作用和能量的角度认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了解波动的特征,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电磁波打好基础。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从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来认识自然界的统一性。能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知识分析和解释机械运动现象,解决一维碰撞问题。能用恰当的物理量描述简谐运动和机械波,能说明机械波的特点,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及其应用,认识光的波动性,知道光是横波。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振动或摆动的特点,建构简谐运动、单摆等物理模型。 课程内容速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四个主题组成。3.1微观世界【内容要求】3.1.1比较对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描述的差异。3.1.2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知道物质的波粒二象性。3.1.3初步了解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3.1.4初步了解基本粒子的微观模型及其特点。3.1.5了解人类探索基本粒子的大致历程,知道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活动建议(1)查阅波粒二象性的发展简史,用简报展示出来。(2)查阅与“量子纠缠”研究及其应用有关的信息,了解我国科学家作出的贡献。(3)查阅资料,了解量子计算机的发展。3.2高速世界【内容要求】3.2.1知道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3.2.2能利用公式,解释长度收缩效应和时间延缓效应。 学业质量_教师应把握学业质量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实施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相关水平的达成。在教学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表现,要关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不同特征及要求,同时还要关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与综合性。49 实施建议(2)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最大时和落到最低点时,绳的弹性势能分别为多大?请陈述运用相关定律解决问题的条件。【考核目标】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科学思维”中的证据意识。学生要能从图像中获取证据,利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问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模型建构和科学推理能力。学生要能根据问题情境确定运动的模型,通过科学推理解决问题。【任务描述】本题情境源于生活中的“蹦极”运动。当运动员从平台下落时,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可视为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绷直后,绳开始对运动员施加拉力作用,绳的拉力随绳伸长量的增加而增大。 实施建议】阻器和小灯泡是并联的。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特点,可计算出灯泡的电阻。用电池替换低压电源后,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源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可解释可调电阻器电阻减小时灯泡亮度变化的现象。通过电路实验中的短路现象,说明这种电路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评价方案】对于第(1)问,学生若能判断可调电阻与灯泡并联,并能说明理由,则表明其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可得该问的部分分数;若还能正确求得灯泡电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则可得该问全部分数。对于第(2)问,学生若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R减小、灯泡变暗的结论,并有合理的解释,则可得满分;若仅回答灯泡变暗但理由不成立,则得部分分数。
2025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025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标标准pdf1.pdf

2025年完整版)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2025年完整版)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

2022物理课程标准电子版

2025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全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08431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8941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前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043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样本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pdf(最新)

PDF13.2M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