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A.烧制陶器 B.种植水稻 C.建造房屋 D.制作乐器 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政策 C.“推恩令” D.盐铁专卖 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A.目的 B.条件 C.经过 D.影响 5.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 A.加强海防 B.安定边疆 C.发展交通 D.繁荣经济 6.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戚继光 林则徐 邓世昌 A.传播文化助交流 B.悬壶济世医天下 C.锐意改革促发展 D.抗击侵略卫主权 7.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凝聚了民族力量 C.改变了社会习俗 B.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D.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8.品读红色诗歌,传承革命精神。与诗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 9.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 ) 年增加1.8倍。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0.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历史”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神话《月桂女神》 B.遗址帕特农神庙 C.电影《斯巴达克斯》 D.传说罗马城起源 11.这个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中的“帝国”指()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C.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计算机网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14.某小组在历史课上汇报展示了如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主题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A.第二次工业革命 C.近代科学与文化 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巴拿马运河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向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 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 二、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6.某班以“中华之美”为主题制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1)请将版块一中的内容进行归类。(要求:写出序号) 示例书法类:② 诗词类:__________戏曲类:__________思想类:__________ (2)请从版块二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从地位或影响方面作答) (3)阅读版块三,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改革?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17.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求索·觉醒路】 材料一追求“自强”“求富”的早期探索无法改变清王朝覆灭的最终命运。……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种种危局。 材料二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均摘编自《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开拓·革命路】 材料三八七会议后,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这一条正确革命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材料四在敌后战场上,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这就是百团大战。 ——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2)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怎样的革命道路?材料四所述战役有何意义? (3)【奋进·富强路】 材料五 请将材料五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4)综合以上材料,回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路,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8.感受辽宁红色底蕴,传承辽宁红色基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歌曲鼓舞斗志】

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4.7万次浏览
9485人收藏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2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2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2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2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答案

2024年辽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2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2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2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2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襄、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学术思想蓬勃兴起C.奖励军功普遍实施D.官学兴起开启民智2.据图可知,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铁三国时期灌溉工具汉代播种工具耧车唐代灌溉工具筒车翻车臿A.人地矛盾彻底解决B.农业工具不断创新C.休养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

中考历史试卷真题2024

一、选择题1.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以下哪次战役中使用的? A.赤壁之战 B.倚城之战 C.长坂之战 D.祁山之战正确答案:B.倚城之战解析: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倚城之战中使用的,这是他在与曹魏的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通过假装城池空虚,并以火攻等手段迷惑敌军,诸葛亮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2.郑和的航海活动发生在以下哪个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正确答案:D.明朝解析: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远航至印度、东非等地,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填空题1.中国的官方语言是_。 正确答案:普通话解析: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被用作全国的通用语言,方便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2.中国古代著名的长城主要用于_。 正确答案:防御边境解析:中国古代的长城起到了防御边境的重要作用,保护了中国的疆域,阻挡了外来侵略者的入侵。同时,长城也促进了内外地区的交流和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2.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的C.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企业名称地位后世发展汉阳铁厂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武汉钢铁公司江南制造总局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江南造船有

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历史模拟练习卷(三)(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模拟练习卷历史卷3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旧式小农发起的一场爱闻反帝的狂飙让帝国主义惊叹:“中国尚含有无限勃勃生气。”这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黄花岗起义2.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下面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批判专制迷信,直捣旧道德,洗剧国民落后意识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开启社会进步潮流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3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版郎的乐章响彻中华大地,汇成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时代的最强音”指的是()A.变法图强B.三民主义C.打倒列强D.抗日救亡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中国走出

2022年辽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及答案

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带参考答案)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部分内容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该表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4.赦书是朝廷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辽宁省历史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商朝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铁器C、西周时期,诸侯国并存,实行分封制D、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答案:A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因此选项A正确。2、下列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是其代表B、古罗马帝国时期,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C、中世纪欧洲,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是其代表,古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较大的权力,但并非绝对的权力,中世纪欧洲教皇虽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并非至高无上的权力,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封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8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PDF367.7KB 8
1/8
2/8
展开阅读剩余6页
复制