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 ) A. 河姆渡遗址房屋B. 半坡遗址房屋C.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D. 东汉陶院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国家。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反映的是夏朝出现了辉煌的宫殿,反映了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C项正确;河姆渡遗址房屋反映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与夏朝无关,排除A项;半坡遗址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与夏朝无关,排除B;东汉陶院落,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排除D项。故选择C项。 2. 《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宋辽盟约的订立B. 商贸流通的需要C. 海外贸易的繁荣D. 造纸技术的改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材料表达的意思是蜀地使用铁质钱,人民苦于带着很重的铁钱辗转贸易,所以设想出个书写纸条代替铁钱的办法,以方便经商贸易,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 常州籍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下列可作为该论断依据的是( ) A 清政府始设军机处B. 全国人口达到3亿 C. 官僚体制整体腐败D.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乾隆之后,官僚体制整体腐败,造成清朝衰机,C项正确;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排除A项;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与“清朝的衰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这一现象起因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瓦解,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排除D项。故选择A项。 5. “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 A. 进军井冈山B. 红军长征C. 挺进大别山D. 转战陕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可得出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上井冈山,A项正确;长征不是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排除B项;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排除C项;转战陕北不是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A项。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被彻底废除。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建国后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实施于三大改造过程中,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的破坏,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为中国农民脱贫起到重要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7.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明确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别的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因此,发展中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 ) A. 和平共处原则B. 求同存异方针C. 合作共赢方针D. 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别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发展中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此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排除B项;合作共赢方针不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发展外交关系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8. 《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它诞生于( ) A 伯里克利主玫时期B. 罗马共和国时期 C.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D. 查理曼帝国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B项正确;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排除A项;查士丁尼时期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排除C项;查理曼帝国时期是 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9. 阿拉伯文化承前启后、沟通东西,被认为是“居于中间的文明”。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金字塔的修建B. 阿拉伯数字形成C. 三角贸易兴盛D. 美洲州作物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担当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拉伯数字就是阿拉伯文化的典型代表,B项正确;金字塔是埃及人修建的,排除A项;三角贸易兴盛与阿拉伯人无关,排除C项;美洲作物的传播与三角贸易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 16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被探险家的发现改变了。这些探险家在证实世界广阔无垠的同时,也( ) A. 开始了殖民掠夺B. 推翻了等级制度C. 传播了民主思想D. 终结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也开始了殖民掠夺之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后,推翻了等级制度,排除B项;C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1.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揭示了( ) A. 光荣革命的影响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工业革命的背景D.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可得出材料强调了因市场的不断扩大面导致技术领域的革新,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因此提示的是背景,C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A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 某文献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此处“掘墓人”是指( ) A. 庄园农奴B. 市民阶层C. 黑人奴隶D. 无产阶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D项正确;庄园农奴是欧洲中世纪的被压迫阶级, 欧洲中世纪的市民阶层是瓦解欧洲封建社会的力量, 黑人奴隶最初是三角贸易的产物,排除ABC三项。故 选D项。 13.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曾经酿成这场战争的那个大问题一一德国问题,仍引旧摆在国际事务的中心。”这预示着( ) A.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B. 第二次世界大战祸根已然埋下 C.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D. 欧洲各国将“用一个声音说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曾经酿成这场战争那个大问题一一德国问题,仍引旧摆在国际事务的中心”可知,第一次战争结束时德国问题仍是大问题,说明与德国有关的问题还未解决,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B项正确;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说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战结束后还没有出现冷战对峙局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欧洲各国将“用一个声音说话”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加强联合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下图为《西方主要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时间表》,据此,可以推断( )

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229人收藏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常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A.河姆渡遗址房屋B.半坡遗址房屋C.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D.东汉陶院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国家。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反映的是夏朝出现了辉煌的宫殿,反映了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C项正确;河姆渡遗址房屋反映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与夏朝无关,排除A项;半坡遗址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与夏朝无关,排除B;东汉陶院落,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排除D项。故选择C项。2.《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常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A.河姆渡遗址房屋B.半坡遗址房屋C.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D.东汉陶院落2.《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宋辽盟约的订立B.商贸流通的需要C.海外贸易的繁荣D.造纸技术的改进3.常州籍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下列可作为该论断依据的是()A.清政府始设军机处B.全国人口达到3亿C.官僚体制整体腐败D.四大徽班进京献艺4.“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这一现象起因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5.“从实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最新江苏常州历史中考试题解析与答案

最新江苏常州历史中考试题解析与答案江苏常州历史中考试题解析与答案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2014·江苏常州)1.“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抵御了外来侵略D.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2014·江苏常州)2.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B.西晋政府顺应入口南迁浪潮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C(2014·江苏常州)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 【解析】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半坡聚落的遗址。注意题目强调的“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指的是农耕文明的出现。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选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历史中考试卷

常州市二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A.河姆渡遗址房屋B.半坡遗址房屋C.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D.东汉陶院落2.《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宋辽盟约的订立B.商贸流通的需要C.海外贸易的繁荣D.造纸技术的改进3.常州籍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下列可作为该论断依据的是A.清政府始设军机处B.全国人口达到3亿C.官僚体制整体腐败D.四大徽班进京献艺4.“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这一现象起因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5.“从实践意义说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政治、历史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试卷共6页,包含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1.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B.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D.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西藏自治B.青海省C.四川省D.甘肃省3.20

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书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A.册封_、班禅B.郑和下西洋C.澶渊之盟D.迁都洛阳3.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水经注》4.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A.译述《天演论》B.率军收复x疆C.编著《海国图志》D.创办《新青年》5.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该新闻报道的是()A.七七事变爆发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西安事变爆发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6.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

(中考十年)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2年中考中现史试题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试题(附真题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史记》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A.汉朝B.北魏C.唐朝D.宋朝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李约瑟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齐民要术》B.赵州桥C.活字印刷D.《天工开物》4.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但是具有诱发作用的鸦片故争往往被确定为中国进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选项D 历史学家的观点带有个人主观意识,可信度不高,排除;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料的区分。我国日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下图是某学术论文中的插图(局部),该论文讨论的题目是( 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A.布局严整对称的唐长安城B.宋代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C.南宋临安与经济重心南移D.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划【答案】D【答案】B【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解析】【分析】把握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稻作文明”,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解析】【分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

江苏省常州市历史中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答案:B.指南针解析:指南针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航海技术,使得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从而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其他发明如造纸术和印刷术主要影响了文化的传播与保存,火药则在军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们都不直接关联于新航路的发现。2、唐朝时期,哪一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对外交流与贸易的发展?A.科举制度B.均田制C.丝绸之路的保护与鼓励D.郡县制答案:C.丝绸之路的保护与鼓励解析:唐朝通过保护和鼓励丝绸之路的贸易,增进了与沿线国家的文化和经济交流。科举制度主要是为了选拔官员;均田制是对土地分配的一种制度,旨在减少贫富差距;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的体制,并非直接促进对外交流的措施。3、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

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答案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常州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5分)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下列劳动工具中,最能直接证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石器B.骨耜C.铜铲D.铁铧2.(1.5分)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草木皆兵D.三顾茅庐3.(1.5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东汉B.宋代C.元代D.明代4.(1.5分)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的诗句有可能被清朝统治者认为“大逆不道”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C.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精品
DOCX244.3KB 11
1/11
2/11
3/11
4/11
展开阅读剩余7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