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考试真题与答案 2021春·云南昭通·九年级统考期末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解释《声声慢》这首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 2.解释《声声慢》这首词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 答案: 1.这十四个叠字是李清照独创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她内心世界的孤独、寂寞和悲伤。其中,“寻寻觅觅”表示寻找、寻找东西的感觉;“冷冷清清”表示周围环境的冷清和凄凉;“凄凄惨惨戚戚”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忧愁。 2.这句词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梧桐叶落和黄昏时分的细雨纷纷,更增添了作者的孤独和悲伤情感。这里的“点点滴滴”既指雨点,也指作者心中的点点滴滴愁苦。 2019·山东枣庄·统考二模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简述《声声慢》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2.解释《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意思。 答案: 1.《声声慢》这首词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采用了大量叠字的手法,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利用动物意象的运用来传达情感,如“鸿雁传书”、“双栖燕”;三是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四是充满了诗人孤独、忧愁、悲伤的情感。 2.答案:这句词描述了作者孤独地守着窗户,无法忍受孤独和苦闷,渴望时间过得更快,早点天黑。这里的“守着窗儿”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心情,“独自怎生得黑”则表达了作者内心无法忍受孤独和苦闷的状态。 2019·辽宁沈阳·校联考二模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解释《声声慢》中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意思。 答案: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B.深秋。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正确的应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这句词描写了作者借酒消愁,试图用酒来抵挡寒冷的晚风,但酒却无法抵挡内心的忧愁和悲伤。这里的“三杯两盏淡酒”是作者为了排遣内心的悲伤

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3.2万次浏览
6480人收藏
《声声慢》考试真题与答案

《声声慢》考试真题与答案

2021春·云南昭通·九年级统考期末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解释《声声慢》这首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2.解释《声声慢》这首词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答案:1.这十四个叠字是李清照独创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她内心世界的孤独、寂寞和悲伤。其中,“寻寻觅觅”表示寻找、寻找东西的感觉;“冷冷清清”表示周围环境的冷清和凄凉;“凄凄惨惨戚戚”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忧愁。2.这句词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梧桐叶落和黄昏时分的细雨纷纷,更增添了作者的孤独和悲伤情感。这里的“点点滴滴”既指雨点,也指作者心中的点点滴滴愁苦。2019·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声声慢(宋)李
《声声慢》考试真题及答案

《声声慢》考试真题及答案

《声声慢》真题与答案

《声声慢》真题与答案

《声声慢》各省真题与答案

《声声慢》各省真题与答案

2025年《声声慢》李清照教案(真题11篇)

《声声慢》真题及答案

《声声慢》真题及答案

李清照《声声慢》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声声慢》各省真题及答案

《声声慢》各省真题及答案

声声慢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5年《声声慢》同步练习(逐题解析)

2025年《声声慢》优秀教案(真题7篇)

《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

《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一、基础题共16分,第1—4题每小题各3分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

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声声慢

阅读答案:声声慢4、阅读《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试描绘诗句展示的凄惨情景。并指出此句手法之高妙。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分析此结句之妙。 【参考答案】 1)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背井离乡等一连串的打击

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答案附赏析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5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声声慢》考试真题与答案

精品
DOCX14.8KB 4
1/4
展开阅读剩余3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