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相关资料
3.9万次浏览
7893人收藏
《实验室安全》大学实验室安全规程

《实验室安全》大学实验室安全规程

大学实验室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部门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第二条实验室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原则,确保实验室安全。第二章易燃气体安全第三条要定期检查使用易燃气仪器的点火装置和内部通气管道,如有异常应停止使用。启用长期未用的仪器,一定要先检查后使用。第四条使用易燃气的实验室,钢瓶与设备的距离应在10米以外。使用易燃气体管道的实验室,要在室内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第五条要警惕实验室内发生电火花或静电引起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当发现实验室有可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迅速打开门窗并撤离人员,在未完全排除前,不准点火,也不得接通电源。第六条要定期检查易燃气的管道、阀门等,可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涂于接头处或可疑处,也可用气敏测漏仪等设备进

大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大学实验室是开展科研与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范。本文将探讨大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内容和意义。第一部分: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实验室成员应该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明确实验操作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在进行任何实验工作前,需要深入了解实验室环境、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并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这需要实验室成员参与安全培训课程,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安全意识。第二部分:个人防护装备的应用在实验室工作时,个人防护装备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成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以保护自身免受化学品、生物样品和实验设备的伤害。另外,对于某些实验涉及到放射性材料或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应戴上呼吸器或面具,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第三部分:实验室设备与装备的维护保养保持实验室设备与装备的良好状态,是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前提。实验室成员应定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规程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何需要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的存在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实验室内常常涉及各类危险品和高风险实验,缺乏安全管理容易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规范的安全管理可以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最后,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规范的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对外展示的形象和吸引力,为实验室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等。首先,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明确各级人员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其次,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规范实验室内的各项操作和行为,明确实验室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再次,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必要手段,通过组织安全培训、演练和知识普及等形式,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素养。最后,加强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实验项目的合理选择和安全评估、危险品管理和存放、实验室环境与设备安全、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等。首先,在实验项目选择和安全评估方面,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低风险的实验项目,同时进行科学、全面的安全评估,为实施实验提供依据。其次,在危险品管理和存放方面,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各类危险品进行分类管理,并采取适当的储存和处置措施,确保危险品的安全使用。再次,在实验室环境与设备安全方面,实验室应加强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实验室的电气、供气、排风等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最后,实验人员

实验室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规范1.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2.进入实验室区域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实验室(除微生物消毒用酒精灯外)不得使用明火,易挥发、易燃、易爆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操作,并开启通风设施,时时注意试剂实验状态。实验结束下班后关闭实验仪器(除特殊需要常开的仪器),水,灯,窗等。3.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清洁两遍,桌柜等表面应每天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4.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严禁在冰箱、烘箱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物品。5.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依据相关规定分类处理。6.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各种器材应建立领取消耗记录,贵重仪器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修订)

大学实验室安全(通用19)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2025)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2025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校园安全、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中高校实验室,是指隶属于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实验实训活动的场所及其所属设施。 第三条 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第四条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体制,重点落实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准入、条件保障,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内容。 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第五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安全事故,促进教学科研正常开展,依据国家、XX 省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实验室包含按照我校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确认或者审批通过的各类实验室(含研究生学习室)。本办法适用于在学校范围内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第三条校内各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模式,实行学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学校承担安全监管责任,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和实验室承担安全主体责任。第五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在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代表学校牵头实施实验室技术安全的组织、协调、监督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大学实验室的安全,维护学校及教职工、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管理办法制定。第二条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办法。第三条大学实验室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安全规定进行管理。第四条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国家和学校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应将其列入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第五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本校所有实验室。第二章责任和义务第六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应当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规定,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建立实验室安全档案。第七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教职工、学生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第八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应当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保证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完好,使用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定期清理卫生等工作。第九条实验室安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场所。经学校批准设在校外的研究院等机构的实验室、租赁社会房屋用于科研、教学的实验室按照本办法执行,并须同时遵守所属地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第三条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学校、院系(所、中心)二级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第四条学校的主要领导对全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实验室安全的校领导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各单位对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第五条学校设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规范

大学试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大学实验室安全守则

凡进入实验室人员均须自觉遵守上级部门及学校各项实验室安全制度,按照实验规程操作,切实注意安全。 进入实验室,应服从实验管理教师的安全指导。 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有序,不得随便触摸和使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注意用电安全。 实验室不得放置非实验必须的物品,禁止生活食物储存在实验室冰箱或储藏柜内。 严禁在实验室吸烟、进食;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场所,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批准、报校主管部门备案并做好防护后,方能使用。 进入实验室,必须衣着整齐并按要求穿着实验服,不得穿拖鞋、凉鞋及背心等进入实验室。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政府监管部门列入管制的其它毒害性化学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操作高温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操作机械或机电设备实验,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女性要做好长发盘护。 实验室夜间不得留宿。如需进行过夜实验,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且事先经学院分管领导书面审批同意2并报保卫处备案。 实验室内各种实验化学品、实验样品及微生物培养,均不得任意带出实验室或移至实验室外。十

高校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设备的安全维护1.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2.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保养设备,清洁和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3.防止过载:在使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超过设备的额定负荷,以免引发事故。 化学品储存和管理1.分类储存: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等级,将其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存导致安全隐患。2.密封储存:确保化学品容器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液体或固体化学品挥发或泄漏,同时使用专业的储存柜进行存储。3.标识标注:化学品容器需标注明确的标签,包括名称、危险性、储存条件等信息,以避免误用或混淆。 实验操作技巧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指南和材料安全数据表,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2.穿戴防护装备: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障个人安全。3.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对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取样和混合比例有清晰的认识。 事故处理1.应急准备: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急救技能。2.事故报告:任何实验室事故都应及时报告给实验室主管或相关责任人,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分析,以便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环境保护1.废物处理:实验室废物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节约用水用电:合理使用实验室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1.定期清洁:实验室应定期清洁,包括地面、实验台、仪器设备等,避免积尘或残留物对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造成影响。2.消毒防疫: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防疫工作,特别是在进行生物实验时,严格执行相关消毒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实验室禁止行为1.非授权人员进入:实验室只允许进入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未经许可使用实验设备:未经允许,禁止私自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 实验室培训与教育1.安全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知识和技巧。2.安全教育:针对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其能够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安全文化1.安全宣传:定期进行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2.安全奖励:对于有出色表现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安全操作方面给予表彰和奖励,以鼓励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安全。十、总结高校实验室是培养科研人才和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场所,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是保证高校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设备维护、化学品管理、实验操作技巧等安全规程,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是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为高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校园安全、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中高校实验室,是指隶属于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实验实训活动的场所及其所属设施。第三条 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第四条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体制,重点落实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准入、条件保障,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内容。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第五条 校级安全责任体系(一)学校应统筹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校事�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与实施

51.内容概览. 51.1 目的和背景. 51.2 研究目的. 6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62.1 理论框架. 62.2 实施步骤. 72.3 相关标准和法规. 83.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83.1 实验室准入制度. 93.2 实验室操作规程. 103.3 设备使用管理. 113.4 废弃物处理. 113.5 风险评估与控制. 124.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 134.1 培训内容. 134.2 培训组织. 144.3 培训效果评估. 155.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165.1 日常巡查. 175.2 故障排查. 175.3 应急预案. 185.4 危险化学品管理. 196.实验室安全检查. 206.1 检查周期. 206.2 检查内容. 216.3 检查结果反馈. 227.实验室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237.1 正确案例. 237.2 错误案例. 247.3 分析及建议. 258.结论与展望. 26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与实施(2). 26一、总则. 26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71.实验室安全组织架构. 281.1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设置. 281.2 实验室安全员的职责与任务. 30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302.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依据. 312.2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323.

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

用电设备使用安全1、使用动力电时,应先检查电源开关、电机和设备各部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应先排除后,方可接通电源。2、启动或关闭电器设备时,必须将开关扣严或拉妥,防止似接非接状况。使用电子仪器设备时,应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规程操作,若电器设备发生过热现象或糊焦味时,应立即切断电源。3、人员较长时间离开房间或电源中断时,要切断电源开关,尤其是要注意切断加热电器设备的电源开关。4、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烧断时,应先查明烧断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选用适宜的保险丝进行更换,不得随意加大或用其它金属线代用。5、定碳、定流电炉、硅碳棒箱或炉的棒端,均应设安全罩。应加接地线的设备,要妥善接地,以防止触电事故。 易燃气体安全1、经常检查易燃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最好在室内设置检测、报警装置。2、如无重大原因,在使用易燃气或在有易燃气管道、器具的实验室,应开窗保持通风。3、当发现实验室里有可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撤离人员并迅速开门窗或抽风机排除,检查泄漏处并及时修理。在未完全排除前,不准点火,也不得接通电源。特别是煤气,具有双重危险,不仅能与空气形成燃爆性混合物,并可致人中毒、死亡。4、检查易燃气泄漏处时,应先开窗、通风,使室内换入新鲜空气后进行。可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涂于接头处或可疑处,也可用气敏测漏仪等设备进行检查。严禁用火试漏。5、如果由于易燃气管道或开关装配不严,引起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通向漏气处的开关或阀门,切断气源,然后用湿布或石棉纸复盖以扑灭火焰。 有毒物品及化学药剂管理1、一切有毒物品及化学药剂,要严格按类存放保管、发放、使用,并妥善处理剩余物品和残毒物品。2、在实验中尽量采用无毒或少毒物质来代替毒物,或采用较好的实验方案、设施、工艺来减少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扩散有毒物质。3、实验室应装设通风排毒用的通风橱,在使用大量易挥发毒物的实验室应装设排风扇等强化通风设备;必要时也可用真空泵、水泵连接在发生器上,构成封闭实验系统,减少毒物在室内逸出。4、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遵守个人防护规程,绝对禁止在使用毒物或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在有可能被污染的容器内存放食物。在不能保证无毒的环境下工作时应穿戴好防护衣物;实验完毕及时洗手,条件允许应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8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实验室安全》大学实验室安全规程

精品
PDF1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