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0 朽木不雕 10 朽木不雕 小明常常上课睡觉,考试成绩也一塌糊涂。一次上课睡觉,又一次被班主任老师抓住,老师叹息说:“你真是朽木不雕也!”这回,小明不困了,他问道:“老师,什么是‘朽木不雕’? ‘朽木不雕’是什么样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朽木不雕”这个成语的来历吧! 话说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呼呼睡大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很生气,责备他说:腐烂的木头,你再去在它的外面雕刻,即使雕刻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的漂亮也是没有用的。 其实宰予作为孔门四科中的著名人物,是孔子特别重视的一个学生。所以孔子在这里不但不是责备宰予,还为他特别说明,说他白天睡觉是出于无奈,因为他患有体力衰弱症,身体不好,让他多休息一会,你们不要太多分的要求他。 孔子还说,我开始时,对于一个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是能够做得到的;现在呢,我对于一个人,听了他的话,还要加以观察他的才能和身体,是否具有这种魄力,是否可以做得到。他又说,我为什么有这种改变呢?因为我在教学生的体验上,观察到宰予的健康情形,才改变了这个观念。 所以,这样看来,“宰予昼寝”说孔子看到学生睡午觉就开骂,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世上从不缺乏美丽的事物,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的景色是无法用语言能形容出来的,它的美用心才能去感受。大自然是美丽的,它给予这个世界生机与活力。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对敏捷的耳朵,就总能看到、听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山林中挺立着一座座形态万千的“山峰”。山林中的朽木不雕,也是景,而那些原本看似不规则的蛀纹,以及被折断的尖锐边缘,则化作山间的奇石怪林、雾海云烟,令人称绝。 (选自铁血网) 这里的“朽木不雕”是本意,指腐烂的木头不加雕刻,不加雕饰。 “今大贼初平,生民离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国宁民。今乃兄弟亲寻,取败之道也。可谓朽木不雕,世衰难佐。”(《周书•杨乾运传》) 这里的“朽木不雕”就是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长久以来,“朽木不雕”一般比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就是说瞎子害眼——没救了。 其实宰我并不是朽木不雕的人,他是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

猜你喜欢
2.9万次浏览
5773人收藏
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0 朽木不雕

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0 朽木不雕

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10 朽木不雕10 朽木不雕小明常常上课睡觉,考试成绩也一塌糊涂。一次上课睡觉,又一次被班主任老师抓住,老师叹息说:“你真是朽木不雕也!”这回,小明不困了,他问道:“老师,什么是朽木不雕?朽木不雕是什么样意思?”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朽木不雕”这个成语的来历吧!话说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呼呼睡大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很生气,责备他说:腐烂的木头,你再去在它的外面雕刻,即使雕刻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的漂亮也是没有用的。其实宰予作为孔门四科中的著名人物,是孔子特别重视的一个学生。所以孔子在这里不但不是责备宰予,还为他特别说明,说他白天睡觉是出于无奈,因为他患有体力衰弱症,身体不好,让他多休息一会,你们不要太多分的要求他。孔子还说,我开始时,对于一个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是能够做得到的;现在

语文书里的故事10篇完美版

语文书里的故事10篇完美版 《语文书里的故事》 语文书里的故事(一): 文书里的故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学了不少知识,在语文书里的每一篇课文里,都藏着一个故事,它们像星空里的星星一样,不停地在我脑海中闪烁。 记得上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成语故事,里面的一篇小故事自相矛盾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now,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买矛又买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麽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麽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样呢?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等着他回答,而那个楚国人却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说话或一些行为不要前后抵触,一开始说那,之后又说这,这样则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有人再相信你!并且说话不能夸夸其谈,要按照实际来说话。 哦,语文书,谢谢你,你给我这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成语故事苏教版

看图写词1.在祖国的言语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经过几年的学习,同窗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请同窗们预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 秒钟,同窗们得细心看图,仔细思索,然后快速地写上去。2.〔课件逐幅出示相关画面〕先生看图写成语。3.交流。〔出示答案:狐假虎威、弄巧成拙、守株待兔、掩耳盗钟、鱼目混珠〕齐读成语。4.先生较对并修订。〔采访全部正确的先生,说说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成语的。〕5、刚才我们写的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挖苦意味的故事。它不但具有劝谕、挖苦的功用,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揭题解滥、竽1.揭题。会写鱼目混珠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鱼目混珠»〔板书课题〕先生书空,教员指出滥竽二字为本课要求会写字,让先生说说怎样更好的记住它们。〔先生能够会想到用旧字带新字法或换偏旁:监---滥槛----滥蓝----滥篮----滥编字谜:看守〔监〕水源〔三点水〕,防止众多。〔滥〕为您推荐竹竿带钩〔竽〕2.了解滥、竽二字的意思。竽指的是什么? 滥:〔结合文后注释了解〕就是虚伪不实的意思;竽:〔出示竽图,竽是现代的一种乐器,播放用竽吹奏出的«凤凰展翅»片段〕这就是竹做的乐器--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3.那么鱼目混珠是什么意思呢? 读古文,对照注释了解意思,明理。〔一〕、看注释,了解出处。你知道这寓言的出处吗?〔提示先生留意文下的注释选自«韩非子»。〕关于«韩非子»你有哪些了解?〔教员简介: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韩非,子是对他的尊称。就像我们听到过的孔子、孟子一样。«韩非子»这本书是后来人搜集他的言语、论著编写而成的〕小结:注释局部的字很小,但它却像是我们学习小道上的指路牌,这么一指,就让光阴倒流到2021 多年前了。下面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来看看«韩非子»中的«鱼目混珠»是怎样写的。〕〔二〕、出示白话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逐一听之,处士逃。 成语运用。这那么寓言传达了两千多年,这个成语也被人们广为运用。运用至今,意思也比事先有所开展。我们来看看如今是怎样用的。1.读句,你读懂句子中鱼目混珠的意思了吗?1〕同窗们说«佳作精选»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读后却发现«红苹果»这篇文章是鱼目混珠。2〕学校举行合唱竞赛,冬冬还没学会这首歌,但他却鱼目混珠地排在了队伍里。3〕林教员的球踢得很好,他却谦逊地说自己水平不高,不过是鱼目混珠。〔自我谦逊〕2.写句。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次充好、不会装会的或许自谦一番的,请同窗用鱼目混珠写几句话,写一写不好的现象,也可以提示他人在做事时不要这样做。〔交流中引导先生说详细。〕小结:我们读懂、会用这个成语,就可以算是在词语库中真正拥有这个成语了。 拓展阅读 1.在成语中还有这个成语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鱼目混珠的近义词吗?2.阅读«鱼目混珠»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收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十分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团体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求用珍珠和在药里才干治疗。于是,满愿拿出收藏的珍珠,寿量拿出收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这个成语故事出自«玉清经»,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3.复杂说说鱼目混珠的意思。在文中再找出两个近义词。 4.引荐成语故事连环画网站。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看图编故事期末复习课件(10张)

看图编故事一、四幅图连起来看懂学会前后连起来看,从中寻找人物和事件。这个故事是说谁和谁之间的事?小白兔小蜜蜂前后连起来看看,用一个短句说说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小白兔用伞为小蜜蜂遮雨。二、一幅一幅看看每幅图画的什么,试着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记下来。根据提示说一说。小白兔是怎么在路上,小白兔雨停了,小白兔太阳公公会对小回家的?看见谁在淋雨?在做什么?它为白兔说什么?它是怎么做的?什么这样做?小白兔打着蘑菇伞在雨中走着,他用伞给小蜜蜂遮雨。小白兔晒衣服。太阳公公笑了。三、让人物活起来故事中的人要活起来,那就需要有动作,有思想,会说话。你能看图想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会怎么做怎么说吗?小白兔看见小蜜蜂淋着雨,走上去连忙_,把蘑菇伞_撑在小蜜蜂的头上。谢谢!小蜜蜂连声说:“_谢谢!_”四、关注图与图之间的连接这四幅图,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地点的变化往家走半路上回到家五、点评示例:下雨了,小白兔打着蘑菇伞回家。

2018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习题-(共10页)PPT课件

习作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习作要求】成语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你喜欢成语故事吗?你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吗?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围绕一则成语故事写一篇习作,介绍这则成语故事,写一写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经历写一写它给你的启发。【方法指导】1.从看到的、听到的故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成语故事来写,动笔前先想一想这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故事情节。2.介绍清楚成语故事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说说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道理和启发要贴合实际,有意义。3.成语故事示例: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依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范文示例】不耻下问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学识渊博,但还是不忘虚心地向别人学习

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0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成语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自相矛盾máomài易写错卖矛易错提示:注意下面是“买”,不是实。易错提示:与“予”区别开来,不要少写“撇”。也别漏掉上面的点。自读要求同学们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特别关注描写楚国人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从读中体会楚国人的自相矛盾。整体感知矛和盾分别是什么?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剑的牌。精读细研读楚国人的话,从中你看出楚国人卖的矛和盾思考怎么样?句子品析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从楚国人的话中,我们感到他的盾是全天下最坚固的。从他对矛的夸口中,

2018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习题-(共10页)-(1)PPT课件

习作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习作要求】成语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你喜欢成语故事吗?你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吗?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围绕一则成语故事写一篇习作,介绍这则成语故事,写一写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经历写一写它给你的启发。【方法指导】1.从看到的、听到的故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成语故事来写,动笔前先想一想这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故事情节。2.介绍清楚成语故事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说说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道理和启发要贴合实际,有意义。3.成语故事示例: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依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范文示例】不耻下问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学识渊博,但还是不忘虚心地向别人学习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

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雕刻一下便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折断;雕刻并且持之以恒,就是金石也能被雕刻.出自:荀子《劝学》。寓意:如果做事情不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样坚硬的物体也能雕出美丽的花纹来。暗示的寓意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谓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语出荀况--《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交卷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11.10杞梁妻的典故在民间文学故事中演义成了以下哪个故事

2交卷大学语文期末考试11.10杞梁妻的典故在民间文学故事中演义成了以下哪个故事一、选择题1.杞梁妻的典故在民间文学故事中通常被演义成了以下哪个故事?A.牛郎织女B.孟姜女哭长城C.白蛇传D.梁山伯与祝英台答案:B2.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中,孟姜女与杞梁是什么关系?A.兄妹B.夫妻C.婆媳D.邻居答案:B3.杞梁妻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主题?A.忠诚与背叛B.爱情与牺牲C.勇敢与懦弱D.正义与非正义答案:B4.“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故事中,孟姜女为何要哭长城?A.寻找失散多年的丈夫B.抗议长城修建的残酷C.祈求风调雨顺D.悼念阵亡的将士答案:A5.下列哪项不是“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情节?A.夫妻团聚B.城墙崩塌C.皇帝赐婚D.千里寻夫答案:A二、多选题6.“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以下哪些元素是常见的?(多选)A.爱情B.战争C.神话色彩D.喜剧元素答案:ABC7.以下哪些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运用了杞梁妻的典故?(多选)A.《诗经》B.京剧《孟姜女》C.唐代诗歌D.民间剪纸艺术答案:BD8.杞梁妻的故事在民间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三年级上册10课件.成语故事【第1课时】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趣味导入一起来学习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两个成语故事。1.0 成语故事第课时字词精讲初读感知品读释疑结构主旨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自相矛盾”的寓意。(重难点)字词精讲我会写máo 矛矛书写指导第五笔撇画舒展。

最新版本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0课件.成语故事【第1课时】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趣的导入一起来学习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两个成语故事。10 成语故事第一课时字词精讲初读感知品读释题结构主旨

202X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成语故事教案1苏教版

精选教育10 成语故事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0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三.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 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生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生字词正音。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夸口戳穿腮帮俸禄()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 (三)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0成语故事课件

你能讲几个成语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成语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预习检测chǔgùruì楚国坚固锐利教会认làn yúshùguō滥竽充数南郭先生sāi fèng lù腮帮俸禄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0 朽木不雕

DOC35KB 3
1/3
2/3
3/3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