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 A. 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 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 C. 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 2. 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 A. 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 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 C. 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D. 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 3.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A.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D.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4. 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就连被称作“老顽固”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痛加删汰”。这表明当时( ) A 变法诉求日趋强烈B. 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C. 阶级矛盾渐趋激化D. 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5. 某历史探究小组基于“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等要求,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相关叙述展开讨论。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AB. BC. CD. D 6. 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A.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传播B.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 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D.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7. 下图是20世纪三十年代流传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种百姓易于接受、直观性、感染力强的宣传漫画,该宣传漫画的创作( ) A. 标志着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B. 有利于动员广大民众参加革命 C. 表明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 鼓舞了抗日义勇军的斗争士气 8. 张海鹏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谈话中说:“(甲午中日战争)50年后,中国终于一雪前耻,其原 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国自身的努力。”“中国自身的努力”主要在于( ) A.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坚持全民族抗战 C. 反法西斯同盟援助D. 解放区土地改革 9.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 A. 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 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 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10. 有学者认为:“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革命改变了欧美的社会。”材料中的“改变”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体现是( ) A.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B. 欧洲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 C. 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D. 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 11. 自1948年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以来,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共有71次。截至2023年9月,联合国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2项,轨迹覆盖了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该材料旨在强调联合国( ) A.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 B. 助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 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快速发展 D. 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2. 下组图片是某同学在假期完成主题特色作业时搜集到的素材,该组素材意在说明(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B. 技术进步助推人类社会发展 C.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加速D. 人类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5.8万次浏览
1.2万人收藏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2.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的C.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企业名称地位后世发展汉阳铁厂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武汉钢铁公司江南制造总局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江南造船有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和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的陶器残片。这些残片证实广西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文献典籍B.神话传说C.考古发现D.影视资料2.西周时期,天子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与此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3.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A.风格多样B.交流频繁C.立意高远D.题材广泛4.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纸币广泛流通B.海外贸易发达C.经济重心南移D.城市商业繁荣的5.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
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4年【初中历史】最新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电子版可打印

2024年【初中历史】最新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电子版可打印

2024年统编版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统编版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2.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的C.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企业名称地位后世发展汉阳铁厂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武汉钢铁公司江南制造总局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江南造船有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对其研究,可以了解()红山文化玉龙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4.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第1 页共11 页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6.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7.“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丰富C.对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往交融8.“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

2024年部编版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附有答案)

202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附有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2.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C.“推恩令”的实施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唐朝时,来自东罗马、大食、新罗等国的客使汇聚于都城长安。不少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还在朝廷中任职。这反映出唐朝()A.文化交流的频繁B.民族交融的盛况C.对外交通的发达D.开放包容的气度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
部编版历史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部编版历史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B合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历史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统一六国C、汉朝建立D、三国鼎立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荀子C.柏拉图D.墨子4、题干: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时期D.隋唐时期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兵圣”?A.孙武B.岳飞C.张良D.李靖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西汉建立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7、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进入了“文景之治”8、题干:下列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DOCX381.1KB 6
1/6
2/6
展开阅读剩余4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