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作用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2、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作用: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 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 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相关资料
6.6万次浏览
1.3万人收藏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

【万能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作用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2、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作用:表
高考语文140分必备万能答题模板(3)

高考语文140分必备万能答题模板(3)

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_内容+抒发(寄寓/揭露)_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_手法+抒发_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 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1 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 修辞手法1、注意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2、公式: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对的感情,形象生动。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的情2 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二、三大记叙顺序1.倒叙: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2.插叙: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段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3.顺叙: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描写手法1、注意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3 界动作(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工利四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环境描写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2、公式: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论证方法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作用: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4 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小说1、小说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写作效果:(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显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质。(4)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6)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揭示主旨,这一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诗词分类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植等章象)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十穷乓慧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5 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7. 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2023年高考语文所有类型答题模板汇编

2023年高考语文所有类型答题模板汇编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答题模板(实用,必备!)

202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202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 考点术语与答题模板汇编(实用,必备!)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word版本

高考语文答题必备的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必备的模板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第1 页(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2023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模板(答题技巧有哪些)

2023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模板(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考试万能答题模板

近年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知识点,精品文档)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公式(2)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公式(2)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5编号(全)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1)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模板(3篇)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最新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最新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汇总-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汇总-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

PDF99KB 3
1/3
展开阅读剩余2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