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司马相如是东汉辞赋作家 2.曹植是建安七子之一 3.俗讲是唐代流行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 4.归有光是清代诗人 5.桃花扇是汤显祖的作品 6.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语素 2.定语 3.汉书 4.三言二拍 5.分级阅读 6.思维导图 三、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比较下面两组声韵母的区别 z和q i和u (2)层次划分 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猜你喜欢
2.9万次浏览
5787人收藏
华中师范大学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2018考研真题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2018考研真题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科目: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1.司马相如是东汉辞赋作家2.曹植是建安七子之一3.俗讲是唐代流行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4.归有光是清代诗人5.桃花扇是汤显祖的作品6.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语素2.定语3.汉书4.三言二拍5.分级阅读6.思维导图三、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1)比较下面两组声韵母的区别z和qi和u(2)层次划分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四、赏析(共15分)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五、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与古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语法特征2.词义的性质3.西厢记的人物塑造4.语文教学的多元目标六、论述题(共20分)论述社甫的艺术成就,字数少于600字按照字数情况酌情扣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至少答出四点杜甫的艺术成就。七、课程设计(共25分)《破阵子》辛弃疾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a卷答案

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01.吴越春秋02.共工触山嫦娥奔月03.七月04.春秋05.庄子战国策06.九歌王逸07.谏逐客书08.七发张衡司马相如09.成一家之言10.缘事而发11.古诗十九首12.沈期佺13.张若虚14.赵崇祚15.野草二、单项选择01.B 02.A 03.B 04.A 05.A 06.B 07.D 08.D 09.C10.B11.B 12.C 13.B 14.D 15.C 16.A 17.B 18.B 19.D20.A三、名词解释1.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兴是触物兴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2.楚辞有两层含义。既是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是一部总集的名称。一是指战国时期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其特征主要变现为宏伟繁复的体制、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运用;二是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一部楚辞体诗歌集,用“楚辞”作书名,内有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的作品。3.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是《史记》中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 试卷(A卷)

名词解释 分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总分分值20 35 32 13 100 得分得分评阅人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皮钦语(pidgins)得分评阅人 分析题(35分,每小题7分)1、分析下面一组词语的义素结构。{蒸}= [ {煮}= [ {煎}= [、分析下面几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如[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f]:[n]:[k]:[x]:第1 页(共3 页)3、分析下面句子的述谓结构。A、对这个问题,老王发表了意见。 B、去年,小王用自己买的毛线给他织了一件毛衣,这件毛衣这时他正穿在身上。 4、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2、简要回答什么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以及二者的关系。 第页(共页)3、从语音、语义、语法的角度谈谈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4、简要论述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共13分)(可以从下面的三个选题中,任选一个。

华中师范大学大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姚合诗风的特点是()A.清稳闲适B.刚健爽朗C.平淡自然D.奇崛幽峭2.花间派的鼻祖()A.韦庄B.张志和C.温庭筠D.李璟3.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A.《自悼赋》B.《李夫人赋》C.《哀秦二世赋》D.《非有先生论》4.花间词的基本风格是()A.清新明朗B.婉丽绮靡C.自然清丽D.清雅疏淡5.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D.离,别也;骚,愁也6.先秦诸子散文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A.《荀子》B.《庄子》C.《论语》D.《老子》7.李白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赞美的作家是()A.谢脁B.谢玄C.谢灵运D.谢惠连8.《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A.歌咏美丽爱情B.揭露宫闱丑行C.描写繁重劳役D.悲叹家国沦亡9.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A.《新叙》B.《新论》C.《昌言》D.《论衡》10.元稹的《莺莺传》属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学科专业基础与工作条件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历史与优势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华大学文理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它不仅曾经拥有钱基博、高庆锡、游国恩等大师级师资,直接培养了邢福义、黄曼君、王先霈、刘守华、王庆生等著名学者,同时还是“德艺双馨”艺术家夏雨田,“大别山师魂”汪金泉等从学的母校专业。逾越百年的深厚积淀发展出如今不俗实力:中国汉语言文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1 个,重点培育学科1 个,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3 个全国性学会挂靠本专业;在2008 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0;是教育部211 项目和985 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改革试验方案1.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人才特区,精英培养;先行先试,先发先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先行先试,大胆开拓;以特事特办为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探索一条中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目标基本目标:培养厚基础、强素质、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使他们具备成长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或领军人物的潜质。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或若干二级学科方向上具有较精深修养和后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具有健全人格、批判思维、开拓精神、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工作措施与保障1.五年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五年规划:总体设计,分项实施,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大体以一届学生为周期,完整试验,滚动推行,总结完善。第一年: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完成总体设计和分项实施详细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7 / 13 第二年第三年:在一届学生中开始实施(对应大 大二年级),主要是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发现专长,为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第四年:扩大对外交流,强化科研训练,明确发展方向,发展专长;第五年:进一步提升素质和发展特长,为深造或就业作好必要和充分的准备。2.学校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学校设立常设机构,包括校领导、相关职能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及若干工作人员,经常性地对此计划进行指导与管理。经费保障学校比照基地班标准拨专款,保证计划的正常适行,专款专用;院系积极筹措经费,支持计划实施;同时争取其他经费资助。政策保障学校出台针对该计划的相关政策,说明参与计划实施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制订招生、教学等全程管理规范,全面支持和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与任务的全面完成。 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强素质、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使他们具备成长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或领军人物的潜质。具体表现为: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或若干二级学科方向上具有较精深修养和后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具有健全人格、批判思维、开拓精神、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应具备:1.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专业研究能力; 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要求; 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现代社会与语言文字、文学相关的教学、写作和研究工作; 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主要课程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史、写作、民间文学、文献学、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民俗学等。 学制4 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教学时间分配表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9 / 13 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3 3 0 1 0 1 0 1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6 0 0 0 0 0 0 8 0 见习2 2 0 0 0 0 1 0 1 0 毕业论文(设计)6 6 0 0 0 0 0 0 0 6 复习考试14 0 2 2 2 2 2 2 1 1 入学及毕业教育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4.5 0 0.5 0.5 1 0.5 1 0.5 1 1.5 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 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157 147 123 123 0 0 0 0 550 29.1 专业类必修课120 150 180 150 60 0 0 0 660 35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0 300 300 144 168 912 学生应修0 0 0 0 120 150 72 72 414 22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24 48 48 48 48 48 264 13.9 小计277 297 327 321 228 198 120 120 1888 100 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9 8 8 6 0 0 0 0 31 24.4 专业类必修课8 10 12 10 4 0 0 0 44 34.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A.《伐檀》B.《七月》C.《硕鼠》D.《君子于役》2.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B)A.孟子B.墨子C.庄子D.荀子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C)。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4、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A、《咏荆轲》B、《饮酒》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5、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B)。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6、《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岱宗”指(C)。 A、华山B、嵩山C、泰山D、恒山7、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A、《卖炭翁》B、《琵琶行》C、《长恨歌》D、《钱塘湖春行》8、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A王勃B卢照邻C沈期D陈子昂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A江水的流动过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反讽现代主义文字语音流变二、简答简述文学形式化的阶段劳动综合论的要点五种语法范畴词义的性质三、论述文学评论的间性特征语言变化是否有规律四、文学评论抒情述志诗中的意象(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一、名词解释(6选3,10分每个)山海经陆海潘江尚书话本散曲晚明小品文二、简答(5选3,20分每个)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唐散文的发展历程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其他不记得了)三、论述(3选2,30分每个)庾信明清戏曲中一位女性形象苏轼对词的贡献(根据酒边词序一段话)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

(04-1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04-1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2004 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1、普通话2、调值3、语义场4、语法单位5、合作原则二、问答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与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2、义位元的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组词的义素。哥哥弟弟姐姐妹妹2、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复句的关系词语的显示、转化和复现作用。我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 我想见到他,却怕见到他。 我想见到他,却又怕见到他。 1 / 19四、论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个方面。“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个比喻,如果去掉“断了线的”,比喻还能不能成立,为什么?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 分)五、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15 分)1.汉字形体发展中 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改革。小篆.隶书.

(04-1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1、普通话2、调值3、语义场4、语法单位5、合作原则二、问答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与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2、义位元的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三、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组词的义素。哥哥弟弟姐姐妹妹2、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复句的关系词语的显示、转化和复现作用。我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我想见到他,却怕见到他。 我想见到他,却又怕见到他。四、论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个方面。“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个比喻,如果去掉“断了线的”,比喻还能不能成立,为什么?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 分)五、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15 分)1.汉字形体发展中 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改革。小篆.隶书.草书.行书.下列双音节中属于迭韵单纯词的是 蚯蚓.匍匐.望洋.窈

华中师大语言学部分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二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语言类各专业科目:古代汉语方向:语言类各专业方向注意:1、第一大题为所有考生必做题。2、第二大题为汉语史方向考生必做题。3、第三大题为其他各方向考生必做题。一、语言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题。(一)解释下列成语或古诗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或词组的意义或用法(20分)1.言简意赅赴汤蹈火感激涕零动而见尤池塘生春草云半偏新睡觉颜色憔悴未尝不汉息痛恨于桓灵也(8分)2.星罗棋布车载斗量打草惊蛇日积月累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先君之好是继(12分)(二)简答题(24分)1.《说文解字》是一部分什么书?有何学术价值?清代研究《说文》最著名听是哪四个人?各自代表是什么?(14分)2. 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请举例说明(10分)(三)将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16分)孟子日:“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

华中师大《语言学》试题集及答案

华中师大《语言学》试题集及答案《语言学》试题集及答案 I. Tick off the correct or the best possible answers: 1.One of th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is that a language user can understand and produce sentences he/she has never heard before. This property of language iscalled ________. A. duality B. productivity C. displacement D. arbitrariness Key: B 2.The ______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can be used for establishing a favorable atmosphere or maintaining social contact rather than forexchanging information or ideas. A. phatic B. directive C. evocative D. performative Key: A 3.From a functional approach, the _______ meaning of a language use consists of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writer. A. affective B. associative C. stylistic D. collocative Key: A 4.When –ing in ?gangling‘ is removed to get a verb ?gangle‘, we call thisway of creating words ________. A. suffixation B. back-formation C. blending D. acronymy Key: B 5.______ refers to the process by which words rise from humble beginnings to positions of importance. A. Degradation B. Specialization C. Elevation D. Extension Key: C 6.As we know, every spe

(04-1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2022 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局部〔共8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1、普通话2、调值3、语义场4、语法单位5、合作原那么二、问答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与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2、义位元的划分需要遵循哪些根本原那么?三、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组词的义素。哥哥弟弟姐姐妹妹2、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复句的关系词语的显示、转化和复现作用。我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我想见到他,却怕见到他。我想见到他,却又怕见到他。四、论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个方面。“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个比喻,如果去掉“断了线的,比喻还能不能成立,为什么?贰、古代汉语局部〔共70 分〕五、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15 分〕1.汉字形体开展中,〔〕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改革。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以下双音节中属于迭韵单纯词的是〔 蚯蚓 匍匐 望洋 窈

汉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试题doc

汉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试题.doc文学概论1、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1: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往往被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尽管强调二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但还是存在重内容而轻形式的倾向与偏颇.本文试图通过立足于人自身,立足于文学创作过程,引入“材料”、“形式化”等概念,重新思考和讨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文学文本中,形式与内容二者相反相成,既存在张力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著者文摘] 答案2: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的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认识和表现形式。内容包括经过作家、艺术家加工改造后描写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和作家、艺术家对所描写现实生活的态度和评价等。前者是文艺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也称为生活内容;后者是文艺作品内容的主观方面,也称为思想内容。文艺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即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在特定的作品中总是融合、统一为一体。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内容的两个方面越是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2018考研真题试卷

精品
PDF125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