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相关资料
4.8万次浏览
9505人收藏
2024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24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框架(截至2024年)核心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42项具体准则(持续修订中)解释公告(第1-16号,持续更新)近年重大修订与新增《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以“五步法”模型规范收入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年修订):取消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分类,统一采用“使用权资产”模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修订):金融资产“三分类”替代原“四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17年修订):明确“净额法”与“总额法”适用情形。 2024年会计准则应用要点1.收入确认(CAS 14)五步法实务难点:识别合同:包含可变对价、退货权的合同需谨慎评估交易价格。履约义务拆分:捆绑销售(如“设备+服务”)需合理分摊对价。特定场景:电商平台:区分“总额法”(平台为责任人)与“净额法”(平台为代理人)。知识产权许可:按“时点”或“时段”确认收入,需结合授权条款判断。2.租赁会计(CAS 21)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初始计量含租赁付款额现值、初始直接费用等。后续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利息费用,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短期租赁与低价值租赁:可选择简化处理(费用化)。3.金融工具(CAS 22)分类与计量:摊余成本计量: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及利息(SPPI测试通过)。 2024年实务热点与监管动态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的影响自动化核算: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收入确认、费用分摊中的应用。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数据资源的确认条件与计量方法(参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ESG与可持续发展报告部分企业试点披露环境成本、碳排放等非财务信息,推动会计准则与ESG报告衔接。新业态会计处理争议虚拟货币交易:是否适用“存货”或“无形资产”准则尚无定论。直播打赏分成:平台与主播的收入拆分需符合“主要责任人”判断标准。 应用指南核心建议准则差异对照对比IFRS(国际准则)与CAS差异,如租赁豁免条件、金融工具分类细节等。会计政策备案企业对复杂交易(如收入分摊、金融工具分类)需书面明确会计政策,并向监管备案。信息系统升级针对新租赁准则、收入准则,更新财务系统模块以支持自动化计算(如租赁负债折现)。 权威资源获取途径财政部官方渠道财政部会计司官网《企业会计准则》原文及修订说明。专业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得(Wind)收录的准则解读与案例。行业培训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发布的继续教育课程。注意事项谨慎依赖“网络版指南”:企业应以财政部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避免使用非官方解读。关注过渡期政策:新准则实施通常设置过渡期(如租赁准则允许中小企业分阶段执行)。如需进一步操作指引,建议咨询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专家。
202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2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24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24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2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24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它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根据当时的国情,借鉴国际惯例而出台的第一个会计准则。它的颁布,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次重要转折,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体系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为使会计信息更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我国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但是关于如何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我国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充分协调之后,于2005年11月发表了联合声明。之后王军副部长明确表示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和参与会计国际趋同,2006年我国将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

企业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二、周转材料的处理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商品存货的成本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周转材料的处理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二)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本准则规范的范围(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除上述情况以外,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本准则第四条(三)所称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一)投资损益的处理1.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但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1)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 共同控制经营及共同控制资产(一)共同控制经营企业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或其他经济资源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该经济活动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并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该经济活动实施共同控制的,为共同控制经营。在共同控制经营下,每一合营方归集本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同时按照合营合同或协议约定分享合营产生的收入。共同控制经营的合营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1.确认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经营的资产及发生的负债。 确认与共同控制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共同控制经营产生收入的份额。(二)共同控制资产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投入或出资购买一项或多项资产(有关的资产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有关的资产实施共同控制的,为共同控制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根据本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其中,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三)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一)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处理。(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一)转换日的确定。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是指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二)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X117页)(完美优质版)

资产类11001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41011存放同业银行专用51015其他货币资金61021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71031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81051拆出资金金融共用9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10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111121应收票据121122应收账款131123预付账款141131应收股利151132应收利息161211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71221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181222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191223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01224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11231其他应收款221241坏账准备|23125 负债类742001短期借款752002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762003拆入资金金融共用772004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782011同业存放银行专用792012吸收存款银行专用802021贴现负债银行专用81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82211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832201应付票据842202应付账款852205预收账款862211应付职工薪酬872221应交税费882231应付股利892232应付利息902241其他应付款912251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922261应付分保账款932311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942312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952313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 共同类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11030011113002外汇买卖金融共用1123101衍生工具1133201套期工具1143202被套期项目 所有者权益类1154001实收资本1164002资本公积1174101盈余公积1184102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1194103本年利润1204104利润分配1214201库存股 成本类生产成本50011221235101制造费用1245201方务成本12512653015401研发支出工程施工建造承包荀专用1275402工程结算1285403机械作业 损益类1296001主营业务收入1306011利息收入金融共用1316021手续费收入金融共用1326031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36032分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46041租赁收入租赁专用1356051其他业务收入1366061汇兑损益金融专用137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86111投资收益1396201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406202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1416203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1426301营业外收入6401主营业务成本6402其他业务支出1431441456405营业税金及附加1466411利息支出金融共用6421手续费支出金融共用6501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 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并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支出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正式版

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二、周转材料的处理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1234177231

资产类 1001 1、库存现金 1002 2、银行存款 10123、其他货币资金1121 4、应收票据 1122 5、应收账款 1123 6、预付账款 1221 7、其他应收款 1231 8、坏账准备 1403 9、原材料10 1511 11、长期股权投资11 1512 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2 1601 13、固定资产 13 1602 14、累计折旧14 1603 1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 1604 16、在建工程16 1606 17、固定资产清理17 1801长期待摊费用181811 18、递延所得税资产19 1901 19、待处理财产损溢 负债类202001 20、短期借款 21 2201 21、应付票据 22 2202 22、应付账款 23 2203 23、预收账款24 2211 24、应付职工薪酬25 2221 25、应交税费26 2231应付利息27 2241 其他应付款28 2501 26、长期借款29 2701 28、长期应付款30 2901 29、递延所得税负债 共同类 所有者权益类 31 4001 30、实收资本 32 4002 31、资本公积 33 4101 32、盈余公积 34 4103 33、本年利润 35 4104 34、利润分配 成本类 损益类 36 6001 35、主营业务收入 37 601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38 6051 36、其他业务收入39 6111 37、投资收益40 6301 38、营业外收入41 6401 39、主营业务成本42 6402 40、其他业务支出43 6405 41、营业税金及附加44 6601 42、销售费用45 6602 43、管理费用46 6603 44、财务费用47 6701 45、资产减值损失48 6711 46、营业外支出49 6801 47、所得税 50 6901 48、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并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支出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2、1002 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商品存货的成本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周转材料的处理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 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二)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本准则规范的范围 (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除上述情况以外,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考试界(kaoshijie.net)--考世界,全国领先的教育考试培训学习平台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专业课试题,教程,电子书下载,考试培训辅导课程等。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本准则第四条(三)所称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一)投资损益的处理 1.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但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1)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 共同控制经营及共同控制资产 (一)共同控制经营 企业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或其他经济资源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该经济活动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并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该经济活动实施共同控制的,为共同控制经营。在共同控制经营下,每一合营方归集本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同时按照合营合同或协议约定分享合营产生的收入。共同控制经营的合营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1.确认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经营的资产及发生的负债。考试界(kaoshijie.net)--考世界,全国领先的教育考试培训学习平台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专业课试题,教程,电子书下载,考试培训辅导课程等。每日更新! 确认与共同控制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共同控制经营产生收入的份额。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根据本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其中,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 (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三)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一)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考试界(kaoshijie.net)--考世界,全国领先的教育考试培训学习平台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专业课试题,教程,电子书下载,考试培训辅导课程等。每日更新! (一)转换日的确定。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是指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二)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doc 87页)

资产类11001 现金21002 银行存款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4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51015 其他货币资金6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7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81051 拆出资金金融共用9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10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111121 应收票据121122 应收账款131123 预付账款141131 应收股利151132 应收利息16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7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18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191223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01224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11231 其他应收 负债类742001 短期借款752002 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762003 拆入资金金融共用77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782011 同业存放银行专用792012 吸收存款银行专用802021 贴现负债银行专用81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82211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832201 应付票据842202 应付账款852205 预收账款862211 应付职工薪酬872221 应交税费882231 应付股利892232 应付利息902241 其他应付款912251 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922261 应付分保账款93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94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 共同类110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1113002 外汇买卖金融共用1123101 衍生工具1133201 套期工具1143202 被套期项目 所有者权益类1154001 实收资本1164002 资本公积1174101 盈余公积118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1194103 本年利润1204104 利润分配1214201 库存股 成本类1225001 生产成本1235101 制造费用1245201 劳务成本1255301 研发支出1265401 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1275402 工程结算1285403 机械作业 损益类1296001 主营业务收入130601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1316021 手续费收入金融共用132603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36032 分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4604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1356051 其他业务收入1366061 汇兑损益金融专用137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86111 投资收益1396201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406202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1416203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1426301 营业外收入1436401 主营业务成本1446402 其他业务支出1456405 营业税金及附加1466411 利息支出金融共用1476421 手续费支出金融共 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并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支出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1002 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二、周转材料的处理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一、商品存货的成本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引言 本《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指南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原则、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确定、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原则1.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遵循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2.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3.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4.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5.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会计政策的选择1.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应当考虑法律法规、企业章程和合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3.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4.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估计的确定1.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会计估计。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在确定会计估计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风险因素。 3.企业在确定会计估计时,应当采用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包括历史经验、预测数据等。 4.企业在确定会计估计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财务报表的编制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财务报表。 2.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原则,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 3.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和计量属性。 4.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充分披露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信息。 附则 1.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指南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以上是我为你提供的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文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_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一章 总则第一章总则(1)本指南旨在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指南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的确定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2)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规性原则,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二是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是完整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四是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及时披露,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3)本指南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应当根据本指南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0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4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OCX14.9KB 5
1/5
2/5
展开阅读剩余3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