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总体规划 一、港址选择   港口建设地点的选择。它是在港口布局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港口生产规模(客货运量)、进港船型、远景发展,结合当地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陆上交通和水电供应、城市发展等条件,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港址选择是一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成败不仅是技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长期的营运使用。 二、港口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国内外外贸增长的需要,对港口建设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设方案,成为港口规划。港口发展建设的规划要适应形势发展、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港口规划分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港口总图规划三类。港口布局规划是在海运规划(全国的或某区域的)或流域规划(或某江某河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内容主要是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地区资源条件,结合工矿企业、城镇、铁路交通、水利等的布局,提出港站位置的合理安排,并相应地进行港址选择。港口总体规划是一个港口建设发展的具体规划,根据远、近期客货吞吐量、货物种类及其流量流向,经过多方案的分析论证后,提出港口发展建设的分区、分期、分阶段的具体安排。港口总图规划是根据港口客货规划吞吐量、货物种类、流量流向和进港船型,对一个港口的进港航道、港池、锚地、码头、仓库货场、铁路道以及装卸工艺等整套设施,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彼此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灵活,并留有发展余地;达到装卸工艺合理、先进,装卸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快等要求。吞吐量是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规划的质量,规划前或规划中需反复进行调查研究、落实。港口规划按时间分,有近期规划、远景规划,三年、五年规划和十年、十五年规划等多种。 三、港区   港界范围以内由港务部门管理的区域(包括陆域和水域)。根据港口具体情况和吞吐量的大小,为充分发挥港口设备能力,便利装卸管理,可将港区划分为几个作业区。划分港区范围一般按以下原则考虑:(1)便利港口水陆联运和港区内外联系:(2)密切与城市规划配合,使港区作业区尽可能便于为工矿企业和城市服务;(3)远近结合,近期与现实结合,平战结合。既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又要考虑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做到陆域合理使用,水域深水深用,浅水浅用。 四、港界   港口水域、陆域的边界线。根据地理环境、航道情况、港口设备、港内企业、港内生产管理的需要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的原则进行规定。港界划定后由港务部门统一管理,以保证船舶在港内安全停泊和行驶,保证港口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进行。港界一般利用海岛、岬角、海岸突出部分、岸上显著建筑物或设置篱墙、灯标、灯桩、浮筒等作为标志。 五、港口货物装卸量   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它与吞吐量的区别是不限定由水运运进或运出港区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港口的装卸工作量。从车、船内卸下的进港物资或装上的出港物资各计算一次装卸量。一般情况下,一吨货物经港口装卸要算两个装卸量,只在个别情况下才只有一个装卸量,如建港物资就只有一个装卸量。 六、泊位能力   一个泊位在一年中能够装卸货物的最大吞吐量。以吨表示。它是确定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取决于码头装卸设备情况和效率、管理水平、船舶到港不平衡情况和泊位年工作天数等多种因素。确定了泊位能力,在港口规划建设中,根据港口吞吐任务,就可以计算需要的泊位数量和码头线的长度。 七、库(场)通过能力   港区仓库或货场在一年中能够通过的最大货物数量。以吨表示。仓库(场)能力是港口通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库(场)的有效面积、单位面积堆存量及货物平均堆存期等许多因素有关。 八、疏(集)运能力   大量货物由船舶运进(或运出)港口,需由转运船舶、铁路、公路以及其他运输工具将货物疏散出去(或集中起来)。这类将货物疏散(或集中)的各类运输工具(方式)的能力,统称为疏(集)运能力。港口的疏(集)运能力与主要水运(一般指长途)能力需要保持平衡或稍有富余,才能使港口经常保持畅通而不致发生阻塞或导致水运能力的浪费。 九、港口通过能力   在港口一定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在一定的时间(年、月、日)内装卸船舶所能完成的货物最大数量。以吨表示。港口通过能力是港口所有泊位通过能力的总和,须在分货类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港口通过能力主要由泊位、库场、铁路装卸线、道路等部分所组成,其中泊位能力是主要的,港口通过能力经常受到薄弱环节能力的限制,其大小与劳动组织、管理水平、设备状况和数量、船型、车型、机型等有关,也受货物种类及其比重变化情况、生产的季节性、车船到港的均衡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港口总体规划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193人收藏
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总体规划一、港址选择   港口建设地点的选择。它是在港口布局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港口生产规模(客货运量)、进港船型、远景发展,结合当地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陆上交通和水电供应、城市发展等条件,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港址选择是一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成败不仅是技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长期的营运使用。二、港口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国内外外贸增长的需要,对港口建设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设方案,成为港口规划。港口发展建设的规划要适应形势发展、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港口规划分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港口总图规划三类。港口布局规划是在海运规划(全国的或某区域的)或流域规划(或某江某河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内容主要是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地区资源条件,结合工矿企业、城镇、铁路交通、水利等的布局,提出港站位置的合理安排,并相应地

港口总体规划

最新xx港口总体规划

XX港口总体规划【模板】

港口发展规划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方法

港口规划方案

港口总体规划调整的要点分析

港口行业最新规划方案

最新港口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江门港口总体规划(2004-2020)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1.2评价原则(1)宏观性原则注重分析规划实施产生的宏观环境影响,突出整体性和累积性影响。(2)全程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与总体规划编制全程互动,体现环境保护参与决策的理念。在规划编制之初提供规划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及港口空间布局的原则框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从生态环境角度参与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化比选,并及时反馈各项优化建议,在规划方案确定后应提出对规划的调整和实施建议。广泛的公众参与应贯穿规划环评始终。(3)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工作内容深度与港口总体规划保持一致。(4)突出重点原则重点关注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对规划的重点港区、可能受影响的重点环境要素和重点环境敏感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影响分析与评价。1.3评价内容3 / 32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港口总体规划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概述港口总体规划与环境相关的主要内容,分析规划包含的主要开发建设活动及

新理念引领下港城一体化港口总体规划

江门市港口总体规划

智慧港口总体规划建设方案

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

2025年港口规划方案

港口规划方案港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港口规划方案可以促进国际贸易、提高物流效率、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本文将探讨港口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制定过程以及一些成功实施的案例。一、重要性1.1 提高国际贸易效率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纽带,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力。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港口规划方案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当地就业率。1.3 加强国家安全港口是国家的重要门户,规划方案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港口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二、制定过程2.1 需求分析在制定港口规划方案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经济情况、贸易需求、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从而确定规划的基本方向和重点。2.2 环境评估制定港口规划方案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2.3 制定方案在需求分析和环境

云浮市修编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规划

第七章港口发展规划

中国港口规划方案

1.引言随着全球化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拥有许多重要港口。港口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纽带,对于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港口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关键性意义。2.目标与意义中国港口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在保持现有港口功能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具体的目标包括:扩大港口的容量和装卸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优化区域物流格局;改善港口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加强港口的环保和安全措施,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中国港口规划方案具有以下意义: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通过提升港口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撑国内外贸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港口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劳动力,规划方案的实施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加强国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港口总体规划

DOCX14.5KB 3
1/3
2/3
3/3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