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组对一些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专题调研。此问卷针对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统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前出现的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 调研方法问卷调研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的形式,并从中采取样本。这次调查对象是我班学生。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这次有效资料为50份。 调研内容(1)调查对象性别。此次调研对象男女比例各为50%,这样更能反映这次调研的客观性更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从而使调研更有效。(2)在问题“是否遇到心理问题”中,男生有4%选择了经常有,60%选择了偶尔有,12%选择了没有过,8%选择了没有想过。女生有0%选择了经常有,80%选择了偶尔有,19%选择了没有过,1%选择了没有想过。由此,可以得到,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偶尔有”占大多数。可见,学生在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3)问题“目前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中,男生有60%选择了学习压力大,32%选择了就业压力大,12%选择了家庭经济压力大,12%选择了人际关系紧张。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代学生从小家庭娇惯,生活条件优越,被称之为“在蜜罐里”泡大的新生一代,家长花重金租房陪儿女读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从客观上养成了这一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下降,“郁闷”一词成了他们的常用语。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造成在遇到竞选班干部落选、奖学金没评上、学习压力大等问题时,都会使一些学生烦躁易怒、自卑苦闷。此外,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教师的授课方式常常会使许多学生不能认同。 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二)高校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要讲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深入同学中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三)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提高认识,掌握技巧、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 参考文献1.《阳光心理报》(西南大学)2.《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著,赵德亮,夏蓓洁译)3.《心理学与生活》(Richard Gerrig/Philip Zimbardo著,王垒/王甦等译)4.《图解心理学》((日)深堀元文著,侯铎译)附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1.请问您的性别?()A.男B.女2.你是否遇到心理问题?()A.经常有B.偶尔有C.没有过D.没有想过3.目前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可多选)()A.学习压力大B.就业压力大C.家庭经济压力大D.人际关系紧张E.其他4.目前的大学生活与您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有差距吗?()A.有,差距很大B.有,但差距不大C.没有,感觉一般D.没有,和想象的一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