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 1、简述事实核查的三种方式。 2、阿尔君·阿帕杜莱提出了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景观,请简述这五个景观。 二、论述(每道题35分,共70分) 1、丹尼尔·哈林和保罗·曼奇尼将西方国家的媒介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请简述这三种媒介体制类型。 2、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许多用户上传了电影、电视剧解说等“二次创作”作品,请举例说明哪些“二次创作”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原作。 三、材料题(每道题40分,共40分) 材料:推特标签与社会活动 从2013年一个活动家写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tag后,后续边缘群体发声“黑人女性的命也是命”;2016年,tag每日推特发帖量50多万条,达到高峰。反对者发声“警察的命也是命,所有人的命都是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统计发现,美国人--包括非裔美国人,对“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一标签支持率下降。 提问:标签对社会运动的作用;运动发起者和反对方如何利用标签组织活动和表达意见?

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583人收藏
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简答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1、简述事实核查的三种方式。2、阿尔君·阿帕杜莱提出了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景观,请简述这五个景观。 论述(每道题35分,共70分)1、丹尼尔·哈林和保罗·曼奇尼将西方国家的媒介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请简述这三种媒介体制类型。2、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许多用户上传了电影、电视剧解说等“二次创作”作品,请举例说明哪些“二次创作”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原作。 材料题(每道题40分,共40分)材料:推特标签与社会活动从2013年一个活动家写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tag后,后续边缘群体发声“黑人女性的命也是命”;2016年,tag每日推特发帖量50多万条,达到高峰。反对者发声“警察的命也是命,所有人的命都是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统计发现,美国人--包括非裔美国人,对“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一标签支持率下降。提问:标签对社会运动的作用;运动发起者和反对方如何利用标签组织活动和表达意见?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 (2)

简答1、用《兼葭》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2、曹操《短歌行》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3、鲁迅《秋夜》中的枣树象征着什么4、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5、钱中书《论快乐》的写作特色 论述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2、结合《再别康桥》谈谈徐志摩对新诗格律化所作的贡献。 作文以冲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法基世界政经 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秩序2、全球经济问题3、自然人与公民4、透明度原则 论述1、为什么和谐社会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整经济政策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1、论语2、文心雕龙3、公安派4、十四行诗5、意识流手法 简答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法律、经济部分 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2、民事责任3、消费者权力4、金融市场 简答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传统与现代”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u8bed丝派2\\u6587学研究会3\<农村三部曲>(小说)4\\u4eac派小说二简答1\\u8bd5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2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三\\u8bba述题1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2\\u8bba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四\\u57fa础写作媒体与社会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名解5*41、建安七子2、江西诗派3、元白诗派4、明清传奇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武汉大学07年新闻传播学专业文综试题一、简答1、用《兼葭》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2、曹操《短歌行》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3、鲁迅《秋夜》中的枣树象征着什么4、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5、钱中书《论快乐》的写作特色二、论述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2、结合《再别康桥》谈谈徐志摩对新诗格律化所作的贡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作文以冲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法基世界政经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秩序2、全球经济问题3、自然人与公民4、透明度原则二、论述1、为什么和谐社会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整经济政策20XX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论语2、文心雕龙3、公安派4、十四行诗5、意识流手法二、简答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

3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网络与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伦理与法规等。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四、试题结构1、选择题(20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40分);4、材料分析题(60分)。五、考试内容(一)中外新闻传播史1、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渊源及活动形态2、中国近代报刊的

新闻传播专业解读:武汉大学

新闻传播专业解读: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组建的原武汉大学新闻系。20多年来,它一直以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复合型的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办学宗旨,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朝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发展与繁荣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到今天,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和综合实力都有了长足进步,并培养出了一批业界精英,创造出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分注重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创新。新闻文化与实务研究、台港澳与大陆新闻比较研究、中西新闻比较研究、广告理论与实践研究、新闻传媒发展研究、新闻理论的边际化研究等是学院富有特色且具有传统优势的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实务与媒体发展研究新闻传播实务与媒体发展研究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研究方向。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此方向已形成了自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科技发明。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共享说)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影响说)3.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共享”说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戈德,1959)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宣韦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很难从其他方法中获得的整体形象。在这一方面,模式能为各种不同的特殊状态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其次是模式具有解释的功能,它能用间接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直线模式Who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维尔在1948年提出。 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传播媒介的界定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2.传播媒介的类型体语、口头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网络)多媒体媒介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的传播 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口头媒介;非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史前的洞穴绘画等非语言的媒介形式已经为早期广播做下奠基,人类逐渐形成口语表达的逻辑能力和概念以及传播的技能。最终,口头语言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将他们搜集到的知识、经验、信仰和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方式。文字的产生更是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也有了可以追寻的有关体育活动的文字记载。文字弥补了口语媒介在的失效性和短暂性,使信息和人类创造的文明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时间上传之久远。在文字发明之后,人们在用它记录各种事项以免遗忘的同时,把一些重大的消息写下来,递送到遥远的地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后来,随着书法和阅读技艺的传播,便产生了一种以文字传递的载体,通称为手抄新闻或书写新闻,现知最早、最著名的手抄新闻就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印刷媒介;无线电媒介;通讯社1450年,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语言和文字之后第三块里程碑,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印刷技术在德国诞生后不到半个世纪,就几乎传遍西方世界,15世纪下半叶,印刷的新闻传单流行,16世纪后,印刷的小册子和新闻书出现,信息容量大增,逐渐趋于定期发行,17世纪,显现比较完整的形态,历史半个世纪的英国清教徒革命,直接刺激了报业的发展,报刊数量激增,影响扩大,逐渐从原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从19世纪开始,新闻传播进入迅速发展与空前繁荣的时期,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有过三次大飞跃:第一次是商业报刊和杂志出现,第二次是无线电技术的诞生,第三是通讯社的产生。 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无线电广播;电视; 数字(网络)多媒体媒介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已将网络定义为报刊、广播与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应用,导致网络的诞生和发展,而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又开辟当今网络传播的新纪元。1994年,安德森等人推出万维网,使网络最终进入不懂得专门技术的寻常人家,而且也使得文本文件格式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万维网提供多媒体信息,在字符信息以外,还包括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同时其超链接功能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联系起来,打破时地空界限,真正实现资源统一,同是,为人们收看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渠道。 人际传播媒介。这是人际传播中常用的媒介,如面对面交谈时借助的空气,非面对面传播时所用的书信、电话、电报等。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更新)

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传播媒介的界定2.传播媒介的类型精品.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精品. 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8考研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8考研真题试卷

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大数据技术对于新间报道的帮助有哪些?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声音语言形态。3.微信群的传播特点有哪些?二、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试论互联网的互动和表达。2试论社会化媒体的核心要素及社会化营销的特征。三、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计40分)宗志标:微信公号谈不上对新闻有什丛贡献,相比报纸还算“自由运动”的时期,公号现在所为不值一提。对微信公号的作用不必高估,它在性质上只是消息源而已更多的传播工作还需要专业媒体介入,提供更全面的新间场景与信息增量。但它的启发是,在社交网络下媒体垄断消息源及整个事件表达的历史宣告结束。试评论这些话。四、实务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计40分)以“关爱下一代”为主题写一篇时长2分钟的公益广告策划。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申请表模板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申请表模板一、 个人信息(1)姓名:张三,性别:男,出生年月:1995年10月,身份证号码:110101199510101234,民族: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现居住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联系电话:138xxxx5678,电子邮箱:zhangsan@example.com。(2)本人于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省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等荣誉。此外,我还担任过班级学习委员,组织并参与了多次班级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3)工作经历方面,我于2018年7月加入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在任职期间,负责参与公司核心产品的开发工作,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期间,我独立完成了多个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成功优化了产品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团队技术分享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考研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考研真题试卷

2020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440一、简答题5选4,10分1简述新闻和信息的区别2简述广告类型3如何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技术性与艺术性4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5交互设计的用户体验要素二、分析题:25分1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新特点、内容、形式2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35G技术对媒体的变革三、设计题:35分中国的2019发生了很多大事,围绕2019发生的事,设计一个H5媒介产品策划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真题试卷

2022年武汉学研究学考试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融合新闻中受众思维和户思维的区别2.新媒体环境下主旋律叙事法3.互联对视听节的影响4.社交化品牌营销的特征、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智能新闻对新闻产和消费的改变和影响。2.谈谈现代告本质,数字告的特点和发展3.结合实例说明,短视频和主流媒体如何双向赋能三、论述题共(共35分)材料室微软取消外包编辑,转向智能,但是智能弄混了个歌的名字,请问AI对新闻领域产的问题、应和未来发展。

湖北文理学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新版)

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代码334 以下简称《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新闻采编对考生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采访能力、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能力、新闻稿件的组织和编辑等能力进行考查,突出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考核,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与业务综合能力。第二部分:新闻评论对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的要素等核心知识内容,以及不同媒介中新闻评论的具体写作技巧与能力进行考查,突出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的考核。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具备开阔的视野、专业的新闻思维、辩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熟练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社会热点,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本科目满分150分。 考试方式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函授考试题目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函授考试题目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精品
PDF84.4KB 1
1/1
展开阅读剩余文档内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