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高分笔记
传播、定义传播学定义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说法,这里只需。记住《传播学教程》里的定义: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对于传播的定义,考生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即人,信息,传递。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分为人类传播与非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如花树授粉,蜜蜂采蜜等自----然现象,而我们所讲的传播主要是研究人的传播,更确切的讲是社会中的人。补充:元传播:传播分为两个层面,报告层面和关系层面。传播的内容是报高层面,这种内容传递着讯息中所包含的的信息;传播的关系层面传递着传播过程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这一层面的传播就是元传播 传播学史》)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7年简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传播学1、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2、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进行的,这些系统称为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传播的五种形态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不同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3、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互相连结、互相交织而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关键词理解:开放,子系统,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2、传播学在中国(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原则1)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3)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历年真题】、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07年简答)2、传播隔阂(年名词解释)3、为什么说传播史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09年简答)4、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09年名词解释)5、简述传播学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1、动物传播的局限性1)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的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物质,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动物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着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09年名词解释)2、人类语言的特点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08年简答)1、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指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但口语有其局限性,第一,口语只能用于近距离的信息传递;第二,口语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不便于保存和传递。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谁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是在原始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言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久保存;)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7名词解释 信息社会的定义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8年名词解释)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原始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目前人类----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信息爆炸: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 人类传播的符号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2、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3、符号的分类(1)信号:1)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自然的因果联系,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自然信号和人工信号都具有这种性质。(2)象征符: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表示抽象事物;3)象征符不是通过遗传,而是通过传统或学习得到继承;4)象征符可以自由创造,与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关系具有随意性。 人类传播的意义1、意义的定义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2、符号意义的分类(1)从诗学和语义学角度,可分为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2)从逻辑学的角度,可分为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3)从符号学的角度,可分为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2)受传者的意义(3)情景意义传播情景意义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产生于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布鲁默、西布塔尼等人,这种理论把人类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象征性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社会的生活。(1)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2)三个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人类传播的过程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信源。(2)受传者:讯息的接受者或反应者,又称信宿。(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义。(08年名词解释)(4)媒介:又称为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5)反馈: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根据反馈的作用分正反馈与负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得到加强的反馈是正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减弱的反馈为负反馈。从反馈的发生和响应时间考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反馈方式:并时反馈与延时反馈。并时反馈,是一种与信息传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