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2.8万次浏览
5548人收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群体传播2.特稿3.内容分析法4.媒体融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新闻媒介要怎么引导舆论,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2.如何保证网络采访获得的素材真实性?3.简要阐述什么是媒介核心竞争力4.有关新闻舆论观的观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2.建设性新闻是什么?正面报道是什么?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四、案例分析(每题50分,共50分)1.下厨房App与社区建构,使用与满足案例分析美食社区发展的必然性。要求:1.详细阐述理论内容、产生与发展。2.运用使用与满足的相关理论分析材料。3.简洁流畅、思维严谨、不超过800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简介

中东尉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学院一直秉持着“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具体落实“崇实求真、博文广艺”的院训,以“应用型、通融性、开放式”为办学特色,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综合发展的优势,致力于培养以新闻学为核心,兼具经济学或法学理论知识,并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311 学院领导队伍院长:胡德才教授,湖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戏剧影视传播。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楠研究员,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武汉海外联谊会理事,武汉高校校园文化协会理事,武汉市第九届侨联委员会委员,加拿大圣玛莉大学研究所特聘定向研究员。副院长:吴玉兰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院党委副书记:余启军副教授。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理论学习探索与实践

摘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注重以人为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实际,将教学、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创新理论学习,规范机制建设,丰富学习载体,传播理论,感悟理论,进而提高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键词:理论学习;机制;党建;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8)12-0093-02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院训“崇实求真,博文广艺”为工作指针,将教学、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注重学习,传播理论,感悟理论一、注重理论学习,规范机制建设(一)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学习机制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学习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学习组成员的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0考研真题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0考研真题试卷

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满分值:150分)科目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论述题1.个性化新闻推送的利弊(本铎院校班作业题)2.党报的党性原则的体现(木铎全国通用版押题卷卷四论述,木铎院校班作业题)3.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宣传怎样成为新闻(木铎每日考点)二、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楷模人物“网红化”的社会原因2.怎样理解(看待)楷模人物网红化”三、实操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分别是500字的消息和评论文章内容是秦岭小慢车为山区上学的孩子提供了专用读书车厢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目的在于检验考生对新闻传播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为硕士研究生今后更为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考试要求本科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等四个方面。检测考生对新闻传播实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试题结构1、选择题(共30分)2、简答题(共30分)3、分析题(共30分)4、实作题(共60分) 考试内容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理解新闻1.从定义到案例2.新闻的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文类的比较(二)新闻采访1.新闻敏感2.新闻价值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4.实施采访(三)新闻写作1.新闻结构常见的模式2.新闻稿的基本要求3.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4.消息写作(四)门类新闻1.门类新闻和“跑口”2.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3.会议新闻4.社区新闻5.国际新闻6.灾难新闻7.科技新闻8.体育新闻9.财经新闻10.法制新闻11.公共健康报道12.文化和娱乐新闻13.讣闻(五)记者的专业角色1.记者的角色演变2.记者的专业理念3.记者的职业伦理 新闻编辑(一)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二)稿件分析与选择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2.新闻价值分析3.社会效果分析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三)新闻稿件的修改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四)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3.新闻标题的制作(五)新闻图片编辑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六)新闻稿件配置1.稿件配置的意义2. 新闻评论(一)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1.评论队伍2.评论论题3.评论指向和形式(二)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三)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1.论点2.论据3.论证(四)新闻评论的选题1.选题的概念2.选题的价值3.选题的来源4.选题的原则5.选题的标准(五)新闻评论的立意1.立意的要求2.立意的过程(六)新闻评论的论点1.价值判断2.事实判断3.假言判断(七)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八)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1.新闻人的特质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九)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

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讲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2、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真题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真题试卷

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突发性新闻2.舆论(木铎院校班作业题)3.表达权4.新闻要素 简答题1.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区别(木铎院校班作业题,木铎全国通用版押题卷卷五简答)2.习近平“四力”内涵和作用3.毛泽东“跑衙门跑不出好记者”的理解4.邓小平说“党报必须无条件宣传党”的理解5.西方记者说“show, not tell”,说说你的理解6.预发性新闻采访准备7.新闻失实的典型表现(木铎全国通用版押题卷卷三简答)8.对环境下人物报道的变化 实操题浙江省“最多走一趟”简化办公程序从选择新闻主题的角度,分析此报道获奖的原因
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 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 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写作题等。本科目满分150分。 考试方式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试目的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该科目考试从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出发,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传播实务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以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考试涉及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评论写作、广告业观察与分析等内容。 考试基本要求能够掌握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理论,并能付诸实践,能够很好地完成采写编评及广告业分析等活动。 考试形式考试为闭卷笔试,主要是依据所给材料完成策划、写作和分析等任务。 考试内容I.新闻采写与编辑依据材料完成新闻采访策划、新闻改写、标题制作、稿件配置、写作案语等任务。II.新闻评论写作依据所给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III.广告业观察与分析依据所给材料,利用中外新闻理论,按要求进行分析。 试题类型试题类型包括据材料分析与写作、据材料写作和材料分析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传考研专硕初试真题 15-18年

_2015财大专硕初试真题334专业基础真题新闻史(30分)1.反客里空运动2.邹韬奋3.史量才新闻理论(60分)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2.如何构建良好舆论环境3.新闻的定义4.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采访与写作(60分)一、名词解释20分1.突发性新闻2.新闻采访策划3.新闻线索4.倒金字塔结构二、简答10分1.熟悉采访对象的途径和作用2.新闻语言的特点三、根据材料写一篇消息30分440专业综合能力真题_一、简答40分1.新闻价值五要素2.电视传播的特点3.报纸的生产流程4.微博微信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二、论述题60分1.大众传媒的五种社会功能2.如何看待报纸消亡论3.传统媒介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三、案例分析题25分1.有偿新闻与新闻作为一种商品的区别2.新闻敲诈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四、消息评论25分1.根据材料,自选媒体,写一篇消息10分(500字以下)2.给消息配一篇评论15分(500字左右)2016财大专硕初试真题334专业基础真题一:1.简述媒介的社会功能2.简述媒介融合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3.简述报纸版面语言的构成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重点

名词解释:法律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其逻辑结构包括假定(行为发生的时空、各种条件等事实状态的预设)、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规定)和法律后果(含肯定式后果和否定式后果)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法治的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基本要件:权威性和正当性。法律关系的演变指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原因有法律本身和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情况和条件。法律事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法律行为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行为。权利是指广义的法律,英文law,拉丁语jus.权利是指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人或主体依法享有的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某种资格、能力或自由

精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传考研专硕初试真题-15-18年

2015财大专硕初试真题334专业基础真题新闻史(30分)1.反客里空运动2.邹韬奋3.史量才新闻理论(60分)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2.如何构建良好舆论环境3.新闻的定义4.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采访与写作(60分)一、名词解释20分1.突发性新闻2.新闻采访策划3.新闻线索4.倒金字塔结构二、简答10分1.熟悉采访对象的途径和作用2.新闻语言的特点三、根据材料写一篇消息30分440专业综合能力真题一、简答40分1.新闻价值五要素2.电视传播的特点3.报纸的生产流程4.微博微信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二、论述题60分1.大众传媒的五种社会功能2.如何看待报纸消亡论3.传统媒介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三、案例分析题25分1.有偿新闻与新闻作为一种商品的区别2.新闻敲诈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四、消息评论25分1.根据材料,自选媒体,写一篇消息10分(500字以下)2.给消息配一篇评论15分(500字左右)2016财大专硕初试真题334专业基础真题一:1.简述媒介的社会功能2.简述媒介融合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3.简述报纸版面语言的构成要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精品
PDF78KB 1
1/1
展开阅读剩余文档内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