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
"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始终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虽然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从全球视野阐发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总体说,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有三个方面:1."世界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历史之外的什么"世界精神"的产物,而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世界历史。2."世界历史"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是经济活动世界化的过程,同时是精神层面世界化的过程。 "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法论马克思阐述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作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的分析,而且作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这个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且描述了这个过程的生动的现象;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贯穿在其思想中的方法论。1.价值观与历史观互相统一的方法。社会客观规律的尺度,就是历史尺度,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做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持续改变的历史过程。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客观的基本的标准。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马克思又认为,历史是由有目的、有意志、有激情的人自觉创造的。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提出了一些结论性的意见和具体观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思考方法,即不但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考虑,也要从本国实际国情考虑。1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问题。一个国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尤其是这个国家加入世界体系以来,由于它与世界的关系已由原来的游离关系转化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不能把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简单地看做是这一国家社会发展的外因。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内外因的界限与关系只有相对的意义,不可作绝对化的理解。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国情",同样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进行。2.对准确认知社会发展道路的选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