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的生平故事相关资料
9.7万次浏览
1.9万人收藏
关于毛泽东的生平故事

关于毛泽东的生平故事

关于毛泽东的生平故事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一、童年时期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母亲文七妹。毛泽东从小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小时候曾在私塾读过书,但后来他对这种教育方式感到不满,因为他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背诵,而忽略了理解和思考。他喜欢读《水浒传》等历史小说,这些书籍培养了他的反抗精神和爱国情怀。二、青年时期毛泽东的青年时期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度过的。他曾到过湖南的一些地方做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深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在五四运动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生平简介(最全版) (2)

• 毛泽东 ( 1893 ~ 1976 ) : 伟大 的 马克思 主义 者 , 无 产 阶级 革命 家 、 战略 家 和 理论 家 , 中国 共产 党 、 中 国 人民 解放 军 和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的 主要 缔造 者 和 领 导 人 。 毛泽东 故居 - - 上 屋 场 • 1893 年 12 月 26 日 , 诞生 在 湖南 省 湘潭 县 韶山 冲 一个 农民 家庭 。 • 辛亥 革命 爆发 后 在 起义 的 新军 中 当 了 半年 兵 。 1914 ~ 1918 年 , 在 湖南 第 一 师范 学校 求学 。 毕 业 前夕 和 蔡和森 等 组织 革命 团体 新民 学会 。 1913 年 在 湖南 省 立 第 四 师范 学校 预科 读书 1919 年 11 月 , 与 父亲 毛贻昌 ( 左 二 ) 、 堂 伯父 毛福生 ( 右 二 ) 和 弟弟 毛泽覃 在 长沙 。 俄国 十月 革命 • 五四 运动 前后 接触 和 接受 马克思 主义 , 1920 年 , 在 湖南 创建 共产 主义 组织 。 1919 年 五四 运动 。 图 为 北京 大 学 的 游行 队伍 向 天安门 进发 杨开慧 , 名 霞 , 字 云锦 , 著名 学者 杨昌济 教 授 独女 。 1901 年 11 月 6 日 出生 于 湖南 省长 沙县 板仓 一个 进步 知识 分子 家庭 。 1920 年 下 半年 加入 中国 社会 主义 青年 团 。 是 年 冬 与 毛泽东 结婚 。 1921 年 加入 中国 共产 党 后 , 一直 追随 毛泽东 同志 从事 革命 活动 , 在 极 为 艰苦 、 险恶 的 条件 下 从事 党 的 机要 和 交 通 联络 工作 , 开展 农民 运动 、 工人 运动 、 妇女 运动 和 学生 运动 。         1930 年 10 月 , 杨开慧 被捕 。 面对 种 种 威逼 利诱 , 严刑 拷打 , 杨开慧 坚贞 不屈 , 大义 凛然 。 1930 年 11 月 14 日 , 杨开慧 英勇 就义 于 浏阳 门外 识字 岭 , 年 仅 29 岁 。 杨开慧 与 儿子 岸 英 、 岸 青 于 1924 年 在 长沙 合影 。 • 1921 年 7 月 , 出席 中国 共 产 党建 党 的 第 一 次 全国 代 表 大会 , 后任 中共 湘 区委 员 会 书记 , 领导 长沙 、 安 源 等 地 工人 运动 。 1921 年 7 月 下旬 至 8 月 初 , 在 上海 ( 后移 浙江 嘉兴 南湖 ) 召开 了 中国 共产 党 第 一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中国 共产 党 正式 建立 。 毛泽东 同 何叔衡 作为 长沙 共产 主义 小组 的 代表 出席 会议 , 时年 28 岁 。 • 1923 年 , 出席 中共 第 三 次 全 国 代表 大会 , 被 选 为 中央 执 行 委员 , 参加 中央 领导 工作 。 1924 年 , 毛泽东 在 上海 • 1924 年 国 共 合作 后 , 在 国民党 第 一 、 第 二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上 都 当 选 为 候补 中央 执行 委员 , 曾 在 广 州 任 国民党 中央 宣传

毛泽东主要事迹

毛泽东 主要 事迹 毛泽东 同志 在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中央 人民 政府 成立 典礼 ( 即 开国 大 典 ) 上 。 缔造 了 一 支 人民 的 军队 — —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毛泽东 同志 是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的 创建 人 之一 。 这 个 军队 开始 的 时 候 是 很 弱小 的 , 其 主要 成分 是 农民 , 又 带 有 旧式 军队 的 影响 。 要 将 这 样 一 支 军队 改造 并 建设 成 用 无 产 阶级 思想 武装 起来 的 人民 军队 , 其 艰 巨 性 可想而知 。 许多 老 一 辈 革命 家 对 军队 的 建设 都 曾 作出 过 不同 贡献 , 但 作出 贡献 最大 、 起 决定 性 作用 的 还是 毛泽东 同志 。 为 建设 和 培育 这 支 军队 , 毛泽东 同志 耗费 了 大 半生 的 心血 。 从 三 湾 改编 决定 党 的 支部 建 在 连 上 , 制定 三 大 纪律 、 六 项 注意 , 到 古田 会 议 总结 建军 两 年 多 的 经验 作出 决议 , 明确 红军 是 一个 执行 革命 的 政治 任务 的 武装 集团 , 使 红军 肃清 了 旧式 军队 的 影响 , 完全 建立 在 马克思 列宁 主义 的 基础 上 , 整个 红军 成为 真正 的 人民 军队 , 毛泽东 同志 的 建 军 路线 基本 形成 。 以后 , 经过 抗日 战争 、 人民 解放 战争 , 毛泽东 同志 的 建军 思想 不断 丰富 和 发展 。 如 规定 官兵 一致 、 军民 一致 、 瓦解 敌军 的 政治 工作 的 基本 原则 ; 提出 “ 三八 ” 作风 ; 在 军队 内部 实行 政治 、 经济 、 军事 三 大 民主 ; 规定 军队 是 战斗 队 , 又 是 工作 队 、 生产 队 。 新 中国 成立 后 , 又 提出 实现 军队 的 革命 化 、 正规 化 、 现代 化 , 等等 。 如 果 把 毛泽东 同志 关于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的 建军 思想 综合 起来 , 可以 归纳 为 这样 几 条 : 坚持 党 对 军队 的 绝对 领导 ; 全心全意 为 人民 服务 是 军队 的 唯一 宗旨 ; 政治 工作 是 军队 的 生命 线 ; 军队 必须 执行 严格 的 纪律 和 发扬 勇敢 战斗 、 不怕 牺牲 、 不怕 疲劳 和 连续 作战 的 优良 作风 ; 军队 要 实现 革命 化 、 正规 化 、 现代 化 。 在 毛泽东 建军 思想 的 指导 和 培育 下 , 在 毛泽东 同志 亲自 领导 和 指 挥 下 ,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由 小 到 大 、 由 弱 到 强 , 经过 长期 的 艰苦卓绝 的 斗争 , 战胜 了 比 自己 强大 得 多 的 内外 敌人 , 解放 了 全 中国 ( 除 台湾 等 岛屿 ) 。 这 是 一 支 听 党 指挥 , 与 人民 血肉相连 , 纪律 严明 、 英勇 善战 的 军队 。 当年 人民 解放 军 解放 大上海 , 官兵 不住 民宅 而 露宿 街头 的 事 迹 , 被 广为 传颂 。 锦州

毛泽东伟大事迹介绍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无论在他的生前还是故后,他的非凡伟绩、光辉思想和巨大魅力,总是超越时代、泽被后世,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这朴素的话语,发自一位“三落三起”、饱经沧桑的老一辈革命家之口,格外厚重深沉。这是伟人相望的崇敬,更是历史郑重的结论。在风雷激荡、翻天覆地的20世纪,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斗,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我们党的精神世界;毛泽东的伟大品格情操,如此广泛地哺育着一代代中国人,以至在他逝去20多年后,他的形象依然在人们心中高高矗立。他是永远的毛主席。毛泽东使中

毛泽东人物事迹

创建 了 一个 新 中国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毛泽东 同志 同 他 的 战友 们 领导 中国 共产 党 和 中国 人民 , 经过 长期 艰苦卓绝 的 斗争 , 经历 了 多 次 挫折 和 失败 , 克服 了 千难万险 , 在 几 次 危急 的 时刻 力挽狂澜 , 出奇制胜 地 挽救 了 革命 , 最终 取得 了 革命 的 胜利 , 创建 了 新 中国 。 一个 黑暗 的 旧 中国 , 变成 一个 光明 的 新 中国 ; 一个 四分五裂 、 内乱 不已 、 匪患 不 绝 、 民不聊生 的 旧 中国 , 变成 一个 强大 统一 ( 除 台湾 等 岛屿 ) 和 人民 安居乐业 、 各 民族 平等 和睦 相处 的 新 中国 ; 一个 饱受 列强 欺凌 和 宰割 、 被 人 称为 “ 东亚 病夫 ” 的 旧 中国 , 变成 一个 独立 自主 、 屹立 在 世界 东方 的 新 中国 ; 一个 由 地主 、 官僚 、 买办 乃至 洋人 主宰 的 旧 中国 , 变成 一个 由 人民 当家作主 的 新 中国 。 谈 到 这些 巨大 而 深刻 的 改变 , 人们 首先 不 能 不 想到 毛泽东 同志 对 党 、 国家 、 人民 和 民族 所 建立 的 不可磨灭 的 历史 功绩 。 正如 邓小平 同志 所 指出 的 : “ 没有 毛 主席 , 至少 我们 中国 人民 还要 在 黑暗 中 摸索 更 长 的 时间 。 ” “ 没有 毛 主席 就 没有 新 中国 ” 。 新 中国 的 成立 不仅 在 中国 近 现代 历史 上 是 一个 翻天覆地 的 大 事件 , 在 中国 几 千年 的 历史 上 也 是 一个 划 时代 的 大 事件 。 它 改变 了 100 多年 来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的 社会 , 推翻 了 帝国 主义 和 封建 主义 的 双重 压迫 和 统治 , 废除 了 100 多年 来 帝国 主义 在 中国 的 种种 特权 和 延续 几 千年 的 封建 土地 制度 , 彻底 结束 了 近代 以来 中华 民族 的 屈辱 历史 。 毛泽东 同志 为 新 中国 确立 了 人民 民主 专政 的 国体 , 并 在 此 基础 上 建立 了 一个 根本 政治 制度 人民 代表 大会 制度 , 两 个 基本 政治 制度 中国 共产 党 领导 的 多 党 合作 和 政治 协商 制度 、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度 。 毛泽东 同志 又 适时 地 、 创造 性 地 用 和平 的 方法 实现 社会 主义 的 三 大 改造 , 建立 了 社会 主义 基本 经济 制度 。 这些 制度 是 总结 了 近代 以来 中国 的 历史 经验 、 完全 根据 中国 的 实际 情况 制定 的 , 对于 坚持 和 巩固 社会 主义 , 充分 发扬 人民 民主 , 保证 国家 长治久安 , 巩固 国家 统一 , 实现 各 阶层 、 各 党派 、 各 民族 的 大 团结 , 起 着 决定 性 的 作用 。 把 中国 建设 成为 一个 文明 、 民主 、 富强 的 社会 主义 现代 化 国家 , 使 中国 走 在 世界 前列 , 是 毛泽东 同志 不懈 奋斗 的 目标 。 为了 实现 这 一 目标 , 他 从 思

毛泽东事迹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同志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英勇的气概、雄才大略和宽广胸怀。他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他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毛泽东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首先,我们要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人民的忠诚。他始终把人

毛泽东相关事迹

世纪伟人毛泽东胸怀博大、豁达豪爽、无私无畏、意志如钢,是条平常轻易不流泪的硬汉子。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过泪。但是,在他那波澜壮阔、雄奇丰富、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中,却还是有那么几次落下热泪的时候,是个爱动感情的人,呈现出温情细致的一面。虽然素有“男儿有泪不轻弹”之说,可也公认“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人。对此,毛泽东有过一次言简意赅的明确阐述1937年在延安当他看到贺子珍去意已定时,极力挽留她。他知道,她这个时候提出要走,同自己有关,曾经说了一番十分动情的话:“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我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在乌江南
毛泽东的生平和人物事迹

毛泽东的生平和人物事迹

毛泽东的生平和人物事迹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新军。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

毛主席的经典故事

毛主席一生中的最后一次,1957年11月2日毛主席最后一次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并且在苏联发表了重要的演讲,毛主席演讲时说到: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年轻人的。1974年毛主席81岁生日的时候与周恩来总理促膝长谈到次日凌晨,这也是两位伟人一生中最后一次的谈话。#领袖毛泽东#1967年的时候毛主席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乘飞机从武汉离开飞往上海,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乘坐飞机。1974年10月13日81岁的毛主席在室内游泳池游了四次泳,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游泳。毛主席在1976年5月27日的时候会见了来自巴基斯坦的总理布托,这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毛主席曾经戏称自己是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毛主席一生与书为伴,在毛主席的床上面有一半的位置是属于书籍的,文房四宝即是笔、墨、纸、砚,毛主席就是利用平生所学,运筹于帷幄之中,打败了腐朽的国民党军队。而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就是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

介绍毛泽东生平简介

和 功绩 青年 老年 毛泽东 简介 毛泽东 ( 18931976 ) : 伟大 的 马克思 主义 者 , 无 产 阶级 革命 家 、 战略 家 和 理论 家 , 中国 共产 党 、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和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的 主要 缔造 者 和 领导 人 。 湖南 湘潭 人 。 1893 年 12 月 26 日 生于 一个 农民 家庭 。 19141918 年 , 在 湖南 第 一 师范 学校 求学 。 毕业 前夕 和 蔡和森 等 组织 革命 团体 新民 学会 。 五四 运动 前后 接触 和 接受 马克思 主义 , 1920 年 , 在 湖南 创建 共产 主义 组织 。 1913 年 在 湖南 省 立 第 四 师范 学校 预科 读书 首先 , 一 九 一 三 年 , 毛泽东 二 十 岁 , 以 第 一 名 的 成绩 考入 湖南 第 四 师范 , 后 第 四 师范 合并 入 第 一 师范 。 毛泽东 考试 的 文章 写 的 很 好 , 毛泽东 很 注重 身体 锻练 , 毛泽东 确实 一年四季 洗 凉水 澡 1921 年 7 月 , 出席 中国 共产 党 建党 的 第 一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后任 中共 湘区 委员 会 书记 , 领导 长沙 、 安源 等 地 工人 运动 。 1923 年 , 出席 中共 第 三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被 选 为 中央 执行 委员 , 参加 中央 领导 工作 。 1924 年 国 共 合作 后 , 在 国民党 第 一 、 二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上 当选 为 候补 中央 执行 委员 , 曾 在 广州 任 国民党 中央 宣传 部 代理 部长 , 主编 《 政治 周报 》 , 主办 第 六 届 农民 运动 讲习 所 。 1926 年 11 月 , 任 中共 中央 农民 运动 委员 会 书记 。 1927 年 大革命 失败 前 在 武汉 1925 年 冬至 1927 年 春 , 先后 发表 《 中国 社会 各 阶级 的 分析 湖南 农民 运动 考察 报告 》 等 著作 指出 农民 问题 在 中国 革命 中 的 重要 地位 和 无 产 阶级 领导 农民 斗争 的 极端 重要 性 , 批评 了 陈独秀 的 右倾 思想 。 1928 年 , 同 朱德 领导 的 起义 部队 会师 , 成立 工 农 革命 军 ( 不久 改称 红军 ) 第 四 军 , 他 从 中国 的 实际 出发 , 提出 在 国民党 政权 统治 比较 薄弱 的 农村 发展 武装 斗争 , 开创 了 以 农村 包围 城市 、 最后 夺取 城市 和 全国 政权 的 道路 。 1930 年 8 月 , 红军 第 一 方面 军 成立 , 任 总 政治 委员 。 1931 年 , 中华 苏维埃 共和国 临时 政府 在 江西 瑞金 成立 , 被 选 为 主席 。 1933 年 , 被 补选 为 中共 中央 政治 局 委员 。 从 1930 年 底 起 , 同 朱德 领导 红 一 方面 军 战胜 了 国民党 军队 的 多 次 “ 围剿 ” 。 以 王明 为 代表 的 “ 左 ” 倾 路线 领导 集团 进入 中央 革命 根据地 以后 , 将 毛泽东 排斥 于 党 和 红军 的 领导 之外 , 他们 执行 不同 的 战略 和 政策 , 导致 第 五 次 反 “ 围剿 ” 战争 失败 。 1934

毛泽东的生平简述

毛泽东 的 生平 简述 人物 生平 1893 年 12 月 26 日 , 诞生 于 湖南 湘潭 。 1918 年 4 月 , 与 蔡和森 等 发起 组织 新民 学会 。 1919 年 五四 运动 爆发 , 在 湖南 领导 反帝 反 封建 的 爱国 学生 运动 。 1920 年 11 月 , 创建 长沙 共产 主义 组织 。 1921 年 7 月 至 8 月 , 出 席 中共 一 大 , 是 中国 共产 党 创始 人 之一 。 1922 年 5 月 , 任 中共 湘区 执 行 委员 会 书记 。 之后 领导 安源 路矿 工人 等 罢工 运动 。 1923 年 6 月 , 出 席 中共 三 大 , 当选 为 中央 执行 委员 。 会后 任 中央 局 委员 兼 中央 局 秘书 。 1924 年 1 月 , 出席 国 共 合作 的 国民党 第 一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当选 为 国 民 党 中央 执行 委员 会 候补 委员 。 1925 年 10 月 , 任 国民党 中央 宣传 部 代 部长 , 并 负责 主编 该 部 创办 的 《 政治 周报 》 。 12 月 , 发表 《 中国 社会 各 阶级 的 分析 》 一文 。 1926 年 5 月 至 9 月 , 在 广州 主办 第 六 届 农 民 运动 讲习 所 。 11 月 , 任 中共 中央 农民 运动 委员 会 书记 。 1927 年 3 月 , 发表 《 湖南 农民 运动 考察 报告 》 。 8 月 , 参加 了 “ 八 七 ” 会议 , 当选 为 中央 政治 局 候补 委员 。 9 月 , 领导 湘赣 边界 秋收 起义 。 之后 , 率 部 上 井冈山 , 创建 第 一 个 农村 革命 根据地 。 1928 年 4 月 , 在 井冈山 同 朱德 会师 , 建立 红四军 , 任 党 代表 。 1929 年 12 月 , 在 福建 上杭 县 古田 主持 召开 中共 红四军 第 九 次 代表 会议 , 会议 通过 了 由 他 起草 的 决 议案 《 古田 会议 决议 》 。 1930 年 11 月 至 翌年 9 月 , 同 朱德 等 指挥 红 一 方面 军 先后 粉碎 国 民 党 对 中央 革命 根据地 的 三 次 “ 围剿 ” 。 1931 年 11 月 , 当选 为 中华 苏维埃 共和国 中央 执行 委员 会 主席 。 1935 年 1 月 , 在 遵义 会议 上 增补 为 中央 政治 局 常委 。 会议 确立 了 毛泽东 在 全党 的 领导 地位 。 之后 , 率 红 一 方面 军 主力 北上 到达 陕北 , 胜利 结束 长征 。 1936 年 12 月 , 制定 和平 解决 西安 事变 的 方针 , 推动 国 共 两 党 合作 抗日 。 1937 年 抗日 战 争 爆发 后 , 部署 八路军 、 新四军 开赴 抗日 前线 , 独立 自主 地 开展 山地 游击 战争 , 建立 敌后 抗日 民主 根据地 。 1938 年 5 月 , 撰写 《 论 持久 战 》 一文 。 9 月 至 11 月 , 在 中共 六 届 六中全会 上 作 政治 报告 和 会议 总结 。 1939 年 2 月 , 在 延安 发起 大 生产 运动 。 1940 年 1 月 , 撰写 《 新 民主 主义 论 》 一文 。 1942 年 从 这 年

毛泽东的伟大事迹

创建了一个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同他的战友们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克服了千难万险,在几次危急的时刻力挽狂澜,出奇制胜地挽救了革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一个黑暗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光明的新中国;一个四分五裂、内乱不已、匪患不绝、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统一(除台湾等岛屿)和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新中国;一个饱受列强欺凌和宰割、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独立自主、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新中国;一个由地主、官僚、买办乃至洋人主宰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谈到这些巨大而深刻的改变,人们首先不能不想到毛泽东同志对党、国家、人民和民族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中

毛泽东英雄事迹

毛泽东 主席 生前 曾经 豪迈 地 说 : “ 我们 中华 民族 有 同 自己 的 敌人 血战 到底 的 气概 , 有 在 自力更生 的 基础 上 光复旧物 的 决心 , 有 自立 于 世界 民族 之 林 的 能力 。 ” 弹 指 一 挥 间 , 毛泽东 主席 离开 中国 人民 已经 四 十 周年 了 。 我国 南宋 时期 伟大 的 爱国 诗人 陆游 有 一 首 脍炙人口 的 《 示儿 》 诗 : “ 死 去 元 知 万事 空 , 但 悲 不见 九州 同 。 王 师 北 定 中原 日 ,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 9 月 9 日 是 毛泽东 主席 逝世 四 十 周年 的 忌日 , 在 这 个 特殊 的 日子 , 国强 无 忘 告 主席 , 我们 应该 缅怀 老 一 辈 无 产 阶级 革命 家 的 丰功伟绩 , 弘扬 他们 的 光荣 传统 , 继承 他们 的 伟大 事业 , 为 实现 中华 民族 伟大 复兴 团结 一心 而 努力 奋斗 。 毛泽东 主席 是 伟大 的 马克思 主义 者 , 伟大 的 无 产 阶级 革命 家 、 战略 家 、 理论 家 , 是 马克思 主义 中国 化 的 伟大 开拓 者 , 是 近代 以来 中国 伟大 的 爱国者 和 民族 英雄 , 是 中国 共产 党 的 第 一 代 中央 领导 集体 的 核心 , 是 领导 中国 人民 彻底 改变 自己 命运 和 国家 面貌 的 一代 伟人 。 毛泽东 主席 等 老 一 辈 革命 家 , 都 是 从 近代 以来 中国 历史 发展 的 时势 中 产生 的 伟大 人物 , 都 是 从 近代 以来 中国 人民 抵御 外敌 入侵 、 反抗 民族 压迫 和 阶级 压迫 的 艰苦卓绝 斗争 中 产生 的 伟大 人物 , 都 是 走 在 中华 民族 和 世界 进步 潮流 前列 的 伟大 人物 。 毛泽东 主席 属于 中国 , 也 属于 世界 。 他 不仅 赢得 了 全党 全国 各族 人民 爱戴 和 敬仰 , 而且 赢得 了 世界 上 一切 向往 进步 的 人们 敬佩 。 毛泽东 主席 的 革命 实践 和 光辉 业绩 已经 载入 中华 民族 史册 。 他 的 名字 、 他 的 思想 、 他 的 风范 , 将 永远 鼓舞 我们 继续 前进 。 创业 艰难 百 战 多 。 十月 革命 一 声 炮 响 , 给 中国 送 来了 马克思 列宁 主义 。 从 纷 然 杂 陈 的 各种 观点 和 路径 中 , 经过 反复 比较 和 鉴别 , 毛泽东 同志 毅然 选择 了 马克思 列宁 主义 , 选择 了 为 实现 共产 主义 而 奋斗 的 崇高 理想 。 在 此后 的 革命 生涯 中 , 不管 是 “ 倒海翻江 卷 巨 澜 ” , 还是 “ 雄关 漫 道 真 如 铁 ” , 毛泽东 同志 始终 都 矢志不移 、 执着 追求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为了 中国 人民 的 翻身 解放 和 中华 民族 的 伟大 复兴 , 毛泽东 同志 贡献 终生 ! “ 为 有 牺牲 多 壮志 , 敢 教 日月 换 新 天 。 ” 在 为 中国 人民 不懈 奋斗 的 光辉 一生 中 , 毛泽东 同志 表现 出 一个 伟大 革命 领袖 高瞻远瞩
毛泽东的人生经历

毛泽东的人生经历

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

关于毛泽东的小故事

毛泽东 的 早年 经历 毛泽东 ( 1893 年 12 月 26 日 - 1976 年 9 月 9 日 ) , 中国 共产 党 的 主要 创始 人 之一 , 是 中国 近 现代 历史 上 最 重要 的 政治 家 和 军事 家 。 毛泽东 出生 在 中国 湖南 省 的 一个 农村 家庭 。 他 的 家庭 条件 并 不 富裕 , 但 他 从小 就 表现 出 了 追求 知识 和 改变 命运 的 决心 。 在 传统 的 农村 环境 中 , 毛泽东 对于 社会 不 公平 和 农民 的 困境 产生 了 深深 的 同情 和 意识 。 在 青年 时期 , 毛泽东 积极 参与 了 反 封建 斗争 , 并 加入 了 中国 新 文化 运动 。 他 积极 倡导 民主 和 现代 化 的 思想 , 开始 了 他 的 政治 生涯 。 毛泽东 领导 中国 革命 毛泽东 是 中国 共产 党 的 创始 人 之一 , 并 在 中国 革命 中 扮演 了 重要 角色 。 在 20 世纪 中叶 , 他 领导 了 中国 共产 党 通过 武装 斗争 推翻 国民党 政权 , 建立 了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 毛泽东 提出 了 农村 包围 城市 的 战略 理论 , 这 一 理论 在 中国 革命 中 发挥 了 重要 作用 。 他 通过 动员 广大 农民 群众 参与 革命 斗争 , 成功 地 打破 了 国民党 政权 的 封锁 。 毛泽东 的 军事 和 政治 才能 在 解放 战争 和 抗日 战争 中 得到 了 充分 展示 。 1 毛泽东 的 治国 思想 毛泽东 的 治国 思想 被 称为 毛泽东 思想 , 是 中国 共产 党 的 指导 思想 之一 。 毛泽东 非常 重视 群众 力量 , 并 提倡 以 群众 路线 为 基础 的 领导 方式 。 他 强调 要 全面 发动 群众 , 充分 调动 群众 的 积极 性 和 创造 力 。 毛泽东 还 提倡 了 农业 集体 化 的 思想 , 通过 实行 农村 土地 改革 , 将 土地 重新 分配 给 农民 , 解决 了 土地 问题 , 建立 了 农业 合作 社 。 这 一 举措 大大 促进 了 农村 经济 的 发展 , 改善 了 农民 的 生活 条件 。 毛泽东 的 后期 错误 决策 尽管 毛泽东 在 中国 革命 和 国家 建设 过程 中 取得 了 一 系列 重大 成就 , 但 他 也 犯 下 了 一些 错误 决策 。 在 文化 大革命 期间 , 毛泽东 发动 了 一 场 动乱 的 运动 , 导致 了 长 时间 的 社会 混乱 和 人道 主义 危机 。 文化 大革命 造成 了 大量 的 社会 动荡 和 经济 损失 , 给 中国 的 发展 带来 了 严重 影响 。 毛泽东 对于 这 场 动乱 的 后果 负 有 一定 责任 , 也 使得 他 的 治国 思想 受 到 了 一定 的 质疑 。 毛泽东 的 影响 毛泽东 是 中国 近 现代 历史 上 最 重要 的 政治 家 之一 , 他 的 影响 深远 。 他 的 治国 思想 和 革命 理论 依然 在 中国 具有 重要 地位 , 并 被 全党 和 全国 人民 所 尊崇 和 遵循 。 在 国际 上 , 毛泽东 的 思想 也 产生 了 广泛 的 影响 。 毛

毛泽东的主要经历

毛泽东 的 主要 经历 毛泽东 ( 1893 ~ 1976 ) 伟大 的 马克思 主义 者 , 无 产 阶级 革命 家 、 战略 家 和 理论 家 , 中国 共产 党 、 中国 人民 解放 军 和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的 主要 缔造 者 和 领导 人 。 湖南 湘潭 人 。 1893 年 12 月 26 日 生于 一个 农 民 家庭 。 辛亥 革命 爆发 后 在 起义 的 新军 中 当 了 半年 兵 。 1914 ~ 1918 年 , 在 湖南 第 一 师范 学校 求学 。 毕业 前夕 和 蔡和森 等 组织 革命 团体 新 民 学会 。 五四 运动 前后 接触 和 接受 马克思 主义 , 1920 年 , 在 湖南 创 建 共产 主义 组织 。 1921 年 7 月 , 出席 中国 共产 党 建党 的 第 一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后 任 中共 湘区 委员 会 书记 , 领导 长沙 、 安源 等 地 工人 运动 。 1923 年 , 出席 中共 第 三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 被 选 为 中央 执行 委员 , 参加 中央 领导 工作 。 1924 年 国 共 合作 后 , 在 国民党 第 一 、 第 二 次 全国 代表 大会 上 都 当选 为 候补 中央 执行 委员 , 曾 在 广州 任 国民党 中央 宣传 部 代理 部长 , 主编 《 政治 周报 》 , 主办 第 六 届 农民 运动 讲习 所 。 1926 年 11 月 , 任 中共 中央 农民 运动 委员 会 书记 。 1925 年 冬至 1927 年 春 , 先后 发表 《 中国 社会 各 阶级 的 分析 》 、 《 湖南 农民 运动 考察 报告 》 等 著作 , 指出 农民 问题 在 中国 革命 中 的 重 要 地位 和 无 产 阶级 领导 农民 斗争 的 极端 重要 性 , 批评 了 陈独秀 的 右倾 思想 。 国 共 合作 全面 破裂 后 , 在 1927 年 8 月 中共 中央 紧急 会议 上 , 他 提出 “ 政权 是 由 枪 杆子 中 取得 的 ” , 即 以 革命 武装 夺取 政权 的 思想 , 并 被 选 为 中央 政治 局 候补 委员 。 会后 , 到 湖南 、 江西 边界 领导 秋收 起 义 。 接着 率 起义 部队 上 井冈山 , 发动 土地 革命 , 创立 第 一 个 农村 革命 根据地 。 1928 年 , 同 朱德 领导 的 起义 部队 会师 , 成立 工 农 革命 军 ( 不 久 改称 红军 ) 第 四 军 , 他 任 党 代表 、 前敌 委员 会 书记 , 朱德 任 军长 。 以 他 为 主要 代表 的 中国 共产 党 人 , 从 中国 的 实际 出发 , 在 国民党 政权 统治 比较 薄弱 的 农村 发展 武装 斗争 , 开创 了 以 农村 包围 城市 、 最后 夺 取 城市 和 全国 政权 的 道路 。 他 在 《 中国 的 红色 政权 为 什么 能够 存在 ? 》 、 《 星星之火 , 可以 燎原 》 等 著作 中 对 这 个 问题 从 理论 上 作 了 阐述 。 1930 年 5 月 , 写 《 反对 本本 主义 》 , 提出 “ 没有 调查 , 没有 发言 权 ”
毛泽东生平介绍

毛泽东生平介绍

毛泽东生平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斗争和奋斗,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

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这三个字的繁写体总共的笔画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作为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个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毛泽东小传3000字

毛泽东小传3000字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

毛泽东生平

1947年转战陕北。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1945年,毛主席从延安去重庆参加重庆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 现代中国一九九三年十二月1959年,毛主席与亚非拉鹏友在一起。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1964年,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左一)在机场迎接出国归来的周恩来总理(中)。1959年,毛主席和韶山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1974年,毛主席在北京和邓小平亲切握手。现代中国一九九三年十二月19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关于毛泽东的生平故事

DOCX16.1KB 4
1/4
展开阅读剩余3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