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530人收藏
西藏昌都市左贡中学2023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西藏昌都市左贡中学2023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A.没有细胞结构B.无成形的细胞核C.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D.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2、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A.可以减少蔬菜病害B.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D.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3、不同的动物类群既有各自的特征,又有共同的特征。下列属于陆生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体表都被毛B.卵外都有坚韧的卵壳C.都是恒温动物D.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4、细胞中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信息主要储存在()A.细胞膜

西藏拉萨市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共40分)1.(2分)(2018·兖州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探究方法的类型和选取的变量是()A.观察法、水分B.实验法、温度C.调查法、光照D.实验法、光照2.(2分)(2015七上·达州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智能机器人B.电脑病毒C.乳酸菌D.钟乳石3.(2分)(2017七上·广东期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只有草兔狼组成的一条食物链。如果猎杀了全部的狼,则兔的数量变化曲线应为()A.B.C.D.4.(2分)(2016七上·泉州期中)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称为()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2分)(2017八下·枝江期中)将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纵切,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A.胚变成蓝色B.子叶变成蓝色C.胚乳变成蓝色D.种子变成蓝色6.(2分)(2015·庆云模拟)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是否直立行走B.能否使用天然工具C.能否制造简单的工具D.是否学会人工取火7.(2分

2022年西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022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A.植物的芽都可以发育成枝条B.图中的胚珠将来发育成果实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C.从着生位置看,为顶芽,为侧芽D.图中与花粉结合,将来发育成种子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结构-反射弧完成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B.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C.进入高原后,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减少1.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

西藏拉萨中学2019-2019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 染色体中某基因内部发生多个碱基对的缺失B. 人类猫叫综合征的产生C. 将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B. 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C. 本物种配子中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D. 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3.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及染色体形态种类数依次是A. 3、7 B. 1、7 C. 3、21 D. 7、3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 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C.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D.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5.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

西藏自治区左贡县中学2023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2、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病易感人群A.B.C.D.3、农民给作物施肥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根部受到损伤B.温度过高损坏植物C.土壤溶液浓度大D.水分运输不通畅4、下列有关人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的初始消化场所是口腔,口腔中的唾

西藏2023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西藏2023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3个神经元,不可能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B.刺激a处,a处的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增加,外流C.刺激c处,兴奋可经过b传向dD.反射弧中c受损后,给予e刺激,e不能发生反应2.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内。 下列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A.棉株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的mRNAC.土豆中含有抗病毒的基因D.从酵母菌中取得了干扰素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3.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B.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C.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4.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A.卵细胞 受精卵 体细胞 植物花粉5.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6.下列生物通常不用作生物武器的是:A.炭疽杆菌B.酵母

初二期中考试(生物)

从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调查法C.资料分析法D.实验法2.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嵩素是从植物黄花嵩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呼吸作用D.属于原核生物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上方山森林公园B.长沟湿地公园的所有植物C.红领巾公园的生物D.青龙湖公园的所有动物6.运动不当容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损伤的部位是图中的()A.B.C.D.7.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6-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命题:高二生物组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5×3=45分)1.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A.Ⅰ和Ⅲ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Ⅱ和Ⅳ2.一个ATP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的个数依次是(  )A.1、2、3 B.3、2、1 C.1、3、2D.1、1、23.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A.黄色 B.蓝色 C.砖红色 D.灰绿色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交叉互换  ④联会  ⑤染色体复制  ⑥染色单体分离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④⑥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④③⑥②①6。储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

八年级期中考试(生物)

珊瑚虫的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B.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D.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2.扁形动物生活方式既有寄生的,也有营自由生活的。A.胸部、腹部B.腹部、腹部C.胸部、胸部D.腹部、胸部7.水流经鱼的鳃后,水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氧增多了,二氧化碳也增多了B.氧减少了,二氧化碳也减少了C.氧增多了,二氧化碳减少了D.氧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8.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A.生殖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B.是变温动物C.有鳞片或甲D.有脊柱9.大鲵是现存最大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大鲵的生殖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体外发育10.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A.生物分类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D.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13.下列

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美丽的南海诸岛,许多岛礁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形成的。下列描述属于珊瑚虫显著特征的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D.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分节2.背腹扁平的华枝睾吸虫能寄生在鱼中,所以生吃鱼片不是很安全。下列关于华枝睾吸虫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寄生的扁形动物B.消化系统发达C.生殖器官发达D.有口无肛门3.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身体表面有角质层身体细长消化管长而发达生殖能力强消化管结构简单。A.B.C.D.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蚯蚓()A.为了便于饮水B.为了便于呼吸C.喜欢潮湿环境D.为了便于取食5.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中华鲟B.珊瑚虫C.蜘蛛蟹D.河蚌7.生物圈中最大的动物类群是A.软体动物B.节肢动物C.脊椎动物D.哺乳动物8.成语“金蝉脱壳”中所说的“壳”是指蝉的A.皮肤B.甲壳C.鳞片D.外骨骼9.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蜻蜓B.蝗虫C.蜜蜂D.蜘蛛10.我

2023届西藏昌都市左贡中学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2、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程菌”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

八年级期中检测(生物)

A.吸收营养B.进行呼吸C.保持水分D.在土壤中运动4.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长骨中空B.体表有羽毛C.体内受精D.身体呈流线型5.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A.抵御敌害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6.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A.属于防御行为B.有利于逃避敌害C.有利于捕食D.前三项都有意义8.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虾B.鱼C.鸡D.牛9.鸟类排便频繁的原因是()A.直肠短,不贮存粪便B.小肠短,不贮存粪便C.消化不完全D.小肠直肠都很发达,消化快10.如图,在关节结构示意图中,标号和分别是()A.关节头和关节腔B.关节头和关节囊C.关节窝和关节软骨D.关节窝和关节腔1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下列生肖动物组合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是()A.猪、蛇、鸡B.鸡、牛、鼠C.鸡、兔、蛇D.狗、羊、蛇12.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西藏昌都市左贡中学2023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DOC267KB 14
1/14
2/14
3/14
4/14
展开阅读剩余10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