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3.7万次浏览
7414人收藏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40°八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1.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10.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2cm,2cm,4cm B.3cm,8cm,3cm C.3cm,4cm,6cm D.5cm,4cm,4cmA.a+3b+3 B.2a2b C. ab02.不等式2x+30的最小整数解是()二、填空题A. 211.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是3.若点P(1-m,2m-4)在第四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1m2 C. m24.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12.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由ab得ac2bc2 B.由ac2bc2得ab13.如图,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由-a2得a2 D.由2x+1x得x114.如图,直线y1=x+b与y2=kx1相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5.如图,直线y=kx+b与坐标轴的两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kx+b+30的解为( x21的解集.第5题图第6题图第9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若AE=3,ADC的周长为8,则ABC的周长为.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三、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60分.则小明至少答对的题数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A.11道B.12道C.13道D.14道第一次月考试题7.若x+a<y+a,ax>ay,则(  )一.选择题(36分)A.x>y,a>0B.x>y,a<0C.x<y,a>0D.x<y,a<01.下面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8.如图,已知△ABC中,AB=3,AC=5,BC=7,在△ABC所在平面内一条直线,A.2,2,3B.60,80,100C.4,5,6D.5,6,7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有一个边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线最多可画(  )A.17B.22C.13D.17或223.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10,S△ABD=15,则CD的长为(  )A.2条B.3条C.4条D.5条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10,DE=2,AB=4,则AC长是(  )A.3B.4C.5D.6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和AC上,若AD=AE,则下列

最新北师大版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翰林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班级姓名考号分数一、选择题(24分)。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 BE,CF,ACDF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3、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 8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5、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A. x>2 6、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A. 7、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A ACBD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最新北师大版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A. x<2二、填空题(18分)。1、在ABC中,ABAC,A44°,�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 ,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下列二次根式中, 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2. 的值等于( )A. - B. - C. 1 D. -13. 如图, 在△ABC中, ∠C=90°, AC=2, 点D在BC上, ∠ADC=2∠B, AD=, 则BC的长为( )A.-1 B.+1 C.+1 D.-14.在下列条件中, 不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C.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D.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相等5. 在▱ABCD中, AD=8, AE平分∠BAD交BC于点E, DF平分∠ADC交BC于点F, 且EF=2, 则 AB的长为( )A. 3 B. 5C. 2或3 D. 3或56. 如图, 在△ABC中, ∠BAC=45°, AB=AC=8, P为AB 边上一动点, 以PA, PC为边作▱PAQC, 则对角线PQ长度的最小值为( )A. 4 B. 8 C. 2 D. 6二.填空题(共6小题 , 每题3分, 共18分)7.已知m=+2,n=-2,则=_______.8.已知2<x<5, 化简: =________________.9.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2,0)、B(1,1),则第四个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10.已知x是实数且满足, 则相应的代数式x2+2x﹣1的值为________ . 11.观察下列等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3(72xx(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15.(本小题满分7分)解不等式组:xx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213341.已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b B、a-b>0 C、2a > 2b D、a+1>b+12.不等式2x-3<5的解集是( ) A.x<1 B.x<4 C.x<8 D.x<16 3.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x2- xy2 B.x2+y2 C.2y2+2 D. 1- y216. (本小题满分7分)分解因式:3的最简公分母是().(1)a(x-3)+2b(3-x) (2)x2y-2xy2+y34.分式yx265和xyz4A.12 x y z B.24 x y z C.12 x2 y z D.24 x2 y zxx1()5.化简:xyxy D. yA.1 B.xy C.xyx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7. (本小题满分7分)计算:(yxx)xyy÷xy6.“6与x的2倍的差不大于0”用不等式表示是。7.长度为3cm,7cm,x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8.多项式12x3y2z3+18x2y4z2-30x4yz3各项的公因式是9.当m= 时,4a2+mab+16b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yx,(5)2中是分式的是(只填序号)。10.下列各式:,(3)31291()2(,2)ba,(4)2522的值是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等腰三角形的最短边是底边;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点D,则BD的长为()A.B.C.D.3.如图,在ABC中,,点D在AC边上,且,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4.(2015&#8226;湖北荆门中考)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8或10B.8C.10D.6或125.如图,已知 下列结论:;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在ABC中,ABC=123,最短边cm,则最长边AB的长是()A.5cmB.6cmC.cmD.8cm7.如图,已知,,下列条件能使的是()A.B.C.D.三个答案都是8.(2015&#8226;陕西中考)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9.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得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称这条射线为这个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5)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2)对称轴示 只有一条>B(1)轴对称是指(两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2)只有(--条)对称轴.区别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联系4.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与X轴或Y轴平行的直线的两个点横(纵)坐标的关系;关于与直线X=C或Y=C对称的坐标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x,-y)\ _.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x,y)\ _.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理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线就可以推知另两线。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circ},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十三章实数知识要点归纳 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零有理数负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小数1.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数轴:规定了_、_和_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重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3、相反数与倒数;\mid a \mid = \cases {a(a>0)\cr 0(a=0)\cr -a(a<0)}4、绝对值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6、科学记数法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初二数学知识点大全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项数:三项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4)完全平方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翰林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班级姓名考号分数一、选择题(24分)。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 BE,CF,ACDF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3、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 8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5、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A. x>2 6、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A. 7、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ACBD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A. x<2二、填空题(18分)。1、在ABC中,ABAC,A44°,则B 度。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

初二数学全部知识点

初二数学全部知识点初二数学全套知识点总结1一、定义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二、重点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

初二数学人教版

关注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核心思想的巩固和提高。复习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中寻找考题的“影子”。历来考试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是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复习时,应多从课本中取材,并适当对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等,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不断设置新的教学情境和复习内容。第13章《实数》基础篇近年中考考查实数内容的题型较多,多以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有判断、比较大小、求绝对值等题型也比较常见.重点考查: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的掌握情况.实数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实数运算等内容.利用数轴,靠直观判断给出实数的特点,进行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注意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掌握数学方法。复习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复习的角度要从终结性教学逐步转向过程性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实数运算的灵活变通:1、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新运算法则“*”如下:当a \ge b时,a*b=b^{2};a<b时,a*b=a.则当x=2时,(1*x)= \ _.和“-”仍为实数运算中的乘号和减号)例2:同底数幂公式的灵活运用:2、若a>0且a^{x}=2,a^{y}=3,a^{x-y}的值为()4A.

八年级数学(2)

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AC相交所成锐角为4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50°B.60°C.150°D.50°或150°3.小明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在用右手拿着梳子向左梳头,那么他实际是()A.用右手向左梳头B.用左手向右梳头C.用右手向右梳头D.用左手向左梳头4.点P(a+b,2a-b)与点Q(-2,-3)关于X轴对称,则a+b=()1A.BC.-2 D.2323MN5.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BDCA.M=N B.AM=CNC.AB=CD D.AMCN6.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 ADE=ADF7.等腰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标,能确定的是()A.横坐标B.纵坐标C.横坐标及纵坐标D.横坐标或纵坐标8.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5°,两腰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则()A.点P在三角形内B.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C.点P在三角形外D.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9.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C有下列说法:E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4B.C.D.2.将线段AB平移1cm,得到线段A’B,’则点B到点B’的距离是().A.2cmB.1.5cmC.1cmD.0。5cm3.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B.2,3,4;C.6,8,10;D.5,12,9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野外捕捉蝴蝶制作标本.其中有2人每人捉到6只,有4人每人捉到3只,其余5人每人捉到4只,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捉到蝴蝶只数为()A.3B.4C.5D.65.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6。如图,△ABO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2)、B(2,1)、O(0,0),如果将△ABO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那么点A、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2,1)、(2,1)B.(-2,2)、(-1,2)C.(2,—1)、(2,-1)D.(2,-2)、(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B.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形状,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C.平移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DOC83.5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