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相关资料
5.0万次浏览
9992人收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常识判断(20题)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务员的基本权利?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B、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C、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D、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发明的?A.蔡伦B.毕昇C.张衡D.鲁班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基本条件?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年满18周岁C.具有良好的品行D.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发明的?A、蔡伦B、毕昇C、张衡D、鲁班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B、具有良好的品行C、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D、具有本科学历6、中国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通过描写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 年 公务 员 考试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行测 复习 试题 及 解答 参考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根据 我国 《 公务 员 法 》 的 规定 , 下列 哪 项 不 属于 公务 员 的 基本 条件 ? A . 具有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国籍 B . 年 满 18 周岁 C . 具有 良好 的 品行 D . 具有 正常 履行 职责 的 身体 条件 答案 : C 解析 : 根据 《 公务 员 法 》 第 十 一 条 的 规定 , 公务 员 应当 具备 以下 基本 条件 : 具有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国籍 ; 年 满 18 周岁 ; 具有 良好 的 品行 ; 具有 正常 履行 职责 的 身体 条件 ; 具有 符合 职位 要求 的 文化 程度 和 工作 能力 ; 法律 规定 的 其他 条件 。 选项 C “ 具有 良好 的 品行 ” 是 公务 员 的 基本 条件 之一 , 而 非 不 属于 基本 条件 。 因此 , 正确 答案 为 C 。 2 、 我国 的 国家 宪法 日 是 哪 一 天 ? A . 10 月 1 日 B . 12 月 4 日 C . 5 月 4 日 D . 7 月 1 日 答案 : B ) 12 月 4 日 解析 : 国家 宪法 日 是 为了 增强 全 社会 的 宪法 意识 , 弘扬 宪法 精神 , 加强 宪法 实施 , 全面 推进 依法 治国 而 设立 的 节日 。 2014 年 11 月 1 日 , 十 二 届 全国 人大 常委会 第 十 一 次 会议 表决 通过 决定 , 将 现行 宪法 公布 施行 的 日期 , 即 12 月 4 日 设立 为 国家 宪法 日 。 这 一 天 , 全国 各地 会 举办 各种 形式 的 宪法 宣传 活动 , 以 提高 公民 的 法律 意识 和 法治 观念 。 因此 , 正确 答案 是 B ) 12 月 4 日 。 3 、 在 以下 哪 项 活动 中 , 能量 的 转换 效率 最高 ? A . 人体 运动 B . 汽车 行驶 C . 太阳能 电池 板 发电 D . 洗衣机 洗涤 答案 : C 解析 : 太阳能 电池 板 发电 是 将 太阳能 直接 转换 为 电能 的 过程 , 其 转换 效率 相对 较 高 。 人体 运动 和 汽车 行驶 过程 中 , 能量 会 以 热能 的 形式 散失 , 转换 效率 较 低 ; 洗衣机 洗涤 过程 中 , 能量 转换 效率 也 较 低 , 因为 大 部分 能量 用于 水 的 循环 和 机械 运动 , 部分 能量 转化 为 热能 散失 。 因此 , 选项 C 正确 。 4 、 以下 哪 项 不 属于 中国 古代 的 四大 发明 ? A . 造纸 术 B . 指南 针 C . 火药 D . 印刷 术 E . 地动仪 答案 : E . 地动仪 解析 : 中国 古代 的 四大 发明 指 的 是 对 世界 文明 进程 产生 过 重大 影响 的 四 项 技术 , 它们 分别 是 造纸 术 、 指南 针 、 火药 和 印刷 术 。 地动仪 是 中国 古代 科学 家 张衡 发明 的 一 种 用来 探测 地震 的 仪器 , 尽管 它 体现 了 古代 中国 的 科技 成就 , 但 并 不 被 列入 四大 发明 之 中 。 因此 , 正确 答案 是 E 选项 地动仪 。 5 、 下列 哪 项 不是 我国 古代 著名 的 “ 四大 发明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执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执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 行政 执法 ) 复习 试卷 及 答案 指导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某 市 为了 提高 城市 绿化 率 , 计划 在 市区 内 种植 1000 棵 树 。 已知 每 棵 树 需要 种植 面积 10 平方 米 , 且 每 棵 树 之间 至少 保持 2 平方 米 的 距离 。 请问 , 该 市 至少 需要 多少 平方 米 的 土地 才能 满足 种植 需求 ? 答案 : 12000 平方 米 解析 : 每 棵 树 需要 10 平方 米 的 土地 , 那么 1000 棵 树 需要 1000 × 10 = 10000 平方 米 的 土地 。 但 每 棵 树 之间 需要 保持 2 平方 米 的 距离 , 所以 实际 需要 土地 的 面积 会 比 10000 平方 米 大 。 每 两 棵 树 之间 需要 2 平方 米 , 所以 1000 棵 树 之间 共有 999 个 间隔 , 每 个 间隔 需要 2 平方 米 , 总共 需要 999 × 2 = 1998 平方 米 。 因此 , 总共 需要 的 土地 面积 为 10000 + 1998 = 12000 平方 米 。 2 、 在 行政 执法 过程 中 , 以下 哪 种 情况 不 属于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 A . 罚款 B . 拘留 C . 吊销 营业 执照 D . 责令 改正 答案 : D 解析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第 八 条 的 规定 ,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包括 : 警告 、 罚款 、 没收 违法 所得 、 没收 非法 财物 、 责令 停产 停业 、 暂 扣 或者 吊销 许可 证 、 暂 扣 或者 吊销 执照 、 行政 拘留 以及 法律 、 行政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行政 处罚 。 选项 D 中 的 “ 责令 改正 ” 不 属于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 而是 属于 行政 命令 的 一 种 。 3 、 下列 关于 我国 行政 执法 的 表述 中 , 哪 一 项 是 不 正确 的 ? A . 行政 执法 是 指 行政 机关 依据 法律 授权 , 对 特定 事项 进行 管理 , 并 作出 具体 行政 行为 的 过程 。 B . 行政 执法 人员 必须 具备 相应 的 资格 条件 , 经过 培训 和 考核 合格 后 才能 上岗 执法 。 C . 所有 的 行政 执法 决定 都 可以 不 经 法定 程序 直接 执行 。 D . 行政 执法 应当 遵循 合法 、 公正 、 公开 的 原则 。 答案 : C 解析 : 4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规定 , 下列 关于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 说法 正确 的 是 A . 行政 处罚 包括 行政 拘留 、 罚款 、 没收 违法 所得 、 吊销 营业 执照 等 B .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包括 警告 、 通报 批评 、 没收 非法 财物 、 暂 扣 或者 吊销 许可 证 、 暂 扣 或者 吊销 执照 C .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包括 罚款 、 没收 违法 所得 、 没收 非法 财物 、 责令 停产 停业 、 暂 扣 或者 吊销 许可 证 、 暂 扣 或者 吊销 执照 D . 行政 处罚 包括 通报 批评 、 责令 停产 停业 、 吊销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复习 试题 及 答案 指导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我国 古代 “ 四大 发明 ” 不 包括 以下 哪 一 项 A . 造纸 术 B . 指南 针 C . 火药 D . 核能 答案 : D 解析 : 核能 并非 我国 古代 “ 四大 发明 ” 之一 。 我国 古代 “ 四大 发明 ” 是 指 造纸 术 、 指南 针 、 火药 和 印刷 术 。 核能 是 20 世纪 40 年代 才 被 发现 并 应用 于 实际 , 不 属于 古代 发明 。 2 、 以下 哪 项 不是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规定 的 国家 机构 ? A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B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主席 C . 国务院 总理 D . 中央 军事 委员 会 答案 : C 解析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第 三 章 的 规定 , 国家 机构 包括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主席 、 国务院 、 中央 军事 委员 会 等 。 国务院 总理 虽然 是 国家 高级 领导 人 , 但 并 不 直接 作为 国家 机构 在 宪法 中 单独 列 出 。 因此 , 选项 C “ 国务院 总理 ” 不是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规定 的 国家 机构 。 3 、 在 下列 各 选项 中 , 哪 项 不是 我国 现行 宪法 规定 的 公民 基本 权利 ? A . 平等 权 B . 言论 自由 C . 宗教 信仰 自由 D . 担任 国家 机关 职务 答案 : D 解析 : 根据 我国 《 宪法 》 规定 , 公民 的 基本 权利 包括 平等 权 、 政治 权利 和 自由 、 宗教 信仰 自由 、 人身 自由 、 监督 权 等 。 选项 D 中 “ 担任 国家 机关 职务 ” 并非 公民 的 基本 权利 , 而是 公民 的 基本 义务 之一 。 因此 , 正确 答案 为 D 。 4 、 下列 关于 物理 常识 的 说法 , 正确 的 是 : A . 光速 在 真空 中 是 有限 的 , 并且 是 宇宙 中 速度 的 极限 。 B . 相对 论 认为 , 物体 的 质量 在 接近 光速 时 会 无限 增大 。 C . 量子 力学 指出 , 微观 粒子 的 行为 既 具有 波动 性 又 具有 粒子 性 。 D . 行星 运动 遵循 牛顿 运动 定律 , 但 并 不 遵循 量子 力学 原理 。 答案 : C 解析 : 选项 A 错误 , 光速 在 真空 中 是 恒定 的 , 并且 是 已知 宇宙 中 最 快 的 速度 , 但 不是 有限 的 ; 选项 B 错误 , 相对 论 确实 认为 物体 质量 随 速度 增加 而 增大 , 但 并非 无限 增大 ; 选项 D 错误 , 行星 运动 虽然 主要 遵循 牛顿 运动 定律 , 但 在 某些 极端 条件 下 , 如 行星 间 的 相对 速度 接近 光速 时 , 需要 使用 相对 论 进行 修正 。 而 量子 力学 描述 的 是 微观 粒子 的 行为 , 具有 波动 性 和 粒子 性 , 因此 选项 C 正确 。 5 、 以下 哪 项 不 属于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国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 年 公务 员 考试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行测 自 测试 卷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下列 关于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的 描述 , 哪 一 项 是 不 正确 的 ? A . 造纸 术 是 由 东汉 时期 的 蔡伦 改进 的 。 B . 指南 针 最初 用于 占卜 和 风水 测量 。 C . 火药 在 唐代 被 用于 军事 目的 。 D . 活字 印刷 术 由 北宋 的 毕发明 。 昇 2 、 在 下列 关于 我国 宪法 的 规定 中 , 正确 的 是 : A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是 最高 国家 权力 机关 , 行使 国家 立法 权 B . 国务院 是 我国 最高 国家 行政 机关 , 由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选举 产生 C . 中央 军事 委员 会 是 我国 最高 军事 领导 机关 , 由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产生 D . 地方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是 地方 国家 权力 机关 , 行使 地方 立法 权 3 、 下列 关于 我国 古代 科举 制度 的 说法 , 不 正确 的 是 : A . 科举 制度 起源 于 隋朝 , 完善 于 唐朝 B . 明朝 时期 的 科举 考试 实行 “ 八股 文 ” 格式 C . 清朝 时期 , 科举 考试 分为 乡试 、 会试 、 殿试 三级 D . 科举 制度 在 1905 年 被 废除 , 结束 了 中国 长达 1300 多年 的 科举 考试 历史 4 、 下列 关于 我国 地理 、 历史 和 文化 的 表述 , 正确 的 是 : A . 秦 始皇 陵 兵马俑 是 西汉 时期 的 艺术 瑰宝 , 反映 了 秦朝 的 军事 实力 。 B . 长江 三峡 水利 枢纽 工程 是 世界 上 最大 的 水利 枢纽 , 位于 我国 长江 上游 。 C . 我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中 的 “ 火药 ” 最 早 用于 军事 , 而 “ 指南 针 ” 最初 用于 风水 占卜 。 D . 《 红楼 梦 》 是 我国 古典 小说 的 巅峰 之 作 , 作者 曹雪芹 是 满族 文人 。 5 、 下列 关于 我国 历史 人物 及其 成就 的 表述 , 不 正确 的 一 项 是 A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推行 了 一 系列 中央 集权 制度 , 开创 了 我国 封建 社会 的 新 纪元 B . 汉武帝 时期 , 实行 “ 罢黜百家 , 独 尊 儒术 ” , 使 儒家 思想 成为 我国 封建 社会 的 正统 思想 C . 唐太宗 时期 , 推行 科举 制度 , 选拔 人才 , 使 唐朝 进入 全盛 时期 D . 宋太祖 赵匡胤 建立 宋朝 后 , 推行 “ 靖 康 之 变 ” , 使 金朝 取代 了 宋朝 6 、 我国 古代 有 一 种 独特 的 计时 工具 , 通过 观察 天体 运行 来 计时 , 它 的 名字 是 : A . 钟表 B . 铃铛 C . 漏壶 D . 铃鼓 7 、 在 下列 选项 中 , 哪 一 项 不是 我国 现行 宪法 规定 的 公民 基本 权利 ? A . 言论 自由 B . 宗教 信仰 自由 C . 选举 权 和 被 选举 权 D . 出版 自由 8 、 下列 哪 项 不是 我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之一 ? A . 指南 针 B . 印刷 术 C . 火药 D . 圆周率 9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 行政 执法 ) 自 测试 卷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下列 关于 我国 行政 区划 的 说法 , 正确 的 是 : A 、 我国 共有 34 个 省级 行政 单位 , 包括 23 个 省 、 5 个 自治 区 、 4 个 直辖 市 和 2 个 特别 行政 区 。 B 、 我国 省级 行政 单位 中 , 面积 最大 的 是 新疆 维吾尔 自治 区 。 C 、 我国 省级 行政 单位 中 , 人口 最 多 的 是 广东 省 。 D 、 我国 省级 行政 单位 中 , 成立 时间 最 早 的 是 广东 省 。 2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的 规定 , 下列 哪 项 不 属于 行政 处罚 的 种类 ? A . 警告 B . 罚款 C . 没收 违法 所得 D . 撤职 3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规定 , 以下 哪 种 情况 下 , 行政 机关 可以 当场 作出 行政 处罚 决定 ? A . 证据 确凿 , 对 公民 处以 200 元 以下 罚款 的 B . 事实 清楚 , 对 法人 或者 其他 组织 处以 5000 元 以下 罚款 的 C . 违法 事实 清楚 , 违法 行为 轻微 且 未 造成 危害 后果 , 对 个人 处以 警告 或者 200 元 以下 罚款 的 D . 违法 事实 清楚 , 违法 行为 轻微 且 未 造成 危害 后果 , 对 法人 或者 其他 组织 处以 警告 或者 2000 元 以下 罚款 的 4 、 某 市 为了 提高 城市 管理 效率 , 决定 在 全市 范围 内 推广 电子 警察 系统 。 下列 关于 电子 警察 系统 的 说法 错误 的 是 : A . 电子 警察 系统 可以 实时 监控 交通 违法 行为 , 提高 执法 效率 B . 电子 警察 系统 可以 减少 人工 执法 成本 , 降低 执法 风险 C . 电子 警察 系统 不 能 有效 预防 交通 事故 , 只能 起 到 事 后 惩罚 的 作用 D . 电子 警察 系统 的 应用 有利 于 提高 城市 交通 秩序 , 改善 市民 出行 体验 5 、 某 市 为了 提高 行政 执法 效率 , 决定 在 全市 范围 内 推广 “ 一 窗 受理 、 集成 服务 ” 的 行政 执法 模式 。 以下 关于 该 模式 的 描述 , 错误 的 是 : A . 该 模式 通过 整合 不同 部门 的 业务 , 实现 “ 一 窗 受理 ” ; B . 该 模式 旨在 提高 行政 执法 的 透明 度 和 公正 性 ; C . 该 模式 有 助 于 提高 行政 执法 的 效率 和 便民 性 ; D . 该 模式 要求 所有 行政 执法 事项 都 在 一个 窗口 办理 。 6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的 规定 , 下列 关于 行政 处罚 的 期限 表述 正确 的 是 : A . 行政 机关 对 违法 行为 的 调查 取证 期限 不得 超过 三 十 日 B . 行政 机关 对 违法 行为 的 处罚 决定 期限 不得 超过 六 十 日 C . 行政 机关 对 违法 行为 的 处罚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 年 公务 员 考试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行测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公务 员 法 》 , 下列 哪 项 不 属于 公务 员 的 基本 权利 ? A 、 获得 劳动 报酬 , 享受 福利 保险 B 、 参加 培训 , 接受 继续 教育 C 、 对 机关 工作 和 领导 人员 提出 批评 和 建议 D 、 直接 参与 国家 政策 的 制定 2 、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中 , 对 航海 产生 了 重大 影响 的 是 : A . 火药 B . 指南 针 C . 印刷 术 D . 造纸 术 3 、 我国 宪法 规定 , 公民 有 受 教育 的 权利 和 义务 。 以下 关于 我国 教育 法律 体系 中 , 不 属于 义务 教育 阶段 的 是 ( ) A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教育 法 》 B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 》 C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教师 法 》 D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职业 教育 法 》 4 、 以下 哪个 组织 不 属于 联合国 五 大 常任 理事 国 ? A . 美利 坚 合众 国 B . 苏联 ( 现 俄罗斯 ) C . 英国 D . 德国 E . 法国 5 、 在 下列 法律 条文 中 , 哪 一 条 规定 了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公民 有 言论 、 出版 、 集会 、 结社 、 游行 、 示威 的 自由 ? ” A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B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刑法 》 C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行政 处罚 法 》 D 、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治安 管理 处罚 法 》 6 、 根据 我国 《 宪法 》 规定 , 下列 哪 项 不 属于 国家 机构 ? A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B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主席 C . 中央 军事 委员 会 D . 地方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7 、 以下 哪 项 不 属于 我国 宪法 规定 的 基本 权利 ? A 、 言论 自由 B 、 宗教 信仰 自由 C 、 受 教育 权 D 、 选举 权 与 被 选举 权 8 、 在 以下 关于 法律 规定 的 说法 中 , 正确 的 是 : A 、 行政 处罚 决定 书 应当 在 宣告 后 立即 送达 当事 人 B 、 行政 拘留 处罚 应当 在 被 处罚 人 收到 行政 处罚 决定 书 之 日 起 十 日 内 执行 C 、 对 违法 行为 给予 行政 处罚 , 应当 适用 法律 、 行政 法规 、 地方 性 法规 、 部门 规章 D 、 行政 处罚 由 违法 行为 发生 地 的 县级 以上 地方 人民 政府 具有 行政 处罚 权 的 行政 机关 管辖 9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规定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行使 下列 哪 项 职权 ? A . 制定 和 修改 刑事 、 民事 、 国家 机构 的 和 其他 的 基本 法律 B . 审查 和 批准 国民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计划 和 计划 执行 情况 的 报告 C . 选举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主席 、 副 主席 D . 监督 国务院 、 中央 军事 委员 会 、 最高 人民 法院 和 最高 人民 检察 院 的 工作 10 、 某 市 计划 在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地市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地市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复习 试题 与 参考 答案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下列 关于 中国 四大 名著 的 说法 , 哪 一 项 是 正确 的 ? A . 《 红楼 梦 》 的 作者 是 吴承恩 B . 《 西游记 》 讲述 了 贾宝玉 与 林黛玉 的 爱情 故事 C . 《 三国 演义 》 中 诸葛亮 草 船 借 箭 的 故事 发生 在 赤壁 之 战 前 D . 《 水浒 传 》 的 主要 人物 之一 宋江 是 因为 打 死 了 老虎 而 被 逼 上 梁山 答案 : C 解析 : A 选项 错误 , 《 红楼 梦 》 的 作者 是 曹雪芹 , 而 非 吴承恩 。 吴承恩 是 《 西游记 》 的 作者 。 B 选项 错误 , 《 西游记 》 讲述 的 是 唐僧 师徒 四 人 取经 的 故事 ; 而 贾宝玉 与 林黛玉 的 爱情 故事 出自 《 红楼 梦 》 。 C 选项 正确 , 诸葛亮 草 船 借 箭 确实 是 《 三国 演义 》 中 的 一个 著名 情节 , 并且 这 个 故事 确实 发生 在 赤壁 之 战 之前 , 这 是 诸葛亮 智慧 的 一次 体现 。 D 选项 错误 , 宋江 上 梁山 的 原因 并 不是 打 死 老虎 , 而是 因为 多种 原因 被 官府 追捕 , 最终 被迫 上 了 梁山 。 武松 才 是 那个 打 死 老虎 的 人物 , 在 《 水浒 传 》 中 被 称为 “ 打 虎 英雄 ” 。 本 题 考查 了 对 中国 古典 文学 作品 的 基本 了解 , 要求 考生 能够 区分 不同 的 文学 作品 及其 主要 情节 和 人物 。 2 、 我国 宪法 规定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行使 下列 哪 项 职权 ? A . 制定 和 修改 刑事 法律 B . 制定 和 修改 经济 计划 C . 制定 和 修改 宪法 D . 决定 战争 和 和平 问题 答案 : D 解析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第 六 十 二 条 规定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行使 下列 职权 : ( 十 四 ) 决定 战争 和 和平 的 问题 。 选项 A 、 C 属于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职权 范围 , 但 不是 题 干 要求 的 答案 。 选项 B 属于 国务院 的 职权 范围 。 因此 , 正确 答案 为 D 。 3 、 我国 的 国家 结构 形式 是 以下 哪 一 种 ? A . 单一 制 B . 联邦 制 C . 邦联 制 D . 混合 制 答案 : A ) 单一 制 解析 : 中国 是 一个 由 多 个 民族 组成 的 统一 的 多 民族 国家 , 实行 的 是 单一 制 的 国家 结构 形式 。 在 单一 制 下 , 中央 政府 拥有 最高 权力 , 地方 行政 单位 在 中央 政府 的 领导 下 行使 职权 。 中国 的 自治 区 、 自治 州 、 自治 县 等 少数 民族 聚居 的 地方 实行 区域 自治 , 但 这 并 不 改变 中国 单一 制 的 国家 结构 形式 。 联邦 制 、 邦联 制 和 混合 制 都 是 指 不同 国家 或 地区 之间 通过 某种 形式 结合 成 一个 整体 的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我国 宪法 规定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的 国家 机构 实行 民主 集中 制 的 原则 。 下列 关于 民主 集中 制 原则 的 表述 , 错误 的 是 : A . 在 中央 与 地方 国家 机构 的 关系 上 , 实行 中央 和 地方 的 国家 机构 职权 的 划分 , 遵循 在 中央 的 统一 领导 下 , 充分 发挥 地方 的 主动 性 、 积极 性 的 原则 B . 在 国家 机关 内部 作出 决策 、 决定 时 , 实行 民主 集中 制 C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和 地方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都 由 民主 选举 产生 , 对 人民 负责 , 受 人民 监督 D . 中央 和 地方 的 国家 机构 职权 的 划分 , 遵循 在 中央 的 统一 领导 下 , 充分 发挥 地方 的 主动 性 、 积极 性 的 原则 , 而 不是 在 地方 的 主动 性 、 积极 性 下 , 保障 中央 的 统一 领导 2 、 下列 选项 中 , 哪 一 项 不 属于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 A . 造纸 术 B . 指南 针 C . 火药 D . 青铜 器 3 、 下列 关于 我国 古代 科技 成就 的 说法 , 不 正确 的 是 : A . 北宋 时期 发明 了 指南 针 B . 唐代 发明 了 活字 印刷 术 C . 明朝 时期 出现 了 《 天 工 开 物 》 D . 宋代 发明 了 火药 4 、 下列 哪 项 不是 我国 宪法 规定 的 公民 的 基本 权利 ? A . 平等 权 B . 言论 自由 C . 罢工 自由 D . 宗教 信仰 自由 5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公务 员 法 》 规定 , 公务 员 的 考核 结果 分为 A . 优秀 、 称职 、 基本 称职 、 不 称职 B . 优秀 、 良好 、 称职 、 基本 称职 、 不 称职 C . 优秀 、 称职 、 基本 称职 、 不 称职 、 基本 合格 D . 优秀 、 称职 、 基本 称职 、 不 称职 、 不 合格 6 、 下列 关于 中国 四大 名著 的 说法 , 哪 一 项 是 不 正确 的 ? A . 《 红楼 梦 》 又 名 《 石头记 》 , 作者 是 曹雪芹 。 B . 《 西游记 》 的 作者 是 吴承恩 , 讲述 了 唐僧 师徒 四 人 取经 的 故事 。 C . 《 三国 演义 》 以 东汉 末 年 到 西晋 初年 的 历史 为 背景 , 作者 是 罗贯中 。 D . 《 水浒 传 》 主要 描述 了 宋江 领导 的 一 百 零 八 位 好汉 在 梁山 泊 聚义 的 故事 , 其 作者 是 施耐庵 。 7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公务 员 法 》 规定 , 公务 员 晋升 职务 , 应当 逐级 晋升 。 特别 优秀 或者 工作 特殊 需要 的 , 可以 按照 规定 破格 或者 越级 晋升 。 B . 《 楚辞 》 是 战国 时期 楚国 诗人 屈原 创作 的 一 种 新 诗体 , 代表 作 有 《 离骚 九歌 》 等 。 C . 《 三国 演义 》 是 中国 古典 四大 名著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 年 公务 员 考试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行测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下列 哪 项 不 属于 国家 宪法 规定 的 基本 权利 ? A 、 言论 自由 B 、 宗教 信仰 自由 C 、 选举 权 和 被 选举 权 D 、 受 教育 权 2 、 我国 宪法 规定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每 届 任期 五 年 , 如果 遇到 国家 处于 非常 情况 , 经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以 全体 组成 人员 的 三 分 之 二 以上 的 多数 通过 , 可以 延长 任期 。 请 判断 以下 哪 项 说法 是 正确 的 ? A . 国家 处于 非常 情况 时 , 必须 延长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任期 B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可以 单独 决定 延长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任期 C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通过 延长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任期 的 决议 , 必须 经过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全体 代表 三 分 之 二 以上 的 多数 通过 D .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通过 延长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任期 的 决议 , 必须 经过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全体 代表 的 过 半数 通过 3 、 以下 哪 项 不是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规定 的 基本 权利 ? A . 公民 有 言论 、 出版 、 集会 、 结社 、 游行 、 示威 的 自由 B . 公民 有 宗教 信仰 自由 C . 公民 有 劳动 的 权利 和 义务 D . 公民 有 选举 权 和 被 选举 权 4 、 下列 哪 项 不是 我国 宪法 规定 的 基本 权利 ? A 、 公民 的 言论 自由 权 B 、 公民 的 宗教 信仰 自由 权 C 、 公民 的 财产 权 D 、 公民 的 受 教育 权 5 、 在 下列 历史 事件 中 , 哪 一次 事件 标志 着 我国 从 封建 社会 向 资本 主义 社会 过渡 ? A 、 戊戌 变法 B 、 辛亥 革命 C 、 五四 运动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6 、 下列 哪 项 不是 我国 现行 宪法 规定 的 公民 基本 权利 ? A . 政治 权利 和 自由 B . 监督 权 C . 被 选举 权 D . 生命 健康 权 7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宪法 》 规定 , 下列 哪个 选项 不 属于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的 职权 ? A . 制定 和 修改 基本 法律 B . 审查 和 批准 国民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计划 C . 选举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主席 、 副 主席 D . 解除 国务院 总理 的 职务 8 、 下列 关于 我国 法律 体系 的 说法 , 正确 的 是 : A 、 我国 法律 体系 以 宪法 为 核心 , 以 法律 为 主干 , 包括 行政 法规 、 地方 性 法规 、 自治 条例 、 单行 条例 、 部门 规章 等 B 、 我国 法律 体系 不 包括 军事 法规 和 军事 规章 C 、 我国 法律 体系 中 的 法律 仅 指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及其 常务 委员 会 制定 的 法律 D 、 我国 法律 体系 中 的 行政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 年 公务 员 考试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行测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 数字 、 ” 方式 题号 应 如何 书写 ? A . 1 、 B . 1 ) C . ( 1 ) D . 2 . 下列 说法 中 , 关于 行政 程序 法 正确 的 是 A . 行政 机关 Proceedings 不 需要 遵循 行政 程序 法 B . 行政 许可 可以 不 受理 公众 的 申诉 C . 行政 围栏 不 属于 行政 程序 法 规范 的 范围 D . 行政 复议 可以 针对 任何 行政 行为 进行 3 、 人类 历史 上 最 早 出现 的 纸币 是 在 宋朝 。 4 、 下列 关于 中国 共产 党 历史 里程 碑 的 叙述 , 错误 的 是 A . 五四 运动 是 中国 共产 党 成立 的 直接 背景 B . 1921 年 中国 共产 党 正式 成立 C . 1949 年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成立 标志 着 中国 共产 党 领导 政权 建立 D . 军委 主席 是 中国 共产 党 最高 军事 领袖 5 . 下列 关于 我国 古代 文学 作品 的 表述 , 正确 的 是 : A . 《 左传 》 是 中国 第 一 部 叙事 完备 的 编年 体 史书 , 记载 了 从 公元 前 722 年 至 公元 前 468 年 的 历史 。 B . 《 诗经 》 是 中国 最 早 的 诗歌 总集 , 分为 风 、 雅 、 颂 三 个 部分 , 其中 “ 风 ” 是 指 民间 歌谣 。 C . 《 楚辞 》 是 战国 时期 楚国 诗人 屈原 创作 的 一 种 新 诗体 , 其 代表 作品 有 《 离骚 九歌 》 等 。 D . 《 红楼 梦 》 是 中国 古典 小说 的 巅峰 之 作 , 以 贾宝玉 、 林黛玉 、 薛宝钗 的 爱情 故事 为 主线 。 6 、 下列 数字 中 , 不 属于 质数 的 是 ( ) A . 2 B . 4 C . 6 D . 77 、 ( 单选 题 ) 下面 哪 项 不 属于 世界 自然 遗产 的 范畴 ? A 、 长城 B 、 黄山 C 、 雅典 卫城 D 、 悉尼 歌剧 院 8 . 下列 关于 中国 现行 行政 体制 的 描述 , 错误 的 是 A . 中国 现行 行政 体制 是 实行 行政 主体 的 集权 制 B . 中国 的 基层 行政 体制 机构 按 层级 分为 乡 、 镇 、 村 ( 社区 ) 三 种 类型 C . 中国 实行 县 以上 干部 由 党 组织 选拔 和 任免 D . 中国 实行 “ 国民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计划 ” 的 制度 9 、 以下 有关 文学 常识 的 表述 中 , 不 完全 正确 的 一 项 是 : A . 《 长 恨 歌 》 描绘 了 唐朝 安禄山 之 乱 , 导致 唐明皇 李隆基 和 贵妃 杨玉环 死于非命 的 爱情 悲剧 。 B . 《 红楼 梦 》 是 中国 古代 四大 名著 之一 , 通过 对 贾母 家族 兴衰 的 描写 , 反映 了 当时 封建 社会 的 世态 炎凉 和 人情 冷暖 。 C . 《 三国 演义 》 充满 了 丰富 的 战争 场景 , 如 赤壁 之 战 、 夷陵 之 战 以及 长坂坡 之 战 , 展现 了 中国 古代 军事 家 们 的 智谋 和 勇猛 。 D . 《 西游记 》 是 一 部 以 神话 传说 的 基调 , 融合 了 宗教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4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4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自 测试 卷 及 解答 一 、 常识 判断 ( 20 题 ) 1 、 中国 历史 上 第 一 部 纪 传 体 通史 是 : A . 《 春秋 》 B . 《 史记 》 C . 《 汉书 》 D . 《 三国志 》 答案 : B . 《 史记 》 解析 : 《 史记 》 是 由 西汉 时期 的 司马迁 编撰 的 一 部 历史 著作 , 它 开创 了 纪 传 体 史书 的 形式 , 记载 了 从 黄帝 时代 到 汉武帝 时期 的 历史 。 《 史记 》 不仅 是 中国 历史 上 第 一 部 纪 传 体 通史 , 而且 因 其 广泛 的 涵盖 内容 和 深刻 的 见解 而 被 誉为 “ 史家 之 绝唱 , 无 韵之 离骚 ” 。 其他 选项 中 , 《 春秋 》 是 中国 古代 最 早 的 编年 体 史书 ; 《 汉书 》 是 继 《 史记 》 之后 由 班固 编写 的 东汉 前期 的 历史 ; 《 三国志 》 则 是 陈寿 所 著 , 记载 了 三国 时代 的 历史 。 请问 是否 还 需要 生成 更 多 的 题目 或者 有 其他 的 需求 ? 2 、 下列 关于 我国 古代 科技 成就 的 说法 , 正确 的 是 : A . 《 本草 纲目 》 是 由 东汉 时期 的 张仲景 编写 的 。 B . 指南 针 最 早 出现 在 战国 时期 的 司南 。 C . 造纸 术 是 在 唐朝 时期 发明 的 。 D . 火药 在 宋朝 时 被 首次 用于 军事 目的 。 【 答案 】 B . 指南 针 最 早 出现 在 战国 时期 的 司南 。 【 解析 】 A . 《 本草 纲目 》 实际 上 是 由 明朝 的 李时珍 编写 的 , 而 非 东汉 时期 的 张仲景 。 B . 正确 。 指南 针 的 前身 “ 司南 ” 最 早 出现 在 中国 战国 时期 , 是 早期 磁性 定向 工具 的 一 种 形式 。 C . 造纸 术 并非 唐朝 发明 , 而是 西汉 时期 由 蔡伦 改进 了 生产 工艺 , 使 之 更加 实用 。 D . 虽然 火药 的确 在 宋朝 得到 了 广泛 的 应用 , 但 其 最 早 的 记载 出现 在 唐末 , 用于 军事 目的 则 是 在 宋朝 。 3 、 中国 共有 ( ) 个 省级 行政 区 , 包括 23 个 省 、 5 个 自治 区 、 4 个 直辖 市 、 2 个 特别 行政 区 。 A . 33B . 34 C . 35 D . 36 答案 : B 解析 : 本 题 考查 的 是 中国 行政 区划 的 常识 。 中国 的 省级 行政 区 共有 34 个 , 这 是 固定 的 常识 性 知识 点 。 这些 省级 行政 区 具体 包括 23 个 省 ( 如 河北 省 、 山西 省 等 ) 、 5 个 自治 区 ( 内蒙古 自治 区 、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 等 ) 、 4 个 直辖 市 ( 北京 市 、 上海 市 、 天津 市 、 重庆 市 ) 以及 2 个 特别 行政 区 ( 香港 特别 行政 区 、 澳门 特别 行政 区 ) 。 A 选项 ( 33 个 ) : 此 选项 与 实际 的 省级 行政 区 数量 不符 , 缺少 一个 。 B 选项 ( 34 个 ) : 此 选项 正确 , 完全 符合 中国 省级 行政 区 的 实际 数量 。 C 选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 年 国家 公务 员 考试 行测 行政 职业 能力 测验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常识 判断 ( 本 大 题 有 20 小 题 , 每 小 题 0 . 7 分 , 共 14 分 ) 1 、 下列 关于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的 说法 中 , 哪 一 项 是 正确 的 ? A . 指南 针 最初 用于 航海 , 后 才 用于 军事 。 B . 火药 最 早 由 道士 在 炼丹 过程 中 发现 。 C . 造纸 术 是 由 东汉 时期 的 蔡伦 改进 并 推广 的 。 D . 印刷 术 的 出现 大大 促进 了 文化 的 传播 , 但 直到 宋代 才 开始 使用 活字 印刷 。 2 、 我国 古代 “ 五行 ” 理论 中 的 “ 金 ” 对应 于 以下 哪 种 元素 ? A . 水 B . 木 C . 火 D . 土 3 、 2023 年 是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成立 的 多少 周年 ? A . 74 周年 B . 75 周年 C . 76 周年 D . 77 周年 4 、 我国 宪法 规定 , 凡 具有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国籍 的 人 都 是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的 A . 居民 B . 公民 C . 村民 D . 侨民 5 、 下列 哪 一 项 不是 我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之一 ? A . 指南 针 B . 印刷 术 C . 火药 D . 针灸 6 、 以下 关于 我国 历史 事件 的 描述 , 正确 的 是 : A 、 秦朝 实行 的 是 郡县 制 , 汉朝 实行 的 是 三公 九卿 制 B 、 唐朝 实行 的 是 科举 制 , 清朝 实行 的 是 八股 取 士 C 、 明朝 实行 的 是 内阁 制 , 清朝 实行 的 是 六 部 制 D 、 元朝 实行 的 是 行省 制 , 明朝 实行 的 是 州 县 制 7 、 以下 哪 项 不是 我国 四大 发明 之一 ? A . 印刷 术 B . 造纸 术 C . 火药 D . 浑天仪 8 、 下列 哪 种 法律 行为 无效 ? A . 缺乏 行为 能力 人 实施 的 法律 行为 B . 约定 内容 违法 的 法律 行为 C . 认定 自然 事实 错误 的 法律 行为 D . 表 见 代理 9 、 根据 我国 《 宪法 》 的 规定 , 下列 哪 一 项 不是 公民 的 基本 权利 ? A . 平等 权 B . 言论 自由 C . 选举 权 与 被 选举 权 D . 劳动 权 10 、 根据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公务 员 法 》 , 公务 员 晋升 职务 应当 具备 的 条件 有 A . 工作 表现 突出 , 有 显著 成绩 和 贡献 B . 具备 拟 晋升 职务 所 要求 的 专业 知识 和 工作 能力 C . 经过 民主 推荐 , 工作 年限 和 任职 年限 达到 规定 要求 D . 具备 拟 晋升 职务 所 需 的 任职 条件 和 资格 E . 形成 或者 在 本职 工作 中 作出 突出 业绩 11 、 下列 哪 一 项 不是 2023 年 全国 两会 期间 提到 的 重点 工作 任务 ? A . 推动 高 质量 发展 B . 加强 社会 保障 体系 建设 C . 优化 生育 政策 D . 强化 安全 风险 管控 12 、 Tick the correct answer 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 当前 , 我国 在 生态 文明 建设 和 绿色 发展 方面 取得 了 显著 进展 , 以下 不 属于 这 一 成就 的 是 : A . 大气 质量 持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DOCX70.8KB 73
1/73
2/73
3/73
4/73
展开阅读剩余69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