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刻苦钻研和开拓创新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2.勤奋学习,热爱祖国的医药事业,富有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悉药物分析领域的研究方法、仪器和实验技能。熟练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或其他相应的产业部门的教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理论课程学习1年,教学等实践工作和论文工作2年(包括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对学业优秀、科研工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经审批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职研究生如确有必要可延长1-2年。 研究方向1.药品(包括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药品质量控制研究;2.体内药物、毒物分离与检测研究3.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4.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色谱、光谱分析新方法研究 课程设置根据学院总的培养方案规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少于32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表所列。药物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类别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公备注公共英语(含口语)北1-21205考试必选自然辩证法136修1考试必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1362考试必选专业英语*255水平水平2考试必选高等药物分析专论*2402考试必选体内药物分析1301.5考试必选高等仪器分析1603考试必选中药分析专论2603考查必选必修环节教学实践第2学年302考查必选学术活动全程1考查必选医学统计学1683考查计算机应用1683考查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1251考查波谱解析1402考查天然产物分离技术2 教学实践1.实践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加药物分析学系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中药制剂分析三门学科的实验带教工作(至少30个学时),要求完成从实验备课、预试、带教到作业批改的整个过程,同时要写一篇实验带教总结。2.完成“1”项的同时带至少一个本科毕业课题(按10个课时计),指导学生写出符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3.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国家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广东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1.研究生在开展学位论文研究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并在本学科点范围内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3.本学科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和开发研究,研究内容应在本学科的某个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的新发现或新见解。4.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为1-3万字,并附有中、英文摘要(不少于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