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教师学科知识与能力生物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一、常考知识点 1、适应性、应激性、反射、遗传性 2、生长、发育和生殖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的现象。结构上是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代谢上(本质上)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发育:是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至发育为性成熟的个体。其本质是机能的健全和完善。 生殖:产生后代。是生物体成熟后的一种特征,能保证物种的延续。 3、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物质基础:核酸、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结构基础:细胞等。 4、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 最基本元素:C基本元素:C、H、O、N含量最多的元素:O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主在元素:C、H、O、N、P、S 矿质元素: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的矿质元素:N、P、S、K、Ca、Mg、Fe、Mn、B、Zn、Cu、Mo、Cl、Ni; 5、细胞内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合水:与细胞内亲水性物质结合,不能自由流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其多,则抗逆性强(抗旱、抗寒)。 自由水:游离形式存在,自由流动,参与生化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其多,代谢旺盛,抗逆性弱。 6、钠、钾、镁、铁、磷、氮、碘、钙、硫的作用 钠: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钾: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保持心肌的兴奋性。 铁: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镁:叶绿素的成分。 磷:ATP、NADP+(辅酶Ⅱ)、磷脂、核酸等成分。 氮: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碘: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钙:骨、软骨的重要成分,血中Ca+能维持骨骼肌收缩的机能。 硫: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7、蛋白质、核酸 8、纤维素、维生素、淀粉、糖元 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属于多糖,在植物体内常见。 维生素:动物生长需要,动物自己不能合成,是由外界摄取的微量有机物,不是供能物质,是辅酶或辅基的一部分,有水溶性(Vc、VB)、脂溶性(VD、VA)两大类。 淀粉: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 糖元: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 9、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0.1g/mLNaOH,0.05g/mLCuSO4混合后使用,目的是获得Cu(OH)2。 双缩脲试剂:0.1g/mLNaOH先使用,0.01g/mLCuSO4后使用,前者提供碱性的反应环境。 10、细胞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学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央液泡等。 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多数细胞器及结构、细胞核的结构等。 11、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联系 细胞膜、核膜包括:磷脂、蛋白质、多糖 细胞器膜:磷脂、蛋白质、多糖很少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可直接转化,与高尔基体膜通过小泡间接转化 12、细胞膜结构特点、功能特性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3、细胞膜内、细胞膜上、细胞外所存在的蛋白质 细胞膜内:呼吸氧化酶(呼吸作用酶)、光合作用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RNA聚合酶、解旋酶、限制酶、血红蛋白等 细胞膜上:糖蛋白、载体、受体、HLA(组织相容性抗原) 细胞膜外:蛋白质类激素、抗体、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催乳素、淋巴因子等被叫做分泌蛋白。 14、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如O2、CO2、甘油、乙醇、苯、脂溶性维生素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载体蛋白质协助,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ATP)。如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 15、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内吞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附在细胞膜上,膜内陷成小囊,物质被包围在小囊内,小囊与膜分离形成小泡进入细胞质。 外排作用:有些物质(分泌蛋白)在细胞膜内被膜包围形成小泡,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并向膜外张开,使内含物排出。 16、哪些情况下膜发生融合现象 内吞、外排、分泌、受精、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体细胞融合等。 17、线粒体、叶绿体 18、单层膜、双层膜、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单层膜: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19、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细胞液:一般是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含色素等物质,因此质壁分离时用紫色洋葱就是因为细胞液呈紫色。 细胞外液:就人体和动物而言,细胞外的液体(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组成人体的内环境;而细胞内的液体就是细胞内液。 20、游离核糖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的作用 游离核糖体:合成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如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抗体等) 21、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分裂间期呈丝状。 染色体:在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2、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23、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从这次分裂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 24、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高度螺旋化而形成的棒状结构。 在细胞分裂间期,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的染色体,而染色单体的出现在前期。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其上可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它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等行为。 四分体是指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其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 25、分裂间期的G1、S、G2特点 G1期(DNA合成前期):是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DNA的合成准备条件。 S期(DNA合成期):是DNA完成复制的时期,也是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 G2期(DNA合成后期):有活跃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纺缍丝的形成准备条件。 26、赤道板、细胞板 赤道板:分裂中期细胞中央与纺缍体的中轴相垂直的平面,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是一个假想的平面。 细胞板: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的一个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板状结构,由高尔基体产生,最终形成细胞壁。 27、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8、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29、有丝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 30、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31、具复制能力的物质或结构 DNA(质粒)、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病毒的RNA 32、解离、漂洗、染色的药液的作用 解离: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配制而成,3~5min,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用清水洗10min,洗掉盐酸和酒精,防止染不上色(因为碱性染料和酸性物质要反应)。 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0.02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3~5min,对染色体(染色质)进行染色。 33、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衰老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由其产生体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由它产生性细胞,经受精作用产生子代。它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伴随整个生命进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细胞的癌变: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细胞不受有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被激活(即发生了基因突变)。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其有五个特征:(1)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弱。(2)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积累。(4)呼吸减慢、核增

知识点总结相关资料
4.6万次浏览
9216人收藏
高级中学教师学科知识与能力生物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级中学教师学科知识与能力生物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常考知识点1、适应性、应激性、反射、遗传性2、生长、发育和生殖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的现象。结构上是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代谢上(本质上)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发育:是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至发育为性成熟的个体。其本质是机能的健全和完善。生殖:产生后代。是生物体成熟后的一种特征,能保证物种的延续。3、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物质基础:核酸、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结构基础:细胞等。4、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最基本元素:C基本元素:C、H、O、N含量最多的元素:O大量元素:C、H、O 重要知识点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系在一起组成组织。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4、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5.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6.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7.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9.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10.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必备知识点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 细胞分裂相的鉴别: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X染色 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拓展知识点1.质体类别2.叶绿体中色素对比3.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比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对比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8.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9.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10.昆虫的内激素调节11.昆虫外激素(信息激素)1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1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15.DNA复制、转录、翻译内容区别16.DNA与RNA比较17.两对等位基因子二代的有关比例18.同源器官、同功器官区别19.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三种方式20.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21.遗传的变异比较22.特创论和进化论的比较23.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24.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难点题库详解(2025年)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汇总

高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新考纲试题集解析(2025年)

高级中学教师《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精华考点

高级中学教师《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精华考点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够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有着差异性。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动花粉的萌发和花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汇总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生物知识点精练试题详解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高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题库解析(2025年)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部重要知识点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总结

高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试题集精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梳理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知识点大全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部重要知识点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高级中学教师学科知识与能力生物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精品
PDF2M 55
1/55
2/55
3/55
4/55
展开阅读剩余5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