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506人收藏
【医脉通-指南】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医脉通-指南】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第 章赵靖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之一《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于 年 月开始临床使用, 年正式出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已近年,成为精神分裂症最佳合理临床治疗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近年来,上市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品种不断增加,临床治疗研究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多,国外一些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有必要对《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一版》进行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了《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编写小组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第二版修订的重点内容包括 增补国内外新上市的抗精神病药物 增加国内外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与 分析结果及先进的治疗理念 参考国外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的更新建议和内容(附件)。 指南第二版希望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与合理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服务。同时,也希望让患者与家属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有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3.88.48.4((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终身患病率高达终身患病率高达13(13(美国美国 年发病率为年发病率为0.220.22左右左右精神分裂症的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版解读郭中孟

2、增加了国内外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与Meta分析结果及先进的治疗理念;3、参考了包括APA(2009)、WFSBP(2012)及NICE(2014)等机构发布的国外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的更新建议和内容。避免疾病复发与症状的波动。维持治疗的时间为:首发患者:至少需要2年一次复发的患者:需要3-5年多次复发者:需要维持治疗5年以上个体剂量;维持治疗中推荐使用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疾病多次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长效剂型。另外,针对药物治疗安全性及耐受性的评估同样重要。 2、非自愿住院患者的处理及治疗原则;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药物治疗;4、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5、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6、阴性、认知、抑郁症状的辅助治疗;7、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与防治。裂症的适应证许可;有一些药物在国内外均未获得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许可(药品说明书上未标明精神分裂症为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课件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南一、精神分裂症的概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念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二、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3.8 8.48.4((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终身患病率高达终身患病率高达13(13(美国美国 年发病率为年发病率为0.220.22左右左右精神分裂症的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组进展性,慢性迁延的重型精神障碍,主要以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的异常为主要表现;最终会导致职业和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异可以很大,地域、种族、文化、经济等因素是导致差异的不可变因素。总体上,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发年龄和病程特点上。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之间,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二、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多隐匿起病,急性起病者较少。 (一)前驱期症状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表现之前,可能表现为前驱症状。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②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和想法,学习、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等。③感知改变: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④行为改变:如社交退缩或丧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曼¨t .靶2.1..一30..2 _是 8⋯.5 ⋯ .............⋯..一.......·诊.-9方案·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 丁 勤章 050011 河 医稃大学第一临康至学院 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 治疗分裂症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 2 1 1 JjJi性症状群 包括思维贫乏、联想缓慢、情感 病崮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具有突出的思 淡漠、意志缺乏、社会功能缺陷等精神症状。首选利 维障碍和情感、感知、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导 培酮(维思通.治疗剂量每日2~4mg.分早、晚2次 致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分裂),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 服用)或舒必利(止呕是,治疗剂量每日200~ 迁蜒,呈进行性进展,晚期精神衰退:根据临床表现 1000mg,分2~3次口服)。达到治疗剂量后,观察 的不同 可以分为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 4~6N。如疗效较好.可继续使用;如疗效不明显或 其他型等亚型:对非精神科专业的医师,也可以按 阳性症状群和阴性症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PPT精品医学课件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01年10月~2002年12月+1.1 国外抑郁障碍流行学+1.2 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学+1.3 我国抑郁障碍防治基础和任务+1.3.1 抑郁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影响+1.3.2 抑郁障碍的疾病负担+1.3.3 我们面临的任务+3.1 抑郁性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3.1.1 遗传因素+3.1.2 性别因素+3.1.3 儿童期的经历+3.1.4 人格因素+3.1.5 心理社会环境+3.1.6 躯体因素+3.1.7 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3.1.8 药物因素+3.2.1 自杀问题+3.2.2 慢性疼痛问题+3.2.3 对有效生命年的影响问题+4.1.1 病史:+4.1.1.1 发病年龄+4.1.1.2 心理社会因素+4.1.1.3 躯体疾病、+4.1.1.4 既往发作的临床表现、+4.1.1.5 发作的频度、+4.1.1.6 治疗方法及疗效、+4.1.1.7 及过去史及个人史+4.1.1.8 家族史+4.1.2 体格检查+4.1.3 抑郁评定量表+4.1.4 实验室测检+4.1.4.1 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4.1.4.2 交谈技巧+4.1.4.3 精神检查的主要任务+根据+5.1 治疗目标+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

精神分裂症与其治疗指南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市立二院刘来存一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二患病情况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大样本普查资料,患病率为1.56---4.6。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调结果时点患病率4.8,终生患病率为5.09。城市(6.1)高干农村(3.4);女性(7.1)高干男性(4.3),1993年全国流调资料显示分裂症患病率为5.4,终生患病率为6.5;城市(6.71)高于农村(4.13),经济水平与患病率呈负相关;女性高于男性。目前我国四省市流调报告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8%,平均患病率为7-11%;发达国家现患率为10左右。精神分裂症发病高峰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30%病人曾企图自杀,10%病人最终死于自杀。三病因及发病机理(一)致病因素1 遗传因素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阅读札记

精神分裂症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症状群,这些症状可能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是指患者表现出异常的精神活动,如妄想、幻觉、思维混乱等。阴性症状则是指患者表现出正常精神活动的缺失或减少,如情感淡漠、社交障碍等。该病症病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感知障碍(如幻听、幻视等)、思维障碍(如妄想、思维分裂等)、情感障碍(如情感波动大、情感淡漠等)、行为障碍(如行为异常、社交障碍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防治至关重要。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及表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且复杂。在阅读《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后,我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思维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思维混乱,如思维破裂、思维散漫等,表现为言语不连贯,内容离奇荒谬。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表达可能不协调,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情感淡漠。感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如幻听、幻视等。这些幻觉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行为和思维。阴性症状即精神分裂症的缺失症状,主要表现为正常功能的丧失或减退。意志减退: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缺乏动力和毅力。1.阳性症状在《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病史,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可能会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生物化学因素: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中的压力、创伤、社交隔离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产生影响。生理因素:某些生理状况,如脑部结构异常、免疫系统问题、孕期感染等,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应对压力的方式、心理防御机制等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产生影响。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因素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策略初级预防:这是从根源上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大众了解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这些都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次级预防:主要针对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对于存在家族病史、性格特征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进行早期筛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精神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压力和困扰,避免疾病的发生。三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提供有效的治疗服务,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几率。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治疗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康复管理三个方面。阅读《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后,对于这一部分的深入了解,让我深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并非简单的单一手段,而是需要综合多种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化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础,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别是对于那些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如利培酮、氯氮平等都是常见的药物选择。药物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且规范。患者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慢性期或恢复期患者,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与护理阅读《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后,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与护理部分,我深感触动,特作此札记。康复理念: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不仅是症状的消除,更重要的是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参与和支持。心理社会干预:在康复过程中,心理社会干预至关重要。这包括心理咨询、家庭干预、社交技能训练等,有助于患者重新适应社会,减少复发风险。药物辅助: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疗效和安全性。护理角色:在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基础护理,如饮食、睡眠等,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沟通疏导。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 旳1、精分症作为防治指南三大疾病原因:旳旳(1)s发生、发展与当代医学模式 心理旳—社会—生物有关。旳(2)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疾病,故旳其防治是全病程防治,涉及急性期。 旳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终身患病率:3.8‰—8.2‰ 美国13‰ 年患病率0.22‰中国:终身患病率6.5‰ 湖南13‰ 60%为精分裂二、危害性:精神病发生与发展是逐渐加重、反复发作旳,认知缺陷往往是临床医生与社会忽疏,旳旳认知缺陷造成病人不能回归社会,遭到歧视,阴性症状伴随病情发展亦逐渐加重,故sch是致残率相当高疾病。 旳三、治疗:1、急性期治疗:旳4—6周 2、巩固期治疗:旳3—6月3、康复期治疗:视病人情况(如发病次数、家旳族史、易感性格。一般1-2年,(2次)多数为2-5年,3次以上则更长。)1、急性期治疗:(1)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争取最佳预后。(2)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3)预防自杀及预防危害社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编写说明

2 8 · 临床精神病学 · 《精神分裂症 防治指 南》 编 写说 明 张鸿燕舒 良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 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 室 ( 北京大学 ) ,北京 100191 通信作者 :张鸿燕 sally—zhy @ sina.com) 【关 键词 】 精神分裂症 ;规范 ;指南 中图分类号 :R749.305文献标 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 —6729 ( 2011) 001 —0028 —02 doi :10.3969/j .issn.1000 —6729.201 1.0 1.007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 1) :28 —29.) 非常感谢许又新教授对 《精神分裂症 防治指 南》 提出不 同的见解 ,许 教授指 出的问题 ,的确 也是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实践 中应该充分重视和注意 避免发生的问题。下面就相关问题做一些说明和解 释 。 1 背景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诊治来 自全 国 各地的精神障碍患者 ,发现有很多治疗方面的问题 或不规范。例如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处方多种 抗精神病药物 ,导致患 者出现各种严重 的不 良反 应 ,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选择药物缺乏针对 性 ,贻误 了治疗的最佳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现状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4;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5.0 ,4.2与3.7;中国,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 年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 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780 多万人。精神分裂症现状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注意减退动力下降精力缺乏睡眠障碍焦虑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破裂、思维散漫、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慢性患者的思维贫乏等,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指妄想,最多见的是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情感反应与外界环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部分简介

1.精神分裂症概念旳(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病;占精神科住旳院患者二分之一以上;旳(2)病因未完全明了,多发生于青壮年;(3)经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多方面损害;旳(4)病程多迁延,最终止局约有1/2左右病人出现旳精神残疾;从而为社会和家眷带来严重承担。旳(5)精神分裂症就诊率和治疗率较低,且往往不旳及时。必须做到早发觉、早诊疗、早治疗。2、精神分裂症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旳2.1精神分裂症流行趋势旳WHO估计,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大约为旳3.88.4;美国13;年发病率0.22;尽管2/3病人需要住院治旳疗,但只有二分之一病人得到治疗。国内:1982(12地域)精神分裂症终身患旳病率为5.691994随访旳6.99城市患病率为旳7.11;农村患病率为旳4.262、精神分裂症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旳1978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精神残疾率1.8%;精神分裂症残疾率为旳1.67%;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精神残疾占各类疾病所形成残疾旳旳4.4%。1994-1996在四川新津县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旳调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医脉通-指南】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PDF3.4M 219
1/219
2/219
3/219
4/219
展开阅读剩余215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