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思维导图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确度误差分析测量方法客观因素累积法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机械运动平移法滚动法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运动的描述任意性原则:除被研究物本身以外的任意物体参照物选取原则:参照物方便性原则: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定义速度v=s/t 公式m/s、km/h 单位单位时间换算关系:1m/s=3.6km/h 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随变速直线运动时间变化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t:v_{甲}= \frac {s_{总}}{t_{总}} 机械运动公式v_{甲}= \frac {s_{总}}{t_{总}}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木块 测量平均速度1.组装装置,测量路程S1 2.测量下滑时间实验步骤3.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V1 4.移动金属片,测量路程S2 5.测量时间并计算平均速度V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或固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称为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气体<**兼体<*固体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声速340m/s 定义:人们把声音的高地称为音调定义:每次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表示的符号: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频率音调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听起来越清脆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听起来越低沉人耳能听到的20~2000Hz 分类超声波高于2000Hz 人耳听不到的 声音的特性次声波低于20Hz 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定义: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振幅小,响度小;振幅大,响度大作用: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用于区分不同人、不同物体音色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人与人沟通声与信息超声波:回声定位、B超等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等 声的利用使另一个物体振动声与能量超声波:清洗牙齿等次声波:破坏建筑物噪音的定义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分贝: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噪音等级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0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声现象声现象防止噪音产生控制噪音阻断噪音传播防止噪音进入人耳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t表示单位:摄氏度(^{\circ}C)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把0~100之间划分100等份,那么一份就是1,读作1摄氏度。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一选使用前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二察观察温度计分度值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玻璃泡应浸泡在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温度计使用三放温度计及其使用四稳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液面向平五读用途;测量人体温度使用:每次使用前把水银甩回玻璃泡,读书时从口腔或腋下取出读数体温计量程和分度值:量程为35-42^{\circ}C, 分度值为0.1 物态变化物质所处的状态简称物态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三态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物态变化固态:冰效热材料水的三种状态液体:水吸热故热气体:水蒸气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 熔化和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凝固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点和熔点相同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液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