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眉峰聚”“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作答。 (2)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2)作者送别友人去江东的事情,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表达了作者的愁思和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 【详解】 (1)此题是词语注释题。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时需要牢记重点字词释义。需注意该题要求选择一个回答。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 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2)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赏析句子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为:用准确通顺的语言描绘诗句 作者思想感情把握。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为“又送君归去”铺垫。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归的地方。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据此理解作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管之国,该国繁荣祥和。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你觉得“忽惊春到小桃枝”一句中“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华胥梦”的梦境。 3.本首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忽”字的意思是突然,忽然,表示出乎意料。既写出了词人突然间看到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的惊喜,又表现出节气时序的变迁之快(或答:和前一句中的“那知”相照应)。 2.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在楼顶飞扬。 3.示例一: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把回忆当年全痤时的欢乐梦境和回到现实的悲凉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是虚写;结尾两句又回到悲怆的现实,是实写。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悲哀。 【解析】 1.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语境中去分析。“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 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忽”一词,意味着作者惊觉到了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华胥梦”的梦境的刻画。“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一觉华胥梦”是说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所以在刻画梦境时,要表现出昔日之全盛及梦中之欢乐。 3.考查下阙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情感。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如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通过这种表现方法,抒发了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可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亡国情思。 【点睛】 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 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3.阅读韦庄的《早发》,回答问题。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①。 (注)①珪:一种玉器。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四联分别是如何体现“早”字的。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简析尾联运用的手法和蕴含在尾联中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示例1: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示例2:运用衬托,用行了“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来突出出发之早;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能突出“早”这一特点的词句分析作答即可。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颔联用“鸡未唱”强调客人起得早;颈联用“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城月尚如珪”,叙写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据此分析作答。(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诗歌的尾联“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将“月亮”比作“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独吟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和出发时间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简要分析。 2.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的情感。 【答案】 1.①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焰的嚣张。②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③用浓重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达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 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经典内容,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既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又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据此理解作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八百里”描写了军营连成一片,极言广阔,体现了军容的威武、雄壮。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C.“梦回”二字表明词中所描写的战争场面和战斗情景是词人想象的,是虚写。 D.这首词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一个忠贞不二、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壮士形象。 2.“可怜白发生”一句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答案】 1.A 2.抒发了词人年岁渐老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解析】 1.“八百里”,牛的代称,写的是战前给养准备,并非描写了军营连成一片,极言广阔。故A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本题要求从思想感情方面进行赏析。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结合本诗写作背景分析,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所以“可怜白发生”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6.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 2.“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允许有2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使用9、10两题中已出现的诗词不得分) 【答案】

教辅习题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197人收藏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眉峰聚”“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作答。(2)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2)作者送别友人去江东的事情,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表达了作者的愁思和依依惜别之情【解析】【详解】(1)此题是词语注释题。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时需要牢记重点字词释义。需注意该题要求选择一个回答。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福建省福州市202X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赏析专题(含解析)

福州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福州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第1 页共13 页2019 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后面的题目。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人物形象分析类)(2)任选一个角度(语言、写法、构思),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2018·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真定怀古[元]陈孚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注释】滹(hū)水:滹沱河。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莫:同“暮”。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品味炼字类)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题目。第2 页共13 页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南宋]刘克庄片片蝶

福建语文中考古诗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鉴赏

初中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精编[新]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模拟题100首-(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模拟题100首1.咏路[宋]邹浩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赤路:炎荒之路。伊:句首语气助词。(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解析:(1)“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的意思是:赤色的道路如像龙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千丈。其中“赤路”指的是炎荒之路,写出了路荒凉的特点。“如龙蛇”的意思是路像龙和蛇一样蜿蜒,写出路蜿蜒曲折的特点。“不知几千丈”的意思是不知道有几千丈,写出路漫长的特点。“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的意思是出没在山水之间,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又朝上。写出了路曲折,时隐时现的特点。诗人所说的路实际指的是自己的人生之路困难重重,漫长而又迷茫。(2)首先是问,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踏上这条贬谪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答案不全)

古诗词鉴赏专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0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9.(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体现春天什么特点?(3分)(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二)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9.(1)(3分)景物有:草、柳、桃花、李花。通过视觉和嗅觉角度进行描写,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3分)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1分)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1分)示例二:“惹”是招引(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

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试题精编-(一)

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试题精编(一)作为初中语文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诗词鉴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诗词鉴赏试题也是一道让很多学生头疼的难题。在作文中,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试题的精编,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一、诗词鉴赏知识点在备考诗词鉴赏试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诗词鉴赏的常见知识点:1.诗歌体裁:诗、词、曲、赋、律。2.诗词鉴赏基本功:朗读、背诵、注解、赏析。3.诗词艺术表现手法:描写、抒发、比喻、象征、意境等。4.诗人词人生平及代表作品。二、诗词鉴赏试题格式初中语文中考的诗词鉴赏试题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简答题。选择题多是背景材料+题目+选项,答题者需要在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简答题要求答题者回答几个问题,如注解某一诗句、分析某一诗歌的意境、解释某一比喻等。三、诗词鉴赏试题精编1.以下两句诗中,哪一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哪一句初中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试题精编-(一)是

2019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鉴赏语文

2024年福建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福建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

教学资料范本【2020】福建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编辑:_时间:_(20xx.福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答案】1.D 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意思对即可)(20xx.南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

2021各省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精编

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4)

2019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_(带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诗欣赏阅读知识专题

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DOC43KB 23
1/23
2/23
3/23
4/23
继续浏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