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doc
序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天干的别称与含义: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一)纪年法: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三,除以十的余数是天干,除以十二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五十八减去“年份数除以六十的余数”后计算)天干:年份除以十,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减三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减三为负,则加十,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三,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