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5.9万次浏览
1.2万人收藏
排序c和a的计算公式例题

排序c和a的计算公式例题

1.排列A的计算公式:A_n^m = n(n-1)(n-2 (n-m+1)2.组合C的计算公式:C_n^m = n!/ [m!(n-m)!]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n-1)×(n-2)× ×3×2×1。二、例题解析例题1: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出3个进行排列,有多少种排列方式?解答:根据排列公式A_n^m,代入n=5,m=3,得到A_5^3 = 5×4×3 =60,所以有60种排列方式。例题2:在7个人中选出2人组成一个小组,有多少种组合方式?解答:根据组合公式C_n^m,代入n=7,m=2,得到C_7^2 = 7!/ [2!×(7-2)!] = 21,所以有21种组合方式。例题3:一个班级有10名学生,从中选出3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答:根据组合公式C_n^m,代入n=10,m=3,得到C_10^3 = 10!/ [3!×(10-3)!] = 120,所以有120种不同的选法。(注:以下例题按照上述模式,逐个代入不同的n和m值进行计算,此处仅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不再赘述解答步骤)例题4:从8个不同颜色的球中取出4个进行排列,有多少种排列方式?A_8^4 = 1680种。例题5:从9张卡片中任选2张组成一对,有多少种组合方式?C_9^2 = 36种。例题6:12个人

人力资源计算题公式及例题

1.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07年生产A产品300台,B产品400台,C产品500台,D产品200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5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25%,出勤率为90%,废品率为8%,计算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解:1)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足额完成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8)工时定额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8)×足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任务若按年规定:见上述习题若任务不稳定时分母再乘以作业率2)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3)现有三个岗位共同操作,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为240工分,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定员人数为解: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共组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班定员人数=(260+300+240)(60×8-60)22.某医务所连续十天就诊如下,平均看病人为15分钟,医务人员时间利用率为85%在

人力资源计算题公式及例题

1 / 5 1.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07 年生产A 产品300 台,B 产品400 台,C 产品500 台,D 产品200 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50 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25%,出勤率为90%,废品率为8%,计算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解:×××××(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年制度工日8 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废品率)(30020)(40030)(50040)(20050)232518 1.250.9(10.08)(人)1)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足额完成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8)工时定额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8)×足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任务若按年规定:见上述习题若任务不稳定时分母再乘以作业率2)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3)现有三个岗位共同操作,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 工分,乙岗位为300 工分,丙为240工分,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 工分,定员人数为解: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
c与a全排列公式

c与a全排列公式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数学排列组合公式排列a与组合c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如下:排列A(n,m)=n×(n-1 n-m+1)=n!/(n-m)!(n为下标,m为上标,以下同)组合C(n,m)=P(n,m)/P(m,m)=n!/m!(n-m 例如A(4,2)=4!/2!=4*3=12C(4,2)=4!/(2!*2!)=4*3/(2*1)=6

计算题例题及公式

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列式计算(必要时可附文字说明):年可变资本.年耗费不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年可变资本,即V=200×30×12=7.2万年耗费不变资本,即C=(年固定资本+年流动资本)-V。其中,年固定资本=10÷10=1万,年流动资本=5×(12÷3)=20万,所以,C=21万-7.2万=13.8万剩余价值率,即m=m÷v.其中m=W-(C+V)=10000×3021=9万。m÷V=125%2.某厂总共投资100万元,其中60万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20万元购买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等,20万元支付工资。机器设备每年折旧10,一年生产的产品值56万元。工人一天劳动9小时。请计算:该厂的年不变资本和年可变资本该厂的年固定资本和年流动资本年剩余价值、年M'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该厂的年不变资本和年可变资本年不变资本C=(60÷10)+20=26万年可变资本V=20万该厂的年固定资本和年流动资本年固定资本=60÷10=6万年流动资本=20+

排列组合计算公式及经典例题汇总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A(n,m)=n(n-1)(n-2)\dotsc \dotsc(n-m+1)=n!/(n-m)!(规定O!=1).2.组合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n,m)表示.c(n,m)=A(n,m)/m!=n!/((n-m)!^*m!);c(n,m)=c(n,n-m);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_h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n!/(n1!*n2!* \dotsc *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排列(Anm(n为下标,m为上标))Anm=n \times(n-1)\dotsc(n-m+1);Anm=n!/(n-m)!(注:!是阶乘符号);A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An1(n为下标1为上标)=n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Cnm=Anm/Amm;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P_{n}^{r}=n(n-1 (n-r+1)= \frac {n!}{(n-r)!}C_{n}^

变压器原副边电压计算公式例题

变压器原副边电压计算公式例题1.题目:已知一台变压器的原边电压为220V,副边电压为110V,求变压器的变压比。解题步骤: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与匝数之间的关系公式:U1/U2=N1/N2,其中U1为原边电压,U2为副边电压,N1为原边匝数,N2为副边匝数。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220/110=N1/N2求解公式,得到变压比:N1/N2=2答案:这台变压器的变压比为2。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例题中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因为副边电压低于原边电压。如果原副边电压之比大于1,那么该变压器就是升压变压器。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的变压比不仅与原副边电压有关,还与变压器的匝数有关。在已知原副边电压和变压器容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变压器的变压比。然后根据变压比和原副边电压,可以计算出原副边电流。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1=S/U1,I2=S/U2,其中S为变压器的容量。2.题目:一台变压器原边电压为380V,副边电压为220V,如果将副边电压提高到380V,求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原副边电流。解题步骤: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

C语言排序题

C语言排序#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define MaxSize10000typedef int KeyType;typedef char InfoType[MaxSize];typedef struct{KeyType key;}RecType;intswap1=0,swap2=0,swap3=0;intcount1=0,count2=0,count3=0;clock _tstart1,start2,start3,end1,end2,end3;void BubbleSort(RecTypeR[], int n){int i,j;RecType temp;start1=clock();for(i=0;i<n-1;i++){for(j=n-1;j>i;j--){if(R[j].key<R[j-1].key){temp=R[j];R[j]=R[j-1];R[j-1]=temp;swapl++;}count1++;}}endl=clock();void QuickSort(RecTypeR[], int s, int t)int i=s,j=t;RecType temp;start2=clock();if(s<t){temp=R[s];swap2++;while(i!=j){while(j>i&&R[j].key>temp.key){j--;count2++;}if(i<j){R[i]=R[j];i++;swap2++;}while(i<j&&R[i].key<temp.key){i++;}{count2++;}if(i<j){R[j]=R[i];j--;swap2++;}}R[i]=temp;swap2++;QuickSort(R,s,i-1);QuickSort(R,i+1,t);end2=clock();}}void SelectSort(RecTypeR[], int n){int i,j,k;RecType temp;start3=clock();for(i=0;i<n-1;i++){k=i;for(j=i+1;j<n;j++)if(R[j].key<R[k].key){k=j;count3++;}if(k!=i){temp=R[i];R[i]=R[k];R[k]=temp;swap3++;}}end3=clock();}void reserve(RecTypeR[],RecTypea[], int n){int i;for(i=0;i<n;i++)R[i].key=a[i].key;}void suì_ ji(){int i,n;RecTypeR[MaxSize];RecTypea[MaxSize];printf("请输入您要输
C+排序算法大全

C+排序算法大全

1、冒泡排序(交换排序,稳定)冒泡排序,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1.1算法描述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1.2代码实现2、简单选择排序(选择排序,不稳定)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2.1算法描述n个记录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具体算法描述如下:初始状态:无序

化学式饱和度计算公式例题

化学式饱和度计算公式例题化学中的饱和度通常与溶液相关,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依赖于具体的情境,但通常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以及溶解度有关。1. 质量百分比饱和度: 质量百分比饱和度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公式为: {质量百分比饱和度} = \left( \frac{\text{溶质的质量}}{\text{溶液的总质量}} \right) \times 100\% 2. 摩尔分数饱和度: 摩尔分数饱和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公式为: {摩尔分数饱和度} = \frac{n_{\text{溶质}}}{n_{\text{溶质}} + n_{\text{溶剂}}} 3. 摩尔浓度饱和度: 摩尔浓度(也称为摩尔/体积)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数。 公式为: {摩尔浓度} = \frac{n_{\text{溶质}}}{V_{\text{溶液}}} 饱和度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摩尔浓度与在给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通常以摩尔/体积表示)来计算。4. 溶解度积: 对于某些难溶的盐类,其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积(Ksp)来计算。 公式为: {Ksp} = [\text{阳

排列&组合计算公式及经典例题汇总

排列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A(n,m)=n(n-1)(n-2)(n-m+1)= n!/(n-m)!(规定0!=1).2.组合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排列&组合计算公式及经典例题汇总c(n,m)表示.c(n,m)=A(n,m)/m!=n!/((n-m)!*m 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 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n!/(n1!*n2!* *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排列(Anm(n为下标,m为上标))Anm=n×(n-1 n-m+1);Anm=n!/(n-m 注:!是阶乘符号);A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

mpc的计算公式在例题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MPC(边际消费倾向)的计算公式?A.MPC = ΔC / ΔYB.MPC = ΔY / ΔCC.MPC = C / YD.MPC = Y / C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1000元,而消费增加800元,则MPC为:A.0.8B.1.2C.0.5D.1.03.假设MPC为0.75,当收入增加2000元时,消费增加多少?A.1500元B.1000元C.2000元D.750元4.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取值范围是:A.负无穷到正无穷B.0到1C.-1到1D.0到正无穷5.在凯恩斯消费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MPC)的高低影响:A.投资的变化B.储蓄的变化C.消费的变化D.税收的变化二、判断题1.()MPC的计算公式是MPC = ΔC / ΔY,其中ΔC表示消费的变化,ΔY表示收入的变化。2.()如果MPC为0.6,则每增加100元的收入中有60元用于消费。3.()边际消费倾向(MPC)越大,表示储蓄越少。4.()在所有情况下,MPC的值总是大于1。5.()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定值,不会随收入变化。三、填空题1.边际消费倾向的计算公式是MPC = _。2.如果收入增加500元,而消费增加400元,则MPC为_。3.在凯恩斯理论中,MPC+MPS(边际储蓄倾向)等于_。4.如果MPC为0.8,则每增加1000元

t平顺公式例题

一、填空题1.平顺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_的数学工具,它基于_的原理。2.在使用平顺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_和_两个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3.当我们处理一组数据时,如果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波动,那么使用平顺公式进行_可能会更加有效。4.平顺公式的一个常见应用是在_中,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或变化。5.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3, 5, 7, 10, 15, 20。如果我们使用平顺公式进行平滑处理,那么处理后的数据可能会呈现为_的形式。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最适合使用平顺公式进行处理?A.数据分布均匀,波动较小B.数据存在明显的异常值C.需要对数据进行快速排序D.数据随时间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2.使用平顺公式进行数据处理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关键因素?A.数据点的数量B.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C.数据来源的可靠性D.数据的波动程度3.平顺公式在处理以下哪种类型的数据时可能效果较差?A.周期性变化的数据B.随机波动较大的数据C.线性增长的数据D.趋势性变化的数据4.假设我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排序c和a的计算公式例题

DOCX13.3K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