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的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
查摆的主要问题(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政治定力的"压舱石"作用未完全彰显。在系统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不够深入,对上级精神的意义理解尚未完全转化为维护思想的行动自觉。例如在基层调研中,对个别群众不当言论未能及时制止。二是政治敏锐的"探照灯"功能有待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新动向的研判存在"慢半拍"倾向,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有时满足于"守好责任田",缺乏"跳出局部看全局"的战略眼光。特别是在新媒体舆情应对中,存在被动防御多、主动引导少的现象。三是政治纪律的"高压线"意识仍需强化。在净化政治生态方面更多关注显性问题,对"潜规则""亚文化"等隐性病灶整治力度不足。 产生问题的根源(一)理论武装的“充电桩”接续不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政治三力”如同三盏明灯,但因理论学习的“电压不稳”,导致灯光时明时暗。具体表现为:在研读原著时习惯“划线式阅读”,对****观点方法的掌握停留在“知其然”层面;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存在“选择性适配”,遇到棘手问题更倾向用经验主义“老方子”而非创新理论“新钥匙”这种“学用两张皮”现象,本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4值观“总开关”的螺丝未拧紧,如同精密仪器的校准偏差虽微小却影响整体运转精度。(二)宗旨意识的“定盘星”有所偏移群众观念如同指南针,本应始终指向“人民满意”的北极,但在实际工作中偶现“磁偏角”。调研走访时 下一步整改打算(一)筑牢思想根基,校准政治“指南针”实施理论武装“铸魂工程”,建立“晨读一刻钟、夜学两课时”常态化学习机制,将等著作列为“案头6书”,开展“原著精读、原理深悟、实践细研”三维学习行动。推行“政治三力”提升计划,每季度组织“时政热点思辨会”,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穿透式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擦亮政治慧眼。建立“学用转化评估体系”,将理论学习成效纳入干部考核“硬指标”,通过“理论测试+实践答辩”双轨评价,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口号变为行动标尺。(二)强化宗旨意识,架设民生“连心桥”深化“一线工作法”2.0版,实行“每月三日制”:1日基层蹲点日、15日群众接待日、30日问题回访日,建立“民情日记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闭环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