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分)如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 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 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 2.(1分)《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1分)“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  )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 4.(1分)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5.(1分)《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 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 6.(1分)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7.(1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丰富 C.对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往交融 8.(1分)“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  ) A.隋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9.(1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与其“统一”直接相关的是(  ) A.西夏建立B.辽宋议和C.金军南下D.元灭南宋 10.(1分)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北边疆,采取的相关举措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抗击荷兰侵略 C.签订《尼布楚条约》D.设置伊犁将军 11.(1分)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1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 A.大泽乡起义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起义D.义和团运动 13.(1分)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B.始创人民军队 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D.发动秋收起义 14.(1分)“漫漫征途,穿越11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材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淞沪会战D.渡江战役 15.(1分)“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材料表述的是一二•九运动的(  ) 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 16.(1分)“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文中的“光明前途”是指(  )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B.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17.(1分)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但1947年3月,这一行动反映了我军(  ) A.军事指挥策略灵活B.拉开战略进攻序幕 C.配合正面战场作战D.取得战略决战胜利 18.(1分)“火车轮船。剪辩易服,洋酒西餐”,以上信息反映了(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传统封建思想的根除 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9.(1分)20世纪80年代,钟少华先生抱着“抢救活史料”的强烈责任感,采访了百位年近古稀的科技专家。老人们的讲述与回忆(  )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D.图像史料 20.(1分)比较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两位君主的历史功绩,正确的是(  ) A.都推动人类法制进程 B.都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都强化封建君主权力 D.都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 21.(1分)“宫廷政变宣告革命结束,《权利法案》彰显革命成果”,与材料相符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内战 22.(1分)如图思维导图“?”处应为(  ) A.近代自然科学产生B.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C.资本主义制度扩展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3.(1分)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 24.(1分)如图漫画中,青年振臂高呼,迎接冲破黑暗的霞光。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役 C.德国签署投降书D.日本签署投降书 25.(1分)法德两国曾是千年宿敌,二战后逐渐和解。这推动了(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联合国的成立 C.两极格局的形成D.欧洲走向联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5分。 26.(19分)商品贸易塑造人类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商业贸易。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

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4.9万次浏览
9890人收藏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如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2.(1分)《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1分)“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4.(1分)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1分)《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6.(1分)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7.(1分)“北魏孝文帝改革”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答案

2024年吉林长春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对其研究,可以了解()红山文化玉龙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4.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6.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7.“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丰富C.对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往交融8.“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红山文化玉龙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2. 《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4. 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 《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  )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6. 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齐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真题

对其研究,可以了解()红山文化玉龙A.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社会瓦解C.封建国家形成D.皇帝制度确立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4.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A.形式创新B.贯通古今C.秉笔直书D.彰显个性6.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7.“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丰富C.对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往交融的8.“瓷”与“词”是中华文明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1分)唐玄宗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1分)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4.(1分)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1分)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延安6.(1分)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1分)把习近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吉林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唐玄宗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4.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延安6.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典籍里中国》是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我们在《论语》一期中主要了解到的思想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清朝是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安西都护府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D.设置伊犁将军4.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下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吴淞之战天津保卫黄海海战台儿庄战战位A.侵略与反抗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C.抗争与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5.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古田会议6.经济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A.深圳B.上海C.广州D.福州7.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

2024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唐玄宗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4.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延安6.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

吉林省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答案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历史真题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的3.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4.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延安6.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

吉林省长春市历史中考2024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A.司母戊鼎B.五铢钱C.击鼓说唱俑D.青瓷莲花尊2.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该学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设立了诸多的中央官职,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通判4.“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针对这种情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重文轻武C.文化专制D.闭关锁国5.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A.农业发展B.海外贸易C.朝政腐败D.民族关系6.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A.《兰亭集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颜氏家庙碑》7.“打破了官贵世家倚仗门荫资历
吉林省长春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2023年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2.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该学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设立了诸多的中央官职,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通判4.“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针对这种情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重文轻武C.文化专制D.闭关锁国5.右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A.农业发展B.海外贸易C.朝政腐败D.民族关系6.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A.《兰亭集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颜氏家庙碑》7.“打破了官贵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A.原因B.过程C.内容D.;影响8.唐太宗统治期间,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附真题解析)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真题答案

DOCX327.6KB 7
1/7
2/7
展开阅读剩余5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