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025年,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各级政府治理效能评价结果显示,政府治理能力得分较202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满意度达到历史新高。以北京市为例该市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2.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着力构建现代法治国家。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案件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2. 2.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新动能(1)2025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助力产业升级。(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我国在量子通信、基因编辑、深海探测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成功实现量子优越性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量子霸权”的计算机系统。此外,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返回月球样本,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2025年,我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国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2)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我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3)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